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卓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58期
关键词:淮阴教师队伍中学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一切都需要更高品质的教育,都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和完成。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造就党和国家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2018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出台《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苏教基〔2018〕12号),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的建设要求——“造就卓越师资队伍”。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建设高品质学校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回溯淮阴中学116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卓越教师。近年来,不仅涌现出一大批在省市学科教学领域有影响、有地位、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还成长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市级学科带头人等为数不少的杰出教师。进入新时期,淮阴中学在不断取得新的办学业绩的基础上,一方面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积极履行城市发展中的教育担当,努力促进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以保持教学质量全省领先地位为前提,以行动实践的方式先行探索高品质高中的建设路径。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这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本校实际,在“高素质、专业化”上下功夫,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履行教书育人使命,朝着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全面提质增效的建设道路迈出坚实步伐。

一、以“担当精神”塑造师德灵魂,厚植教师成长的思想基础

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建设教师队伍要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培养关键,厚植教师成长的思想基础。

(一)强化入职教育,传承优秀传统

“竖起脊梁担事”是淮阴中学文化传统,“担当精神”是“淮中精神”的精髓,也是淮阴中学教师队伍的精神特质。新时代淮中人既是“担当精神”的学习者、继承者,更是“担当精神”的实践者、建设者。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在年轻人身上传承,是淮阴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解决的问题。淮阴中学将“传承光荣、追求卓越”确定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将学习“淮中精神”列为重要内容,将参观校史馆、学习校训“进德修业,弘毅笃行”和校风“竖起脊梁担事”的文化内涵作为新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引导青年教师确立起对淮阴中学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以担当精神激发教师的职责自觉和高远追求。

2011年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建成,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抓好师德教育和思想建设。由于抓住了师德建设这一根本,再加上骨干教师担当精神和严谨勤勉的工作作风,通过言传身教去教育和影响年轻教师,学校教师队伍充满“正能量”,在这些“80后”“90 后”教师身上,“能吃苦、爱学习、勤钻研、肯担当”蔚然成风。淮阴中学新城校区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成为家长信任、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优质学校。

(二)树立身边榜样,弘扬高尚师德

为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激发教师的光荣感、使命感,学校每年评选先进典型,树立身边榜样,分教学、管理、服务、科研等各个系列,扩大表彰范围和表彰人数,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大力宣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近年来,学校涌现出“淮安市功勋教师”“淮安市最美教师”“感动淮安教育杰出人物”等一批师德楷模,更多淮中教师在平常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受学生尊敬和家长赞誉,学校连续多年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评议活动获得好评,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表彰。

二、以“科研兴教”提升专业素质,搭建教师发展的成才平台

(一)建设“学习共同体”

淮阴中学十分重视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师团队建设,一方面提升“正式”教研活动的研究性,如举办教师发展论坛,分享教育故事和成长心得;开展名校之间的“同课异构”,在切磋交流中碰撞智慧、拓宽视野;开展“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培养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所有教师的课堂对所有教师开放,倡导教师自主进行“非正式教研活动”,形成相互学习与研究的浓厚氛围,让研究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

(二)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实验

淮阴中学申报获批了7个省级“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2017年)、3个省级课程基地(航空航天课程基地、艺术课程基地、国学课程基地)、2个省级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生态重构、李更生担当精神的创新与实践),还有正在实施的“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这些课题研究和项目实验,带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三)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活动

自2014年起,淮阴中学每年举办“中学大学节”,邀请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教师提供对话高端专家、了解学术前沿的机会。邀请高校及省、市教研室的学科课程专家,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开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办研究生课程班、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在职研究生学历进修班,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成立研究共同体,与其他高中名校开展教师互访交流,在培训和交流中把教学教研能力提升作为必修课。

三、以“追求卓越”培养一流名师,发挥示范辐射的引领作用

(一)目标引领

学校以“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作为办学理念,将培养卓越教师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订立个人发展规划,分阶段确立一至三年、三至五年、五至十年的发展目标,分层级确立从合格到优秀、从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及名教师的成长路径,以目标引领发展,形成“人人渴望成才”的局面。

(二)师徒共进

“以老带新”是淮阴中学人才培养的传统,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以“一师多徒”“多师一徒”等结对方式,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明确师徒之间“传帮带”要求,让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鼓舞、鞭策和指引,同时新老教师在教学促进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形成“能吃苦、爱学习、勤钻研、肯担当”的良好风气。

(三)评价促发展

淮阴中学研究制定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教师成长规律,针对不同教师群体,提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学校制定标准,教师自主申报,学校逐年考核评价。这一制度经过十年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解决了“教师评价难以操作”的难题,避免了教师职业倦怠和“发展高原期”等瓶颈制约,形成了教师队伍梯队层次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与现行职称制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以“一线锤炼”激活人才机制,营造努力成长的良好氛围

教师队伍建设的“选人”“用人”,涉及编制、人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如何在学校层面让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淮阴中学主要抓好三件事以适应形势发展和集团化办学的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

(一)严把进口关

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淮阴中学教师数量扩大了三倍,新增加500多名教师,90%都是从当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和研究生中选拔出来的。淮阴中学一方面规范招聘程序,除了考察专业素养、教学能力,还特别关注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合教育人才选拔招聘的办法,使得招聘结果既公平公正,又符合学校的用人需求。

(二)实践中练兵

淮阴中学把教育教学岗位作为教师培养的练兵场,开展各项竞赛评比活动,对教师逐年考核,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舞台。每年选聘班主任时,注重挑选既能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又善于沟通、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并把班主任群体作为学校干部梯队建设的主要来源,通过扎实的实践锻炼,对优秀班主任重点培养,着力强化他们迎难而上的韧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发现和考验管理人才。

(三)向校外输送人才

近年来,淮阴中学为市教育局及下属事业单位输送了优秀管理人才,向兄弟学校和集团内学校派出了三名高中学校校长、七名初中学校校长,提拔到市直其他学校的校级干部多人,为淮安教育事业培养和贡献了一大批管理人才。为帮扶集团内各新办学校,淮阴中学每年派出一批骨干教师外出“支教”,2017当年外派教师就超过30人,他们承担着新办学校的中层管理和教学骨干的重要职责,将淮阴中学的优秀传统、管理模式和教学资源传播到各新办学校,为这些新办学校实现高起点办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淮阴中学作为淮安大地上的百年名校,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淮阴中学牢记使命、主动担当,突出精神引领,强化一线锤炼,突出管用结合,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正面导向,涵养教育情怀,提升能力素质,着力打造以“师德榜样、业务骨干”为特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淮阴教师队伍中学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淮阴:母爱之都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背水一战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