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以江苏省常熟中学为例

2018-01-29茅丽亚

江苏教育 2018年64期
关键词:生涯团体辅导

/徐 梦 茅丽亚

一、课程实施背景

1.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

高中生除了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预设的高考目标外,还需要面对人生的考验——选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面临选课、选科、确定研究性学习等挑战,特别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彰显出对学生自主性的重视,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然而,受传统测验观影响,学生在自我选择、自主发展时遇到诸多困难,传统的依赖父母和教师的习惯受到挑战,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这样的高考新政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落实学生选择权的有效途径,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已成为普通高中的新任务。

2.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优势。

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是指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用于生涯规划辅导课程,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共性生涯适应和生涯发展问题的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生涯规划课程侧重教师的理论讲授,对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不够重视,偏向“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而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体互动。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生涯规划课程偏重灌输生涯规划知识,偏重“快餐式”“速成式”的职业技巧等方面的传授和指导,对学生自主意识、科学选择能力、自主规划能力培养不够;而以体验、互动、分享为主的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科学选择的能力,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生涯发展。此外,参与课程的学生往往有相似的生涯发展问题和成长困惑,需要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提供的“互动环境”中,借助成员间的互动、分享、启发去解决生涯成长问题。

3.立足学校实际。

一方面,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基础扎实,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7名,心理健康课为必修课程,各项心育活动有序开展,成效显著。2016年,学校申报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在高中心育课程中有效运用的教学实践研究”并成功立项,专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心理健康课、心理校本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另一方面,江苏省常熟中学2010年成为苏州市中等学校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员,开始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与研究。经过7年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学校从2016年开始组织全体班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参与生涯教育专题培训,并选派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系统的中学生涯导师培训,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的生涯教师队伍。

基于上述实际,学校从2013年开始进行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自主发展,科学选择”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体系。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

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科学选择的能力,重点激发学生内在生涯发展动力,引导学生将外在学业压力转变为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和科学选择的能力,指引学生自主选择与规划生涯发展。

2.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增进学生生涯体验;激发学生生涯内生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发展意识;提升学生规划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选择。

三、课程内容

为达成课程目标,立足学生实际,本课程开发出四大模块内容,分别是认知模块、探索模块、规划模块和时间与情绪管理模块。

认知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学会采用恰当的方法评估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探索模块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外界探索,自我探索指引学生探索自我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生涯内生力,外在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大学、专业和职业方面的探索,增进学生生涯体验。规划模块是对学生自主规划和科学选择能力的培养。时间和情绪管理模块则是帮助学生合理分配个人时间和精力,理性调控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其中,认知是基础,探索是手段,规划是目的,时间和情绪管理则是保障,四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时,本课程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内容安排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需求进行设置,详细主题及内容见下页表1。

四、课程实施

1.前期调研与专家指导。

学校在开发生涯校本课程之前,一方面借助生涯规划课程文献研究,明确生涯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另一方面根据对学生生涯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的调研,明确课程开发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开发计划,并邀请专家给予指导。

2.确定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

由于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与生涯辅导的融合,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师主要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教师确定后,学校统一组织所有生涯校本课程的教师参与培训,并选派1名教师参加中学生涯导师的系统培训,由该教师负责组织指导整个教师团队。

3.确定课程实施途径。

根据学校教学安排,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4.制定课程教学计划。

生涯教师团队在每学期初进行教研活动,研讨学期教学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借助教研活动研讨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改进措施等。学期末进行课程反思与总结,调整教学计划与安排。

5.积累教学资源,建立生涯资源库。

学校在实施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注重积累教学资源,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涯资源库,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堂中呈现、生成的教学资源,如生涯作品、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等;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反思、研究性论文等;三是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等获得的有关资料。

五、课程评价

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的评估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学科课程通常采用标准化测验,用客观的量化数据来评估课程实施效果,而学生生涯意识、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心理发展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很难用量化数据一概而论。因此,学校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对课程进行评估。

1.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结合。学生通过填写学习质量调查问卷,对自我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教师一方面参照调查问卷结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变化、课后访谈结果,多角度评估学生学习质量。

2.课程质量评价。

课程质量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自评和他评形式,教师自评一方面借助课程质量评价表,另一方面借助教学反思。他评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邀请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听课评价,另一种是抓住公开课展示、大型教育活动的机会,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课程质量评价。

六、反思与小结

1.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应重探索。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学业发展和面临人生抉择的重要阶段,也是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因此,高中阶段生涯辅导校本课程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和外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规划和科学发展的能力,而非确定具体的职业。

2.精心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激发学生生涯规划自主性。

对于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校本课程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应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基础上,根据生涯辅导主题设计团体活动,并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的互动环境,增进学生的生涯体验,用真实体验去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自主性,用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猜你喜欢

生涯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