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小雅·巷伯》题旨与作者的历史考察
2018-01-29支利峰
支利峰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诗·小雅·巷伯》,是一首讽刺幽王的政治诗。作者被谗言所害,作此诗来发泄心中怨愤。诗云: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杨园之道,猗于畆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1](P190)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周宣王姬静之子,母亲姜后是齐国国君之女。周宣王在位时,将他立为太子。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继位。他继位后,立妃申后为王后,嫡长子姬宜臼为太子。周幽王在位期间,整日沉湎酒色,荒废朝政。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来替他执掌政事。而虢石父阿谀奉承,贪图财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他掌握朝政大权之后,对上欺瞒奉承,对下则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不断加重赋税,剥削百姓,由此引发了朝臣和百姓的强烈不满,使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公元前774年,宠妃褒姒利用幽王忌惮日渐强大的申后的母国的心理,趁机联合朝中奸臣,陷害申后和太子。周幽王听信谗言,废除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再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并迫害原太子宜臼。太子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救。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将幽王杀死在骊山下,西周灭亡。
一、有关诗题“巷伯”的几种含义
《诗经》中大多数篇章题目都是来源于诗文本身内容,但是《巷伯》题目和内容本身并无关联,这就引发人们对其篇名的兴趣,为什么此诗用“巷伯”来定题,“巷伯”有什么含义?
(一)巷伯即官职名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注疏》中作:“巷伯,奄官。奄官上士四人,掌王后之命,于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与寺人之官相近。”[2](卷12,P456)奄官,即宦官,“上士”源于《周礼·天官》,是古代的官阶之一,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孔颖达沿用《郑笺》说法,认为巷伯是阉官,官职与寺人相类似。在这里,巷伯和寺人是两种官职,二者含义不同。
后世学者对寺人和巷伯又有了新的解释。大部分学者认为,寺人就是巷伯,或者巷伯为寺人之长。
宋代范处义《诗补传》云:“寺人,古以刑人为之。巷,宫内道。伯,长也。疑当时呼寺人之长为巷伯。故以名篇,作是诗者必因馋而被宫刑,后为巷伯。”[3](卷19,P438)
宋代严粲在《诗缉》中也认同苏氏(指苏辙)的观点,认为巷伯就是寺人;并引曹氏之言曰:“巷,永巷也。内人之所居。伯,长也。其官为寺人,而职长永巷,故寺人而称巷伯焉。”[4](卷21,P286)
宋代刘瑾在《诗传通释》作按语云:“《三辅黄图》云:永,长也。宫中之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武帝时改为掖延。周宣王姜后尝待罪永巷是也。伯,长也,王宫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故以名篇。”[5](卷 12,P575)
明朝胡广在《诗传大全》中亦认为:“巷是宫内道名,秦汉称永巷。伯,长也,主宫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故以名篇。”[6](卷12,P822)
清代钱澄之在《田间诗学》中也认为巷是宫内道名。钱澄之作按语云:“巷,宫内道名,秦汉时称永巷。”[7](卷12,P599)伯,是长。巷伯就是内小臣之长,即寺人也。
清代张沐《诗经疏略》解释云:“寺,侍也,又名阉人。《周礼·天官》寺人之官,凡五人,侍王于路寝。而掌王之内人及女官之戒令。巷,官道名,内臣之所居。”[8](卷8,P537)
清朝王鸿绪的《钦定诗经传说汇纂》认为:“巷,宫内道名,秦汉所谓永巷是也。伯,长也,主宫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9](卷13,P488)
综上所述,巷伯是阉人,掌管宫中永巷。永巷,内人之所居,是古代官职名,是内小臣之长。
(二)巷伯即诗篇名 虽然大部分学者将巷伯看做寺人之长,但仍有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巷伯仅仅是一首诗的题目,并没有特别含义。
明代何楷在《诗经世本古义》解释:
《礼记》: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渍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缁衣、巷伯皆诗篇名,非以作诗之寺人为巷伯也。”《后汉书》云:“《诗》之《小雅》有《巷伯》,刺馋之篇,宦人之在王朝,其来旧矣。”杨氏云:“寺人内侍之微者,出入于王之左右,亲近于王而日见之,宜无间之可伺矣。今也亦伤于馋,则疏达者可知,故其诗曰:凡百君子敬而听之,使在位知戒也。”董鼎亦云:“幽王之世大臣伤于馋者如苏公,小臣伤于馋者如寺人孟子,则上下其得以免乎?”愚谓此诗果出于奄监之口,圣人未必录之于经,正为孟子本非寺人,而以遭馋被宫,故孔子取之以为恶恶者训宜矣。[10](卷18,P535)
他认为巷伯是诗篇名,孟子本非阉人、寺人,因遭馋被宫,愤懑作此诗。
综上所述,学界对“巷伯”的解释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巷伯是一个官职名,或者是和寺人相近的官职名,或者是寺人、寺人之长,即内小臣或道官之长。二,巷伯是诗篇名,作者孟子由于遭馋,受宫刑,发愤作此诗。
二、有关作者“寺人孟子”的几种说法
在《巷伯》中,作者明确指出了自己的身份,自言“寺人孟子作此诗”。《诗序》认为巷伯是刺幽王的,寺人因受谗害而作此诗。《毛传》也认为诗中寺人是孟子,遭此罪行而作诗。范处义在《诗补传》说:“孟,姓也。寺人自谓孟子,亦后人以子自称之谓也。”[3](卷19,P243)《郑笺》曰:“孟子,寺人之字。言我寺人孟子作此诗,凡百君子当敬而行之,使自防也。”[2](卷12,P456)所以,历来学者一致认为《巷伯》这首诗的作者为孟子。孟子是寺人,但是寺人是谁,却又有不同说法。
