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本科教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2018-01-29石功雨
石功雨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改革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建立协同育人的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较于其他学科,管理学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具个性化的特点,管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管理经验的移植更需要考虑其形成背景以及适应条件,且创新创业实践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更需要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体验和感悟。传统的实践基地建设远不能满足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商业模式视角探索管理类本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有利于保证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行,满足管理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并为其他学科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思路。
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与研究现状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推动高校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培训基地和科研实践基地,推动各地各高校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并公布了两批共102家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教育报》,2016-12-29);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牵头举办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地方政府和高校也加大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各种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纷纷建立,其中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平台的建立尤其引人注目。如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办“校中店”,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中国教育报》,2016-12-29);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产教共生共赢的“厂中校”和“校中厂”模式(《中国教育报》,2016-12-28)。
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对建设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按照外在表现形式划分的各种基地建设路径,对于就业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缺乏严格的区分,甚至把注重技术技能培养的实践基地等同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直接移植职业技术院校的建设模式。尽管有学者注意到了遵循市场规则,企业化运营管理是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1]但并没有深究企业化运行的本质是什么。对于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关注到了经济、管理学科实践基地稳定性差,企业追求效益与利润和学校追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提升办学水平之间难以找到契合点,实践岗位与专业脱节的问题,[2]但对于如何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实践基地稳定性差,校企价值诉求难以契合,实践与专业脱节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管理类本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把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等同于技术技能实践
在管理学科实践基地建设中,缺乏对管理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准确界定,没有对技术操作型应用人才、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和知识应用人才进行区分,[3]盲目移植高等职业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把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就业作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直接导向,而忽视了管理实践与行业、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远比其他学科弱。管理学科的学生可能在任何行业从事任何管理工作或者创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技术技能实践基地难以满足学生创业就业的要求。
也正是由于管理实践与创业就业之间缺乏直接的对应关系,单一的实践基地难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职业偏好和多样化的创新创业需求,导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二)校企双方合作意愿不强,创新创业实践流于形式
基于学校培养人才,企业使用人才的所谓共同利益在管理学科中表现并不明显,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和市场途径较为经济地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才,因此企业主动融合到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更多是基于廉价场地或者廉价劳动力的使用,学生创业就业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不愿意开放核心信息和核心业务,仅仅把部分事务性的工作交由学生完成,难以发挥学生的专业所长,创新创业实践流于形式,管理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得不到落实,降低了学校合作的意愿。
(三)忽视了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的特点
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通常是对管理实践中共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而学生在创新创业以及就业中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又具有典型的个性化特征,知识的运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适应和冲突问题,甚至让学生产生知识无用的观念。成功的管理学科知识运用不仅需要了解该理论知识的特质和利弊,了解其形成背景的各种影响力量或因素,更需要了解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特质和需求,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和措施本身而不深入探究其形成的背景和条件,就盲目运用或者移植,将直接导致水土不服。
管理学科知识与就业之间缺乏直接的对应关系,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较多,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所设课程基本有相应专业与之对应,成了学生经常诟病的“专业不专”,但这恰恰增加了学生职业的选择性。单一注重某具体环节的实践既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也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化就业的需求。实践基地建设还必须放到企业价值网络体系和过程中去思考和判断,这就使得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具有过程和体系的特征。
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的个性化、风险性、过程性以及体系性的特征使其有别于就业实践和其他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不能简单移植其他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四)忽视了企业、学生、教师的价值诉求
在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学校把自己的价值主张放在人才培养上本无可厚非,但把合作企业的价值诉求仅仅放在了用人上面,甚至认为企业可以在实践中发现、使用人才,就忽视了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在培养员工和培养学生的成本及风险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实践活动本身能够给企业带来何种利益更是企业所看重的。
让学生参与从学校角度制定的实践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难以获得自己感兴趣的能力,且在实践中的价值诉求也未得到充分体现,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合作的意愿。对于教师而言,实践教学工作具有工作地点多样性、工作内容繁杂性、接触人员复杂性、承担责任重大性等特点,[4]其价值诉求常常没有得到重视,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当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不足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时,也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使得学校宁可选择其他学科开展技术技能型实践教学,而对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五)只注重了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而忽视了基地的资源整合功能
