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当代中国提升文化自信的启示
2018-01-29叶玲慧
叶玲慧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强调要重视文化自身的价值,认为人们可以借助文化懂得自己的历史价值,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强调无产阶级必须取得文化领导权[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 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前,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应以发掘文化的价值为出发点,提升人民对我国文化的自信,进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增强文化软实力。这内在的建设思路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而研究葛兰西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强调无产阶级只有通过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阵地战取得文化领导权,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政权的合法性与稳定性。
1. 文化领导权的基础——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一词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随着时代发展,它被赋予更多的涵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市民社会被马克思定义为“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2],并且认为“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观念上的上层建筑”[3]。而葛兰西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市民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市民社会作为经济交往域的功能虽被淡化,但应该被纳入进国家的上层建筑范畴,成为适应现代政治技术变化的新型斗争营垒。自此,市民社会在文化、意识形态交往等场域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执政集团传播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阵地。
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相辅相成,分别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力量与强制力量。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仅依靠政治社会得以维系,还需要凭借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基于一定的文化氛围,通过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让大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控制,市民社会才可能是文化领导权现实的实现场所。但是,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并不会一直掌握在某个阶级手中,要想取得文化领导权,就必须要在市民社会中展开斗争,斗争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掌握群众的力量。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要取得文化领导权,必然要在市民社会中与资产阶级争夺大多数群众,将无产阶级思想植入群众大脑,并使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
2. 文化领导权的依靠力量——有机知识分子
文化领导权说到底就是指“通过谁”“对谁”、实现“谁的”文化领导权。在这三个维度中,又以“对谁”为核心,也就是说是如何让大众成为文化领导权的自发接收方,如何使大众支持某政党或政府的权利分配方案与意识形态的言说体系[4]。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成为文化领导权的传播和组织者,成为文化领导权的传播中介。
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的工作场域集中于市民社会,其定义标准应该从关系体系的整体中寻找,而不是在活动的本质上去寻找。”[5,p3-5]因此,他把知识分子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两大类。有机知识分子实现了从技术工人到技术知识分子、技术专家,再到智识领袖的身份转变,在统治阶级和大众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他们认识到自己必须与人民大众保持有机联系,反对虚假精英主义和虚假英雄主义[5,p167]。他认为,有机知识分子一方面要保护人民群众的意志,另一方面还要维护阶级的利益,所以他们必须承担传播本阶级理论、组织相应活动的职责。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领导权,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通过他们的传播和组织,为本阶级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巩固自己的领导权。
3. 文化领导权的获取方式——“阵地战”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不尽相同,所以获取领导权的方式也就不同。葛兰西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方式上采用了与十月革命暴力夺权的“运动战”不同的方式——“阵地战”。“阵地战”即一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长期文化上的渗透、进攻、瓦解的方式,它被喻为“分子式入侵”的方式。
“阵地”实际上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组织的集合体,例如学校、工会、研究所等。葛兰西非常重视这些机构组织的作用,把它们比喻成“阵地战”中的前沿“堑壕”和工事网。他认为,“阵地战”的过程就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瓦解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当中不应出现暴力和强制作用,而应该通过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方式取得胜利。所以,在市民社会中,他认为必须重视学校、研究所、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学校可以为无产阶级初步培养合格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研究所是为了继续发展这些人才而建立的文化智力组织,这些人才可以到研究所学习任何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研究所找到自己乐于参加的任何文化活动;而工会是实现政党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工会施加影响,赢得工人群众对自身目标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达到所预定的政治目的。无产阶级要夺取和巩固文化领导权,必须重视更加功能化、发展趋于成熟的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使之成为掌握市民社会的重要阵地。
二、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复杂。在新的发展理念下,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我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核心,也是我国政党建设的重点内容,必然要与当前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并且为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文化领导权引领文化自信的方向
文化领导权在当前背景下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获得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认同。而“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6]。从这个层面来说,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自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文化领导权引领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文化领导权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整合以及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即能吸引民众相信并且自觉接受,愿意被感染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战略策略的能力。而文化自信是让人们拥有文化自觉,形成对我国文化产生自信的心理状态。因此,文化自信的发展关键在于文化领导权的确立。只有确立了文化领导权,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才有保证,文化软实力才能够得到提升,文化自信才能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此语境下,文化领导权也就形成了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
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领域,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就是深入到市民社会的过程。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隐匿在“政治社会”背后的堡垒,不易被人攻破,具有稳定性。同样,增强我国文化自信也需要发挥市民社会的堡垒作用,通过社区、文艺团体等机构组织,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当代先进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和引领,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2. 有机知识分子为文化自信提供人才支撑
在葛兰西看来,有机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合法性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大力培养无产阶级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也适用。
