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刀郎舞的地域文化特性
2018-01-29李季莲
路 明,李季莲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在中华各民族舞蹈中,维吾尔族舞蹈艺术的影响力和地位可谓独树一帜。以独具地域特色的风格类型、柔美高超的舞姿造型、善于多变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与奔放热情的表现手法享誉全国。赛乃姆就是典型的新疆地域性风格舞蹈。而南疆的刀郎舞可谓是极具赛乃姆风格的一种民间舞蹈类型。这种舞蹈形式已经成为刀郎地区民族舞蹈的一个代表性文化符号,声名显赫。正因为这样,刀郎舞极强的创造力与感染力,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在南疆认可度最高的典型区域性舞蹈类型之一,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一、刀郎舞
刀郎,亦被音译作“多郎”、“多浪”、“多兰”等,泛指塔里木盆地叶尔羌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两岸至罗布泊一带。生活于此的维吾尔族人也自称为刀郎人。“刀郎舞”是专门在“刀郎麦西热甫”上呈现展示,其舞蹈历史文化久远、节奏曲调铿锵有力、神情动作粗犷矫健、内容表现规律完整。“刀郎舞”大概形成于16世纪,即叶尔羌汗国第二代王热西德汗期间(1533-1570),汗国历代统领者都喜爱歌舞艺术,乐于享受;遂使统治范围内各地乐舞相互交流传播,在此基础上,还融合了农耕居民文化与外来草原文化的内容,结合刀郎人的生活动态和勇敢刚毅性格而形成了刀郎舞。刀郎舞反映刀郎人勇于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再现团结一致狩猎过程与收获食物的喜悦心情。由于刀郎人共同的心理意识与共性的生活习俗都能够在刀郎舞中获得提升和满足,有着团结士气与鼓舞民心的作用。
“刀郎舞”是刀郎木卡姆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十二木卡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刀郎舞常伴随卡龙、刀郎若瓦甫、刀郎艾捷克、较小手鼓等民族乐器进行,其样式声弦与演奏方法及音韵音色等,都与同类乐器不同,富有刀郎地域独有韵味。《刀郎木卡姆》由五个部分的鼓点打法构成,刀郎式手鼓形状较小于一般手鼓(直径约30cm),演奏时常多用数面小手鼓齐伴奏。鼓的打法:敲鼓心,发“咚”的声音;敲鼓边,发“嗒”的声音;用全掌拍击,发“啪”的声音。气氛达到高涨时,鼓手们通常抛鼓空中,随后接鼓连续拍打。
作为刀郎麦西热甫仪式中的刀郎舞蹈形式显然表现的至关重要,麦西热甫已成为刀郎地区人民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集体活动。
二、刀郎舞地域文化特点
占据中国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特殊的地域特征,形成了以塔里木盆地南缘喀什、和田绿洲,北缘阿克苏、伊犁绿洲以及天山东部的吐鲁番、哈密两大绿洲。
(一)“刀郎地区”地域特点 “刀郎地区”是学术界惯用称号,特指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县和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刀郎地区不仅是刀郎人的主要聚集区域,也是包括《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刀郎舞》在内的刀郎文化艺术的主要集合区。刀郎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地理轮廓像一轮月牙或一把镰刀,勇敢的刀郎人生息繁衍、世世代代生活在被胡杨砂石覆盖的沙漠绿洲地带。刀郎地区素以干旱少雨著称。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其典型的特点是热量丰厚、光照充足,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储备了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塔里木盆地拥有较为丰富的地面和地下水资源。刀郎地区拥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不仅给农业畜牧业带来了必要的水资源,茂密的胡杨林、灌木林也为渔猎供应了有利条件。
(二)刀郎舞地域文化类型 在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国自然地理》中把中国自然环境作了多方面的类型划分,新疆属于其中的荒漠、绿洲——西北区。在舞蹈学研究领域,罗雄岩编著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按舞蹈文化的特殊性,从动态形象入手,对各类文化因素进行对照研究后,按综合性的划分法,把中国民间舞蹈地处新疆喀什地区的维吾尔族刀郎舞归属于绿洲文化的舞蹈艺术典型代表。
三、刀郎舞的文化特性
地处丝绸之路重要关口的西域(新疆)沟通了欧亚商业贸易来往,促进了古代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西方文化都在此产生影响,使西域列国得以广泛接受各类文化的优点长处,发展了区域性文化。当时西域乐舞艺术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交流与相互融合,体现了西域乐舞浓郁的区域性;在今日新疆歌舞艺术中,尤其是维吾尔刀郎舞,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西域乐舞的完整遗存。