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大多停留在人才培养功能上,热衷于缺乏自身特色的跟踪和模仿,基地建设既无特色,也抛弃了应用型大学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注重和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实践环境本身并不利于管理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甚至阻碍学生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把握,固化学生思维,对于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何以如此”缺乏反思性研究;管理学科对于社会需求的满足是以服务的形式出现,其加工对象是以信息为主,其无形性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决定了实践基地的建立未必依赖于有形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完全可以是虚拟的平台。但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中,仍然把学校以外的实体组织作为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必要条件,而忽视了所谓的合作方,只是我们提供服务的客户,注重了合作的形式,而忽视了合作的内容本身,对于建设模式“应该如此”缺乏战略性研究;只注重实践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仅仅把实践基地作为学校或者企业的人才培养场所,而忽视了实践基地本身是企业价值体系中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节点,一个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益的资源整合平台,对于基地建设模式“怎样选择”缺乏战术性研究。
忽视基地的资源整合功能,也就限制了资源的跨界配置,固化了实践基地的边界和实践内容,降低了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弱化了对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社会机制、组织机制等社会性内容的感悟和认知,最终反而弱化了实践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功能。
三、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管理类本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对于商业模式,不同的人往往赋予其不同的含义,从关注赢利、关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到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价值环节的生态组合”。但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如何在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创造价值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5]从企业价值创造的角度看,价值主张、目标客户与价值链是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6]商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以价值的实现为目的进行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体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实现利益相关方的价值诉求是实践基地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体系创新是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新创业需求,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实践基地发散式扩张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裂变是实现多专业覆盖、扩大创新创业实践规模的重要手段。
(一)推动实践基地的市场化运营
尽管国家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给予了各种支持,但实践基地市场化运营仍是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教师价值诉求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实践基地市场化运营,就需要重新思考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定位以及其产品或服务。
管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企业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创造平台,必然因合作企业存续及其人员变动的影响而缺乏稳定性。在实践基地市场化运营中,作为合作企业价值链环节的实践活动,既是为合作企业的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依赖学校智力资源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还是依托学校和合作企业资源,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合作企业因市场化运营而获得了培养人才的成本补偿,拓展了业务,增加了利润来源;实践基地摆脱了合作企业存续及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更加经济地培养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并为学科专业建设奠定了实践教学基础。
(二)以市场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诉求
尽管理论教学越来越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却是管理学科创新创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市场化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验证学生知识运用的效果,增强学生对市场的感悟能力并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市场化运营的实践基地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扩展了合作领域,如咨询、调研、诊断、培训、策划、营销等,增加了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和感悟,解决了管理知识共性化和其运用个性化、单一实践活动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市场化运营中,教师和学生均具有了企业员工的身份,有利于教师、学生经济价值诉求的实现,调动了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发展。
(三)把实践基地作为资源整合,搭建价值创造的平台
在传统的实践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仅仅起指导作用,并不直接参与价值的创造。当把实践基地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主体时,校企双方的实践指导教师将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过程,有利于获得客户的信任;在企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教师将作为被整合的资源参与价值创造,满足合作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学校智力资源的转化。
基地本身作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平台,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其他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参与价值创造,以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形式,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并以合作或外包的方式把自己不擅长的环节交由其他企业、学校、专业的学生去完成,使基地成为整合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组织资源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解决者”会聚以及合作者寻求解决方案的平台。
(四)构建发散式实践基地并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裂变
目前的实践基地建设既不能在数量上满足学生需求,又不能提供多样化的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发散式实践基地的构建能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陷,[7]即以一个建立的核心实践基地为发散源,利用校企优势,沿着企业价值链路径,以提供管理服务和其他价值创造活动为媒介,向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企业发散,把相关环节和企业变成一个个新的实践平台,既增加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多样性,又扩大了师生提供管理服务、进行应用研究和项目合作的范围。
一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熟后,每个团队成员组建新的团队,实现团队裂变,当学生毕业后进行创业时,新团队将作为核心平台下的合作公司或者平台外的独立公司成为学校新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五)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基地建设实践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与丽江天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实践基地建设之路。基地选择了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为突破口,企业提供闲置的销售场地并为学生铺货提供担保,确保学生以零成本入驻,场地租金及其他费用以一定比例计入产品成本,核定保本销售额,但在前三个月的适应期,合作企业不收场地租金及其他费用,以确保学生只要有销售额即有利润,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个月期满如果学生没能达到保本销售额,该团队将会被淘汰;反之,则根据学生团队的意愿,选择交纳场地租金和其他费用或者将其作为企业的投资。由于企业的收益直接和学生实践团队的经营情况挂钩,使得企业及企业指导教师会尽全力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经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且不承担任何经济上的风险,调动了合作双方的积极性。
在经营中,学生实践团队会根据市场需求,完成从供应商搜寻、洽谈到产品销售及客户关系管理全过程的实践,并逐渐扩展到营销策划、品牌设计、产品设计、外包制造、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流域,吸引了不同学科专业创业学生以及老师以合作或者提供专门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中。
对于教师或者学生的创意或者项目,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进行路演推介,积极引进投资者或者合作企业直接投资。合作企业开始着手把实践基地打造成一个搜寻优质项目的投资融资平台以及其自身整合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价值网络中的关键环节,实现了校企双赢。
综上所述,管理类本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必须在明确管理学科及其人才培养特点,区分技术技能型实践和知识应用型实践差异的基础上,以合作各方价值诉求的实现为前提,对实践基地价值创造过程及体系进行创新,打造市场化运营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才能满足管理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