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

2018-01-29何美玲王雅萍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人员

何美玲,王雅萍

(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上海 201805)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心理学早已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直接的联系。当今,心理治疗与护理已经变成了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妇产科手术主要针对女性,而其在生理和心理领域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妇产科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所发挥的影响不可小觑。本文依据心理护理的知识展开探究,希望能够在此领域中起到借鉴作用。

1 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心理研究

1.1 难以适应医院的环境

患者在刚刚进入医院后,大多数人对院内的环境较为陌生,具有强烈地回归家庭的欲望,不想在院内久住。

1.2 极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妇产科中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大多数是健康人,对于手术没有信心。尤其是剖腹产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再加上女性自身的特征,对于手术阶段所出现的疼痛感、出血等情况过于重视。部分人还担心手术进行时会出现意外,孩子的生命健康难以获得有力的保障。在此消极心理的影响下,受术者通常会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等,进而使机体功能下降,使手术后的康复工作变得更加困难[1]。

1.3 极易出现焦虑心理

(1)对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担心。因当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大,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比较担心术后会对劳动功能及性机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2)害怕会产生畸形幼儿的诞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孩子成为了家庭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此类状况下,就使得受术者承担巨大的心理负担,害怕畸形幼儿的诞生。

(3)害怕手术后,难以保证幼儿的生命健康。进行绝育手术的患者害怕在进行手术后,孩子出现意外,再进行复育手术也无法让自身恢复生育功能,因此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

1.4 容易出现孤独感

受术者通常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比较茫然,所以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期望自己能够得到家人的陪伴。假如同病房的患者陪同的家人较多,而陪同自己的家人较少,那么就会使患者的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产生担负较大的心理压力。

1.5 容易引发忧郁心理

出现这种心理的人大部分是未婚先孕的年轻女性。她们首先会自感羞愧,担心会受到社会与家人的指责。在此类状况下,她们不愿意将自己的个人情况提供给医疗人员,这提升了检查难度。同时她们急切希望赶紧手术和尽快出院。

2 妇产科手术阶段的心理护理

曾有专业人士提出,大多数人的心理在一定条件下具备优势中枢。情绪能够直接体现内在的意识,主要反映人们对周围环境等进行优先考虑的状态。情绪不仅可以通过衍生冲动来引发自己兴奋的态度,而且可以有效遏制其它种类的反射。手术阶段的心理护理即为借助多种方式,让患者构建有益于手术的心理“优势中枢”。

2.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通常状况下,妇产科患者通常需要提前一两天住院。在这段时间内,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在这段时间内应当完成下面三个环节的工作。

(1)医疗人员要为患者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在社会交际中,人们互相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构建互相信任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当留意自身的仪表、举止等,尽量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就能够给患者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2]。

(2)构建惬意的住院条件。为降低患者的不适应感,医疗机构要尽量营造与家庭温暖相像的氛围,比方构建家庭式病房等。患者在走入此类病房时,原本身上的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皆会大打折扣。

(3)在手术之前进行探访。这是为充分明确患者的个人状况,继而实施评价,制定护理目标与规划。

2.2 手术进行时的心理护理

这个阶段中的心理护理是手术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患者来讲,手术室十分陌生,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穿戴、医疗器具等皆会让人感到压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如果周围还有部分患者疼痛的呻吟声及带血的纱布等,这让患者遇见则会增加不良情绪产生的概率。为降低这些影响因素的产生,要让患者在手术室缓冲区外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和护理人员简单的沟通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而缓解其紧张的气氛。

在护理人员将患者置于手术台上时,室内活动应当尽可能少,不能出现较大的动静。在对皮肤进行消毒的时候,要对患者简单阐释手术环节中的注意事项,重点讲述麻药优良的麻醉效果。应当使患者建立充足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手术必然会顺利完成。在谈话时,切勿涉及到疼痛、流血等话题,这是由于患者对这些话题比较敏感,过分强调就会增加他们不良情绪的出现。

进行麻醉时,护理人员要陪伴在患者身边,紧握其手,让其获得安全感。在手术过程中,还要时常抚摸患者的头部或面部,这样就能够使她的心理平静下来。为避免在切片的时候,患者腹肌紧张,应当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3]。

2.3 手术之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手术室医护人员还要强化查房的力度,对于手术之后有可能产生的不适感进行阐释,观察手术部位,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等。经过手术后合理的心理护理,就能够让患者感到心情舒畅,这对于今后的机体恢复有较大的好处。

根据当代心理学的理念,在妇产科手术阶段中的所有过程中选择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能够让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类优势中枢,进而明确她们手术的进展与健康恢复情况,制约各类消极因素的出现。因此,对于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护理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1] 高 静.产妇分娩中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2010,8(13):146.

[2]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产科,2000,16(5):5.

[3] 周秀繁.妇产科手术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2009,7(11):65-66.

猜你喜欢

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