APP下载

论传统手工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2018-01-29李雪艳

文化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夏布手工艺手工

李雪艳

(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1171)

美丽乡村建设a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安排。农业部在同年5月提出了“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49号文公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成员名单,同年度64号文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2016年,农业部4号文公布了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结果的通知,其中推出了特色民居村、特色民俗村、现代新村、历史古村共计150个村庄。至此,国内在工业转型期,在多个省市乡村相继开展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石,相对于美丽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突出乡村的自然生态与乡土气息,以形成对于美丽城市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互补。休闲型乡村建设,整洁优美、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地方物产及民俗民风,更能吸引周边城市居民进行节假日赏游、地方性物品购买与手工工艺性体验。具有自然生态与乡土性工艺文化特点的美丽乡村是生活在高节奏、高度工业化环境中城市居民的较好的选择。

20世纪末,以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瑞士、日本等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及东亚国家的乡村建设,作为后工业时代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之所”,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其中地方性工艺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得以很好体现。如位于英国英格兰的科姆城堡,其石头堆砌的墙壁、老橡木刻制的路标、文创产品商店门口的稻草人标志,法国科尔玛镇半木半石建筑,德国Henfstaed小镇石块拼成的小径,瑞士威吉斯木码头、花卉园艺,爱尔兰阿黛尔古老商店里的工艺品,日本大鹿村樱花与传统歌舞伎等[1],均将宁静、和谐、农耕时代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外旅游胜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较欧洲国家起步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至2016年农业部4号文所公布的“特色民居村”“特色民俗村”“现代新村”“历史古村”,共计150个美丽休闲乡村,建设范围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自启动以来,在以表现“农耕文化”“挖掘地方特色”为主导的乡村建设进程中,乡村景观得以明显改进,生活环境得以很大提高。但乡村建设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文化属性理解的狭隘化与应用的肤浅化;其二,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中,手工艺文化类别、场景再现与文化体验的缺失;其三,美丽乡村建设中,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的弱化。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手工艺文化为线索,结合国内乡村建设中的多个案例,在生态性、乡土性、工艺性与民俗性四个方面提出以下观点。

一、生态性与乡土性的文化呈现

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11号公告——《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公共服务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9.3.3.2)条中,特别指出收集“……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乡村非物质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2]。之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将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列进行收集、传承与保护,正是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文化属性与乡土文化特色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高度契合性。

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具有历史悠久、工艺类型丰富、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与生态文化特色的手工造物工艺,其独特的手工工艺充满着手工艺人的个人情感与工艺印迹,材质、成型工艺与文化品格引发工业化时期及后工业化时期人们对于乡土的深深眷恋与回忆。不论是陶瓷器拉坯成型工艺、苎麻布浆漂技艺、梅花糕模制技艺、土纸抄制技艺,还是竹柳草编用器技艺,民间手工技艺的取材、装饰、成型工艺及最终成品,无不散发着自然味道,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田、农舍等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自然景观一齐形成具有强烈自然生态属性与地域文化属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手工技艺,其生态性与乡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自然选材与传统手工工艺的文化景观;多样的地方手工艺、丰富的民间信仰及与此对应所形成的具有明确文化指向性的宗教建筑。

(一)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自然选材与传统手工工艺的文化景观。在传统社会经济生活中,因交通运输的成本制约,民间造物所需材质以就近取材、节约成本、坚固耐用为原则。如传统造纸技艺中,甘肃省陇南康县大堡镇李家山构树成长繁茂,至今该地区仍保持以构树皮造纸的古老传统。而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腾蛟村,则以早稻草制作日用草纸。另有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大同村以竹子抄制的竹纸,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不达尔村以桑树皮所制的桑皮纸,等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物材质的地域化使该地区某一品类的手工造物具有了深厚的自然基础与乡土风情。在富有乡土气息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秉承“越是乡土的,越是时尚的”这一乡村建设文化观。