(一)体态动律的独特性典型 由于地理条件、历史遗留原因,刀郎人常年居住在荒无人烟,野兽频频出没的沙漠戈壁中,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但是,刀郎人勇敢地战胜了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与野兽侵扰,开辟出适宜生存的绿洲。因此,粗犷洒脱的音乐曲调,矫健坚毅的刀郎舞就成为世居于刀郎地区人们的情感反映,刀郎舞中刀郎人征服恶劣环境、建造美好家园、与野兽英勇搏击等生活劳动场景,经过自娱自乐的表现方式提炼创造出脚步沉稳有力、膝部弯曲起伏颤动、跺撤步、踏步旋转等动律特点;形成了独具鲜明南疆特色的刀郎舞风格表现形式。舞蹈的完整结构、动作技法的规范固定、高超的表演性等,表现出农耕文化生活平稳细腻的特点,又具有草原文化生活粗犷强悍的风格。刀郎舞的动作奔放洒脱、矫健坚毅,从舞蹈体态、内容上看,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生活的痕迹,反映出刀郎人刚毅、豪放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兼具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龟兹乐舞技艺于一体的绿洲文化特性。
(二)音乐曲调的配合升华 刀郎舞的伴奏是以刀郎地区特有的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套曲《刀郎木卡姆》为主。从散序开始,曲调中就能感受到充满着沙漠绿洲的气息。《刀郎木卡姆》是以男声高八度高亢声腔进行演唱,把刀郎人典型粗犷、洒脱的多元风格融入到歌词与演唱中。保留至今的九套《刀郎木卡姆》中,有四套是以“比亚万”(维吾尔语意为“戈壁草滩”)命名,这种命名的选择运用更加突出了绿洲文化的特色所在。《刀郎木卡姆》由散序曲调音乐和四种节奏构成。舞蹈表演的动作是与音乐紧密结合与之对应。散序之后鼓声随之响起,舞蹈表演者伴随着“奇克提曼”、“赛乃姆”、“赛勒凯”、“色利尔玛”四个节奏型跳起与之相应的舞蹈片段。“奇克提曼”6/8拍的节拍速度,动作缓慢沉重;“赛乃姆”为中板,在曲调演奏逐渐转为快板节奏,相应舞蹈动作也由音乐的变化,从双人对转演变为竞技快速旋转。因此,当地群众把第四板节奏型的“色利尔玛”,又称为“乔古勒曼”(旋转)。快速的技巧旋转结束后,鼓声也逐渐减弱。随后弦乐开始演奏悠然轻松的散板,以平稳之前炽热激烈的氛围。至此,《刀郎木卡姆》乐舞表演结束。
(三)舞蹈结构的象征功能 刀郎人完整保存并继承了古代西域乐舞的遗存。从散板、中板、快板逐步过渡至高潮的完整结构形式,把生活劳动的场景创造性再现其中。关于《刀郎舞》的起源及表现内容,有学者认为这种舞蹈形式表现是一次狩猎的过程。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动员参战至获胜的一次战斗过程。新疆艺术研究所李季莲研究员在《新疆舞蹈》一书中认为,其渊源为“混合多元体”。刀郎舞的结构按“奇克提曼”、“赛乃姆”、“赛勒凯”、“色利尔玛”四个阶段有序进行。表演者只要步入场中表演,中途一般不能退场,直至一套乐曲结束。歌者不舞、舞者不歌。
1.“奇克提曼”(Qikitmae)。3/4节拍,音乐节奏沉稳古朴浑厚。表演者为双人(可一男一女、也可双男、双女),伴随歌声,表演者踩着手鼓节奏起舞进场,男舞者舒展双臂起舞,貌似男人辟开重重荆棘,寻觅猎物踪迹的舞蹈寓意;女舞者一手高举一手背后,寓意高举火把照明寻找猎物的道路,跟随男舞者步伐,左右交替。
2.“赛乃姆”。4/4拍节奏,乐曲逐渐变调,曲调由沉稳厚重变至愉快潇洒,舞姿变化形象生动。女舞者高举双手,男舞者一只手放置胸前,一只手背后,男女舞者同时左右转体,做“三步一抬顺风起”交替位置,随后舞者靠肩贴背快速转身,紧接退步回至原位,循环此程序。
3.“赛勒凯”。节奏为2/4拍,节奏随曲调的变化而加速,舞蹈动作随之改变,展现猎物突袭,猎人相望,簇拥圆圈队形,猛烈歼灭之壮举。
4.“色利尔玛”。节奏为5/8或2/4节拍,音乐曲调激烈昂扬,欢快愉悦,男女对舞,旋转稳而快速,旋转加快且持续时间长的舞者最终取胜,把舞曲推向高潮。
舞蹈心理学家艾·纽曼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把表现祈祷、祈求上帝等舞蹈肢体动作,都是高举双手。格尔·萨斯认为,圆圈表示愿望。因此,刀郎舞的动作特点不仅表现同野兽斗争场景和胜利后的喜悦心情,还反映出刀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艰难困苦不屈不挠的精神世界。刀郎舞中各种大小圆圈构图与频繁双手高举的动作,都在展示维吾尔族刀郎人的心灵世界,即祈求幸福、追求乐观生活的态度。同时,也起到了维吾尔族要团结一致的教化作用。这种具有群众性的娱乐形式,凡参与者都觉得身临一个庞大团体的情境之中,跳舞者平时分散各个地区生活,而这种大型的聚集仪式活动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其感觉与动作像一个有机整体。
结语
正所谓:地域有别、文化各异、舞韵不同。对于刀郎舞地域文化特性的认识,只有深入了解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发展过程,才能深刻体会刀郎舞的体态、动律、动作等风格特性的形成背景及文化底蕴,从地域特色至生活习俗再至舞蹈结构的形成,充分体现出了刀郎地区刀郎舞本地域性舞蹈与本民族其它地区的鲜明差异。
[1]杜亚雄,周 吉.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2]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赵力.刀郎之魂——麦盖提[M].香港:天马出版社,2004.
[4]侯宇振.在刀郎舞之乡[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5]李季莲.新疆舞蹈[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