(一)作者是寺人,寺人非巷伯 《郑笺》云:“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2](卷12,P456)接着进一步解释寺人和巷伯的差异:“奄官上士四人,掌王后之命于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与寺人之官相近,馋人谮寺人,又伤其将及巷伯,故以名篇。”[2](卷12,P456)由此可见,郑玄认为巷伯是奄官,寺人是内小臣,寺人和巷伯是两个人。因为馋人先谮寺人,然后又伤巷伯,于是寺人孟子做了此诗。然后世极少有人认同此种说法。
(二)作者是寺人,寺人即巷伯 后世文人学者大都认为寺人即巷伯,二者是同一人。宋代苏辙在《诗集传》中明确说:“巷伯,寺人也。”[11](卷11,P438)也即他把寺人解释为巷伯。朱熹亦认为巷伯与寺人为一人。他在《诗集传》中云:“巷,是宫内道名,秦汉所谓‘永巷’是也。伯,长也。主宫内道官之长,即寺人也。故以名篇。”[1](P438)他们都认为巷伯、寺人为一人。此诗以“巷伯”名篇,巷伯即是寺人孟子。
严粲在《诗缉》中引曹氏之言对寺人的职责做了进一步解释:“周官寺人,王之正内五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注云:寺之言侍也,正内路寢也。侍王于路寢之内,盖奄人也。”[4](卷21,P294)正内就是皇后,路寝就是正寝,是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也就是说寺人的职责是在正厅内侍奉大王、王后的,是奄(阉)人。
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云:“盖王之寺人五人,于五人中最长者,谓之孟子。但云孟子,则其官不显。但云寺人,则其官五人长者,亦不显。故诗以《巷伯》名篇。巷者,宫中之道名。孟、伯皆长也,巷伯即经所谓寺人孟子也。”[12](卷19,P259)
顾栋高在《毛诗类释》中不仅解释了本诗中“巷伯”的意思,而且还对“巷伯”的意思进行了引申,他认为巷伯是寺人之长,后世寺人多贼忠良招权势,今反恶谗如此。[13](P714)
今人程俊英在 《诗经译注》中认为:“诗中无‘巷伯’字而篇名为之,是因为寺人就是巷伯,都是宦官的通称。”[14](P446)
由此可见,《巷伯》的作者即孟子,孟子乃寺人,寺人即巷伯,寺人、巷伯乃一人。作者是一位因遭受谗言获罪,受了宫刑,作了宦官,与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异代同悲的正直人士。
(三)寺人即近习 近习,一指亲近,汉代东方朔《七谏·初放》:“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二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
宋朝吕祖谦在《吕氏家塾读诗记》中云:“寺人,近习也。近习日见于君。然犹伤于谗,则幽王之不明可知。”[15](卷21,P411)吕祖谦将寺人解释为近习。在这里,近习是指君王宠爱亲信的人。寺人被谗言陷害,但是幽王没有为他澄清,因而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愤懑。
宋代杨简《慈湖诗传》:“寺人孟子所以敢公然自出其名者,寺人亲近于王,虽被馋,其祸未至于不可言欤。”[16](卷13,P201)可见,寺人孟子是可以亲近大王之人。
元朝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云:“杨氏曰:‘寺人,内侍之微者,出入于王之左右,亲近于王而日见之。’”[17](卷12,P256)
明代梁寅《诗演义》认为:“此诗者凡诸君子皆当敬听,人虽贱而言有益不可忽也。杨氏曰:寺人微者而亲近于王,亦遭馋谮,则疏达可知也。盖孟子本寺人而遭馋,非馋而后尽刑,杨氏之言或然。”[18](卷12,P155)
综上所述,关于《巷伯》的作者孟子有三种说法,一是孟子为寺人,是内小臣,寺人不是巷伯。二是孟子为寺人,寺人即巷伯,皆为奄官。三是孟子即寺人,寺人是近习,是大王身边亲近的人。
[1](宋)朱 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唐)孔颖达.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宋)范处义.钦定四库全书·诗补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宋)严 粲.钦定四库全书·诗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元)刘 瑾.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明)胡 广.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清)钱澄之.钦定四库全书·田间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清)张沐.诗经疏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9](清)王鸿续.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汇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0](明)何 楷.钦定四库全书·诗经世本古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宋)苏 辙.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2](清)陈 奂.续修四库全书·诗毛氏传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清)顾栋高.四库未收书辑刊·毛诗订诂八卷附录二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5](清)吕祖谦.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6](宋)杨 简.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7](元)胡一桂.续修四库全书·诗集传附录纂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8](清)梁寅.钦定四库全书·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