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论典籍翻译批评基本标准初探

2018-01-29刘正中王晓农

关键词:外译文论典籍

刘正中,王晓农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悠久、灿烂辉煌。以《文心雕龙》、《沧浪诗话》、《原诗》、《人间词话》等经典文本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论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价值和信念体系的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不仅是跨文化交流之需要,也是中国文化生态自身平衡和国家增强“软实力”之需要。[1]在此特殊的翻译领域中,中国传统文论外译构成一个重要的分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实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和《大中华文库》等中国文化典籍外译项目,对外翻译和出版的成果越来越多,其规模和影响也逐渐扩大。相关文献检索显示,国内翻译学界在这个方面所展开的针对性翻译批评研究却偏少,呈现出相当的滞后性,而针对中国传统文论经典篇什翻译文本之批评理论研究则更少见报道。以下将从文化输出和交流的角度就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的基本标准和批评模式构建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一、作为文化典籍的中国传统文论翻译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论(以下简称“传统文论”),一般指从先秦两汉,尤其是从汉代《毛诗序》开始一直到清末王国维《人间词话》之间的文学理论话语。[2](P1)中国传统文论历史悠久,构建起自己成熟的理论系统以及术语系统,形成了传统文论经典文本注疏的学术传统。一些重要的文论文本既是文学理论文本又是文学作品。例如署名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以诗的形式和话语阐发了作诗的机制和特征,具有文论和文学的双重特征。同时,因为文论常常会征引具体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或例证,因此这些对文学作品的引用也会使其呈现文学性。[3]

从文化输出和交流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论文本英译的难点,除了一般文化典籍所面临的困难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困难。译者不仅需要认识处理中国传统文论的整个话语系统、注疏传统与现有的外译传统和西方的文论理论系统,同时还需要恰当翻译处理中国传统文论文本话语独特的简约而含蓄的言说方式。就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翻译而言,许多文论术语虽然在古汉语原文中是细致入微而清晰易懂的,但译成英文后就会让人感觉它读来支离破碎、难以理喻。[4](P4)因此,译文须增补解说文字,而大量的注解又会弱化译文的可读性。因此,在中国传统文论翻译中,如何在译文中取得文学性与文化性之间的恰当平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论的翻译意味着它在现代获得新生并在域外得到传播。其译文应基本符合中国文论的文化思想内涵,同时又应具有一定的文学特征。就中国传统文论英译评论而言,译文的文化思想性和文学艺术性是需要着力考察的两个主要维度。实际上,这两个方面在翻译中许多时候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把文化思想性当作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论文本毕竟是作为文学思想或理论文本而非文学文本存在的,因此其翻译也须首先保证其思想内容的翻译与传播。[3]文学是给普通人看的,文论却未必。在这一点上,文论翻译就与纯哲学思想类典籍的翻译接近了。有鉴于此,中国传统文论作为文化典籍的翻译取向和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取向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论文本翻译批评的性质与界定

翻译批评是一门实证性、评论性的认知活动。[5](P35)翻译批评在翻译学科内属应用翻译分支,介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翻译批评是实证性的,即针对相对固定的具体翻译文本或事件进行的批评活动,具有个案研究性质。关于翻译批评的研究涉及翻译批评史和翻译批评理论,与翻译批评是两个概念。就指涉对象而言,翻译批评主要包括根据一定的准绳对原本、译者、译本和读者的考察。翻译批评,特别是文学翻译批评,尤其关注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问题,具有明显的正误参照和质量评判性质。若把翻译区分为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那么文学翻译批评更突显出其知性、审美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而非文学翻译批评则重在对文本具体知识内容的分析,因此二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论外译和西方文论汉译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是明确以思想性为原则的。鉴于传统文论的文论与文学双重属性,其外译批评就有了不同于西方文论汉译、一般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特征,而是具有相对独立的品格。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构成了一个界限较为清楚的学术领域。若大致加以界定,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论外译批评作为一个活动范畴,是以中国传统文论文本的外译或外译事件为指涉对象的一种既关注文化思想性同时又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评论性认知活动。

三、中国古典文论英译批评基本标准

翻译是一种阐释,对于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尤为如此。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通过翻译对文化典籍进行的阐释,需要研究如何在其译文中既保持原有的理论形态和义理框架及表述方式,又能够使译文具有异域视野的添加内容和评论角度。[6](P9)在典籍外译中,较好地实施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构成突破归化异化二元对立而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条件,由此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交流的发展。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论的翻译。