一个国家能否具有文化自信主要在于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实力和强大的文化底气。在我国增强文化自信过程中,文化实力和文化底气不可或缺,而文化实力主要来自于文化特质和文化实践,文化底气则来自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因此,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以发展文化的内生动力来巩固、强化我国的文化领导权。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知识分子起到“桥梁”作用。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能够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直接传递到人民群众中;他们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理论传播和决策的执行。他们在人民群众中深入浅出地传播我国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决策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保证我国各项事业朝着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
同时,有机知识分子还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近代中国,文化发展曾严重受创,国人似乎丢了文化自信,充满着文化焦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宣布:“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7]但是,文化自信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还要有让别人信服的能力。当今时代,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能否掌握话语权,在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在文化上赢得“他信”。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有机知识分子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3.“阵地战”为文化自信的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葛兰西指出:要通过“阵地战”方式巩固文化领导权。我国在增强文化自信过程中也需要借助“阵地战”方式。文化自信所蕴含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基础,需要借助“阵地战”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从而巩固文化领导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中西文化交流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使社会生活出现了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借助现代媒体,通过文化交流、电影电视等文化传播方式不断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在此背景下,我国能否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自信心,取得文化领导权以及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因此,强调文化自信不仅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的话语体系建设,还能增强国家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应对文化霸权主义。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需要作为现实载体的语言,特别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所以,在增强文化自信过程中,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增强文化领导权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意味着一个阶级成功地用本阶级的世界观对广大人民对社会及其他集团进行改造并有机会融合生成“集体意志”[8],这个过程需要借助文化。这样,这一阶级就与民众“在共同的世界观的基础上,怀着同一个目的而焊接在一起,而这种共同的世界观既是一般的又是特殊的,或者以情绪的方式在一时的爆发中发挥作用,或者永恒的发挥作用”[9]。这就需要在文化自信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导,从而形成价值观自信,以此获得大众认同,继而更好地巩固文化领导权。
三、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当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视市民社会的文化建设,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葛兰西认为,每个人都属于市民社会,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而社会组织不仅可以普及文化知识,推动教育进步,还可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舆论。所以,他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重视社会组织机构的传播功能。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机构都是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载体。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筑坚固的市民社会防线。
要健全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坚固的防御堡垒。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增大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的覆盖面,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提升每个人民的文化素养[10];要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状态和文化需求,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发展的正当关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人民、服务人民,积极把文化认同转化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感。
2. 发挥知识分子主体的作用,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人才支撑
葛兰西认为,有机知识分子是作为文化领导权的组织者和传播者而存在的。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培养出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人才队伍,使其成为党和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当代先进文化在人民群众间传播,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
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国,需要他们创造出经典的作品来引领文化潮流,需要他们推动文化艺术的新发展。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1]所以,要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必须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用;要注重知识分子、文化人才的“智识”作用,发挥知识分子的传播功能和“意见领袖”效用,使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深入民心。
3. 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国际话语权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缺乏文化支撑,国家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所以,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重视“阵地战”的传播斗争形式。特别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下,要注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要通过各方媒体平台,努力构造和谐、文明、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要通过各种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各国展现我国的精神面貌,塑造文化强国的国际形象;要优化传播的内容,提高传播的有效性,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网站,占领网络传播的阵地;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向更多的国家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增强国际话语权,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2]
[1] 葛兰西.葛兰西文选(1916-193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
[2]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翻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2.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1.
[4] 叶惠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3.
[5]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2,(1):8-13.
[7]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92.
[8] 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5.
[9] 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2.
[10] 梅景辉,叶玲慧.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共生——以延安时期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7,(6):11-18.
[1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12] 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 2014-01-01(1).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