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2018-01-29邱庆宇
邱庆宇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前列腺体积增大为主要表现[1]。报告显示,该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年龄越大,病发率越高,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本文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24例患者资料回顾如下,旨在判定开放性前列腺手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4~82岁,平均(62.5±2.2)岁;病史1~13年,平均(6.9±0.5)年;增生分级:I级14例(58.3%),II级7例(29.2%),III级3例(12.5%);合并症:呼吸系统疾病6例(25.0%),泌尿系统疾病9例(37.5%),循环系统疾病9例(37.5%)。24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直肠指检确诊,伴有排尿困难、尿频、尿潴留等症状,具备手术适应征。
1.2 方法
24例患者均给予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术前做好胃肠道准备、备皮、皮试等工作,帮助患者取平卧位,麻醉后于下腹部正中行开放性切口,依次切开筋膜组织、皮肤,充分暴露膀胱,在增大的前列腺被膜点定位处理,用吸收线缝扎前列腺动脉。借助电动刀切开前列腺黏膜,随后对增生的前列腺体进行钝性分离,用8字缝合法结扎出血点。停止出血后重建膀胱颈,将宽度设置为一根食指的宽度,术毕后缝合创口。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促进创口愈合。
1.3 判定项目
(1)统计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2)统计患者的前列腺重量、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8.0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实施 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65.25±57.32)ml,平均手术时间为(58.36±12.04)min,膀胱冲洗时间为(3.41±0.65)d,导尿管拔除时间为(6.03±1.74)d,住院时间为(7.01±2.18)d。
2.2 患者前列腺重量、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前列腺重量为(345.36±96.78)g。术前I-PSS评分为(28.24±3.29)分,术后评分降至(8.09±2.41)分;最大尿流率为(6.96±3.25)ml/s,术后增至(19.64±5.45)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205,P=0.000; t=9.790,P=0.000)。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疾病,随着近年老年人口的增加,该疾病发病率逐渐上涨,降低生活质量[3]。报告显示,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程延长,腺体增大,排尿困难、梗阻加重,排尿的间隔时间缩短,这时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4-5]。
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多选用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微创手术、经尿道手术治疗,其中,前者多适用于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体积大的患者,在有效去除病灶、提高手术结果上具有重要作用[6-7]。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原理为:通过对增生前列腺体的切除,降低对膀胱的压迫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泌尿系统,满足治疗需求[8];术前的充分准备能预防感染,改善胃肠道环境,并通过对水电解质的纠正保证手术进行;术中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保证出血点结扎的牢固性,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手术[9-10]。此外,术中要避免频繁操作耻骨后部位,因此耻骨后间隙存在大量静脉丛,若操作不当极有可能造成大出血,影响手术结果[11]。
本研究中,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由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后,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在手术指标上,平均手术时间为(58.36±12.04)min,出血量为(165.25±57.32)ml,住院时间为(7.01±2.18)d,说明开放性前列腺手术能改善患者症状,彻底切除增生腺体,促进术后康复;在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上,术后I-PSS评分低于手术前,最大尿流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开放性前列腺手术的临床价值。
综上,给予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开放性前列腺手术,能减少出血量,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