非文学翻译的主要特征是对原文信息的准确再现,而文学翻译的主要特征是对原文艺术的美学表现。由此,从文本对象所涉及的翻译取向而言,书面作品也可以大致分为再现类作品(主要是非文学作品)和表现类作品(主要是文学作品以及一些富有艺术性内容的作品)。对二者翻译的基本要求不同,主要体现在事理、语言和风貌三个方面。对于再现类作品的翻译要求主要是,事理方面要客观、完整、缜密,语言方面要准确、流畅、鲜明,风貌方面要简约、匀称、统一;而表现类作品的翻译要求主要是,事理方面要真实、充实、适度,语言方面要形象、得体、新颖,风貌方面要音美、形美、意美。[5](P115)实际上,上述区分只是表明了对两类文本在典型意义上翻译要求的差异。如果考虑到实际上存在的文本杂合性,上述两种翻译要求对不同作品的适用性仅存在程度的不同,而非绝对的不同。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两大取向,在同一部典籍的翻译中,不同的部分也可能体现出不同的取向。把中国传统文论文本作为文化典籍文本的翻译不同于把它们作为文学作品进行的翻译。仅就前者而言,由于这些文本在理论和言说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特点,它们的翻译批评实际上处于文学翻译批评和非文学翻译批评的中间地带。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标准的设定必定需要汲取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评价标准的一些基本内容,同时又有自己特殊的、不同的要求。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的基本标准应该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侧重考察以中国文化思想为本位的文论思想传达的连贯性,看译文是否符合原文论的理论思想框架和原文本的基本表述特征;其二,侧重考察译文的文学艺术再现,看译文以旨在构建与异域视野的亲和力为目的的内容添加和言说方式调整,并由此构建的译文文学形式特征。在批评实践中,若二者出现冲突,则前者占主导地位。据此,中国传统文论外译应以一种适度厚重的解释性翻译策略为主。对具体译本的批评应涉及其思想和文化、语言和文体、风格和审美等层面的研究。如果说翻译的实践标准未必具有,而翻译批评的理论标准必须具有的话,那么在理论上翻译批评的标准未必一定切合具体译者的翻译实践标准。还要考虑译作的产生年代及当时的中国文论认识水平,而不能以当今的学术研究进展去衡量几十年前的译本。较好的做法是采用描述性批评和规定性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以较客观地评价不同时代的译作。

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在实践上应关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其一,在原文本的事理方面,鉴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文化性,其译文应追求完整、客观和缜密,不但译文本身应在概念、观点和理论系统上自足、贯通和完整,还应与中国传统文论原本的整体精神和理论概念体系相符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的联系和区别。其二,译文的语言不但要准确和流畅,还应简明、得体,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在译文中一些无关宏旨的地方,尤其与理论概念关系不密的语句,应尽量采用外文的习惯性表达,减少对一些没有多少文化传递价值的典故、习语、比喻等的直译。其三,译文的总体面貌应追求统一和匀称,尤其是使译文呈现出表达的美感。例如,对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之类作品可译为“学术美文”,对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这样的作品也可译为诗歌。对于原文本在内部对其它文论和文学作品的征引,即所谓互文性材料,其译文要追求生动和形象的表达,使其具有文学语言的特征,同时也应注意具体翻译方法的应用应符合原文引用的意图,避免只考虑译文的文学效果。

除了以上三个问题,文论术语的翻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论主要由一套“术语”承载,构成了传统文论概念知识系统的知识元素和亚系统。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的外延和内涵也总是处于流变不居之状态。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多倾向于含混其辞地使用一些基本的范畴和术语而不加以明确而严格的界定,概念上多是诗意的,呈现出含义的“模糊性”和较强的价值判断取向,评价性强,可分析性弱。许多术语呈现出一些“非术语”特征,具有极大的抗译性。对中国传统文论术语的翻译,对某一个原文术语究竟是根据上下文变化采用不同的译文,还是保持采用一个固定的译文而不变?一般而言,最可能的取向是应用折中的、稳定与灵活结合的策略,以构建符合中国传统文论概念体系的术语译文体系为目标。对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论术语应避免直接借用西方文论术语。

四、中国古典文论外译批评模式构建要点

传统文论外译批评模式和一般的翻译批评模式虽无本质区别,但侧重点不同。以下从四个方面就批评模式构建要点简要说明。

首先,进行文本研究(原文和译文)和主体研究(作者和译者),对原文要重点关注其中国文化思想价值和翻译价值,估计其翻译难度和理想的翻译所能达到的程度,对译文要注重理论自足性分析和语言分析,明确译者的翻译手法和翻译追求并加以归类。

其次,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全部或抽样对比研究,重点研究译者目标与文本的一致性,译本和批评者所持标准的一致性,关注译文和原文各方面的差异,尤其“误译”问题。若是复译和重译,还应分析译文和前人译文的关系。

再次,进行效果评价和价值判断,基于前面研究的发现,进行系统化、实据性、推断性、理性的效果评价,实现知识性发现向价值性判断过渡,主观预测向终极结论转化。读者效果研究可借助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对于早期的译本,应注意描述性评析与规定性评析的结合,避免直接以当代的研究成果作为绝对标准来衡量译本。

最后,基于前面三步的研究,可尝试从翻译批评理论、翻译理论到中外文化交流影响这样一个宽广的视域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当然这就从翻译批评实践层面向更高的层面过渡了。

从传统文学批评话语形态来看,文学批评成果的呈现主要有评点、书评、书信、随笔、序跋、评传、论文、专著等形态。一般而言,今日之文论翻译批评最终要形成书评、论文、专著等较为正式和学术化的形态。良好的文论翻译批评不仅应能指出原作与译作在文化价值上的区分和联系,而且能准确说明译文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触及翻译活动背后策略和方法的运用、译者个人才性和语言能力的高低、时代和社会文化的条件限制等方面。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活动范畴,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批评是指以中国传统文论文本的翻译或翻译事件为指涉对象的一种既关注文化思想性同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评论性认知活动。中国传统文论翻译构成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方面。美国新批评派大师瑞恰兹说,一切批评努力之唯一目标,一切解说、欣赏、劝告、称赞、指斥之唯一目标,皆在企求传达之改良。[7](P58)传统文论外译批评研究亦惟旨在有助于文论外译和出版质量之提高和翻译批评学科之建设。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迫切需要协力耕耘的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助力,让传统文论的文化思想和人文精神更好地为世界所了解。

[1]王晓农.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出版存在的问题[J].当代外语研究,2013(11):43-48.

[2]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晓农.中国传统文论文本英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12):46-50.

[4](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徐葆耕.瑞恰兹:科学与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外译文论典籍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非遗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史诗典籍外译现状调查研究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