中国景德镇市浮梁县高岭村,因元明清时期盛产制瓷中所需的高岭土而闻名,“高岭”一词成为中国古代制瓷原材料的代名词,高岭土与瓷石形成的二元配方为景德镇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制瓷中心奠定了材料基础。高岭村建于高岭山上,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在前往高岭村全长约7公里的高岭古道a高岭古道,使用花岗岩石板整齐铺就,主道约7公里长,保存完好,古代矿工以箩筐将高岭土从这条古道挑运至码头处。上,留有明清时期开采瓷石所遗留的高岭瓷土矿遗址、古矿洞、淘洗池、古水碓、古釉果生产作坊等古代陶瓷生产遗迹,以及初建于明代、重建于1990年的接夫亭b接夫亭,又名碑亭,因古代矿工之妻每日在此迎候丈夫而得名。整座碑亭古朴典雅,亭中石碑上刻有书法家何海霞书写的“高岭”二字。,浮梁镇政府以体现高岭土开采制作这一工艺文化特色、还原历史风貌为宗旨,将以上历史遗迹形成以高岭古道为旅游核心区的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并将这一村庄打造为富有地域工艺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村。台湾省南投县西南隅的竹山镇,拥有丰厚的竹林资源,小镇竹文化的文化产业,在以“天空的院子”c由台湾何培均创建的台北地区早期知名民宿,该院落在冬季云雾缭绕之时,犹如云海中的合院,因此被命名为“天空的院子”。、竹蜻蜓人文空间等民宿与文创中心为据点,贯穿饮食文化、用具与室内装饰,如以当地竹材制作的便当盒、竹编二维码、竹编墙饰等使本土竹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而带动了该镇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丰富的工艺文化俗信与相关宗教建筑形成的乡村文化景观。民间传统手工艺门类多样,形态多元,每一类民间传统手工艺在取材、加工及完成的过程中,均与乡村俗信建立密切联系,并形成以庙宇造像、民间传说、祭祀仪式等系统化的崇信体系。作为取材自然、以自然材质为主导的民间传统技艺,在造物的不同环节往往会有与此项技艺紧密结合的民间信仰。如以造竹纸为主业的江西省奉新县九仙村,择日上山砍竹要祭奠山神,开槽浸竹祭拜水神,水槽抄纸祭拜槽神,火纸销售祭拜鼠神,形成以造纸工艺的民间信仰为核心的乡村文化景观。以烧制砖瓦为业的江苏苏州锦溪祝甸村,在建造新窑、砖瓦烧制中开窑环节,及日常年节等重要节庆之日,均要到村中所建的大小太太庙宇中祭拜窑神,并于每年的大小太太诞辰日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等。在以上美丽乡村建设中,以某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为崇信线索所建成的庙宇、道观等乡村人文遗产成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所要关注的一个发展方向。手工艺性民间信仰丰富多元,包含自然山川、日月星辰等自然神崇拜,麻神、鼠神等动植物神崇拜,槽神、窑神等制作空间与工具神崇拜,各行业的祖先神、行业神崇拜等,民间传统工艺的宗教信仰以自然神与动植物神崇拜为行业领域的属性特征,充满着自然生态的文化特点,长期形成的以传统手工工艺为主导的地方产业,在民间俗信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并在生产实践及民俗生活中不断呈现,这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及民间信仰仪式极富生态性与乡土性。

二、工艺性传承与工艺场景再现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追求自然美好、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与乡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手工艺要注意传承保护的原生态要求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适度原则。传承保护的原生态是要在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复原特定历史时期工艺的制作材质、工艺操作环节、工具使用及最终产品的应有品质,如因历史的久远,实在难以完全恢复全部工艺,那么至少要对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予以保留,并加以传承与保护。

以国内部分乡村蓝印花布加工生产为例,蓝印花布传承,有几个核心要素需要复原:其一是保留印染材料的自然属性,即恢复天然靛蓝染液。虽然其中蓝草的种植、打靛及印染过程均较为复杂,印染成本较高,不如使用靛蓝粉印染快捷高效,但是作为蓝印花布,在这一非常具有乡土气息的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恢复前工业化时期的自然染料制取与印染工艺,即农耕时代的草木染色,以自然染色的方式生产。不论是漂洗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性,或是成品穿着的过程中对于人类肌肤的亲和性,都是目前蓝染中广泛使用的化学靛蓝粉无法替代的。其二是对工艺环节的手工艺性与工艺场所的场景性恢复。在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手工艺,尽其可能恢复传统的手工加工的工艺环节,再现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场景,以此与当下机器化生产拉开距离。比如蓝印花布的漂洗与晾晒,其工艺过程的手工艺性及漂洗、晾晒的生产场景性,均体现出先人的生存智慧及其与自然之间所达成的和谐关系,这种生态与乡土之美,会给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现代都市人带来走进自然的工艺乐趣。其他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亦是如此,以自然属性与手工艺性为传承与保护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三、观赏、应用与乡村工艺体验相结合

中国传统手工艺按照功能与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装饰美化类、实际应用类与祭祀仪式类。装饰美化类,如传统的年画、剪纸、皮影、农民画等,在现代社会中以观赏、收藏为主,发挥着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传统饮食技艺、日常用品器物的加工生产,其中饮食部分及日常用品中的部分产品,通过材质、形态、造型工艺的改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受到当代人的喜爱,仍然延续着传统技艺的实用功能性。祭祀仪式类工艺,如各类神像的雕刻、烧制工艺,庙宇、道观内专用器物的制作,各类纸马的刻印等。旅游型美丽乡村传统工艺的规划设计,要根据该地区的工艺文化遗存,深入挖掘,系统开发;同时要尊重不同工艺门类特定工艺的文化属性,艺术审美、实际应用与身心体验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

以工艺审美类为主导的旅游休闲乡村,如中国四大年画产地,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等传统年画产销基地,在各个产地均有地域性年画、年画制作工具及工艺过程的博物馆展示。博物馆展示一般以视觉审美为主导引导游客认识这一传统工艺,并感受传统工艺成果之美。往往设有加工生产、商业销售区,是以生产性保护为导向,使这一传统手工艺进入经济生活领域中,在原生态性传承保护的同时,带来商业性价值;此外,每个产区均增加了游客体验区或工艺体验性环节设计,游客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体验传统手工工艺的劳动的乐趣。其他以观赏为主导的手工工艺性产地乡村建设,如“南有阳江,北有潍坊”的风筝之乡、庆阳环县皮影之乡、陕西户县农民画之乡等美丽乡村建设,因其工艺的手工艺性,均可增加生产区活态展示及生产体验环节。

传统手工艺加工生产场所古时称为 “坊”。地处南京江宁汤山街道西南,青龙山余脉的江宁郄坊村作为南京江宁第一代美丽乡村建设,即以传统饮食类手工艺坊为主题,以汤山七坊的乡村品牌进行打造。2008年开始建设,与牛首山脚下的“世凹桃源”、横溪街道的“石塘人家”、江宁街道的“朱门农家”、东山街道的“东山香樟园”并称为江宁的“五朵金花”。2012年4月全面开放。2012年10月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汤山七坊”与“世凹桃源”已创建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吸引着南京市区及周边城市的居民前来品尝乡味、探寻乡迹、品思乡愁。“汤山七坊”占地5. 4公顷,村庄整洁、空间清新,紧靠S337省道,交通十分便利。“汤山七坊”的规划设计重点突出“原生、乡土、作坊文化”的景观文化特质,按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样板区进行打造。[3]“汤山七坊”规划设计以“融合传统文化、培育特色文化”为原则,农家各个独立院落按照村庄自然地貌进行错落有致的安排,并确立以豆腐坊、酱坊、茶坊、油坊、糕坊、面坊、炒米坊日常生活中的七类食品加工生产作为运营模式,以传统工具、生产工艺展示、品尝销售与制作体验为系统化的服务项目,使城市游客在乡土、乡风、乡情中观赏传统工艺、品尝传统食物、体验古老技艺。“汤山七坊”开放以来,年吸引游客量在十二万人次以上。

四、传统手工艺开发与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同步

传统手工技艺是农耕时代手工业的重要形态,承载着漫长的农业文化时期所形成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工艺性、手工产品的感知与认识,还有对隐藏于传统手工技艺背后的民间故事、传说及相关民俗活动的深层理解与生活体验。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主题的旅游型乡村建设,给游客呈现的是有故事的生动的生产、生活场景,因此,传统手工艺开发要与之密切关联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同步。

以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夏布之乡规划设计为例,荣昌县盘龙镇各乡盛产苎麻与夏布的历史久远,唐时已将其作为地方名产朝贡,清代达到生产高峰,清光绪《荣昌县志》记载,荣昌县所属“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a转引自荣昌县盘龙镇志编纂委员会《盘龙镇志·附录》,荣内印字[1303], 2013年,第473页。。1998年,荣昌县盘龙镇作为中国重要的苎麻及夏布产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夏布之乡”。随后创建了客家文化广场及夏布微企文化村,均以传统夏布织造工艺及夏布现代研发为主题,以夏布织造工艺场景、主题、内容完成该夏布之乡的区域规划与景观设计,如客家文化广场的夏布织造工艺场景雕塑,夏布一条街中夏布织造工艺的活态展示等。今天的夏布之乡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夏布传统工艺的展现,新产品研发均强调了博物馆展示、展厅展示、生产区体验等不同呈现方式,但对于苎麻、夏布的民间、民俗文化研究与恰当展示显然还有所缺失,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极富有人文特色的麻神传说,夏布织造艺人织麻时演唱的夏布神歌均有待开发。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夏布之乡的规划建设是今天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缩影,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在进行传统手工艺开发的同时,应加大与此相关联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工艺性呈现增加人文内涵,最终给忙碌而疲惫的都市人展现传统的工艺加工方式,传递民俗文化生活与淳朴的工艺文化情感,将传统手工艺生产展示置于浓浓的传统生产、生活的文化氛围之中,以此赋予传统手工艺以生命的活力。

小 结

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传统手工技艺既要满足“衣食住行用”等一切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性需要,又要满足人生仪礼及年节仪式中具有精神象征性的物质需求,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其发展演变体现出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水平;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则承载着这一地区的工艺技术水准,特定历史时期的地方居民生活状态与情绪情感表达,折射出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与历史工艺文化发展历程。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导的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手工艺的开发要与该乡村的历史生产生活形态相契合,以准确而又生动地呈现该地区工艺文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传统手工艺开发要确保传承保护的原生态性;传统手工艺开发要注意工艺的类别与文化属性,将观赏、应用与乡村工艺体验相结合,使游人既满足于视觉审美,又能够加强对于相关工艺产品与加工过程的应用体验与实践体验,使节假日乡村游转变为带有淡淡乡愁的愉悦的身心体验。传统手工技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使工艺技术不断累积完善,同时还不断创造出丰富的民艺、民俗文化,工艺环节与工艺产品承载着传统社会生活丰富的文化样态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人们独特的文化观念与情感体验,因此,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在表现、展示传统技艺及产品的同时,要进一步挖掘相关的民俗文化记忆,以工艺文化的原生态性、乡土性完整地呈现给异乡的游客,并给他们以深深的记忆。

猜你喜欢

夏布手工艺手工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浅谈浏阳夏布文化传承的困境以及解决途径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