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2018-01-29汪镅欣

关键词:儿科人性化医护人员

汪镅欣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湖北 武汉 430000)

目前,在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医患矛盾,各类医患之间出现的冲突每年呈现上升趋势,严重的话会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也处于被动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正常的治疗工作,同时也会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根据我院收治的患儿,通过对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方法进行总结,根据总结得出的经验经过进一步调整优化运用到临床中,取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6岁,且智力正常,对事物有较好的分辨与认知能力,需要住院治疗7天左右。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其中,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岁,支气管炎3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7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9例,且不存在交叉感染现象;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3岁,支气管炎3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6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2例,同样无交叉感染。对两组的年龄、性别、患病类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实验中,对照组60例患儿采用的是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每天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给予家属相应的心理安慰,以便对孩子更好的治疗。实验组中的患者需要根据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根据患儿病情制定相应的人性化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人性化的病房环境

患儿的年龄较小,自身敏感度较高,我院医护人员根据该年龄段患儿的性格以及喜好方面,对患儿病房进行创意布置,让患儿仿佛在自己的通话世界里。(1)在墙壁颜色的布置上,选择孩子喜欢的颜色,在背景团图案选择上,根据孩子意愿设定;(2)在细节上,根据孩子喜好,选择卡通人物,在病房安装小放映机,给孩子定时播放动画片,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3)医护人员在每间病房都配备一份健康宣传手册,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让患儿家属参与其中,始终使处在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中;(4)医院根据孩子病情,定期举行健康知识问答活动,孩子和家属共同参与,根据答题情况,给与相应的鼓励及奖励,有效的提升患儿和家属对治疗的配合度。

1.2.2 提升护理人员的参与度

为了保证护理方案的顺利进行,本实验要做到完全自愿,在实施护理之前要告知家属护理措施,同样护士长需要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根据护理人员的意愿安排护理方案,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人性化护理的顺利进行,还为后续的潜能挖掘,个人考核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个人档案中,护士长记录每个护士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结合每次护理过程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更好的为患儿以及家属服务。

1.2.3 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孩子年龄较小,心情变化无常,配合度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显得比较特殊,同样在护理方面也有很大的难度,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时,还要对患者的家属做好心里安抚,同时让家属参与到孩子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让家属了解治疗的整个过程。

1.2.4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饮食方面,制定一定的营养套餐,主要以少糖、少盐、低脂清淡为主,配合时令蔬菜与水果。同时对患儿进行定期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

实验组中的60例患儿采用人性化管理之后,效果较好,对患儿观察显示患儿病情身体恢复较快的达到35例,正常恢复的为24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中的60例患儿进行传统护理之后,有效果的达到53例,其中恢复较快,效果明显的的仅为20例,护理效果无意义的有7例,计算得出总有效率为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分析

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婴幼儿患病之后,会出现哭闹的现象,这和治疗过程带来的疼痛及环境的陌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会让患儿出现烦躁的现象,同时也会拒绝医护人员的治疗,患儿的情绪会给家属带来不安的情况,严重的话会引发医患之间的冲突,甚至出现暴力事件发生,出现死伤情况,所以,患儿家属在住院期间积极主动的配合帮助治疗是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在护理上有重要的意义。患儿年龄较小,很难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在医院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中发现,相比于其他的科室,儿科护理难度较大,相对的该过程中出现的纠纷事件明显较多,久而久之,家属对医院产生了不信任,有损医院的名誉。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相比于对照组高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之后,患儿的治疗总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人性化的管理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加快患儿身体恢复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对患者家属问卷调查,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较高,且无护理纠纷发生,对照组在满意度上要比实验组低,且偶有护理纠纷发生。本文研究中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跟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正是她们的用心服务才能有较高的满意度,患儿身体才能更快的恢复健康。医院领导在人员管理上,对医护人员同样采取人性化管理,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儿。好的护理效果得到了家属的肯定与赞扬,这无疑是对医护人员的鼓励,使医护人员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离不开家属的配合与参与,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有医护人员与家属的配合,旨在达到更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家庭的介入,能够孩子在心理方面能够更加健康,在配合方面能够更加积极,特别是针对一些患有残疾的特殊患儿,能够在后续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作用。

[1] 徐丽敏,刘梅花.浅谈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2014,8(20):89-90.

[2] 王 丽.儿科护理管理中常规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比[J].医药学杂志,2016,29(1):127-128.

[3] 谭 慧.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实践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132-133.

猜你喜欢

儿科人性化医护人员
儿科专栏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人性化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圆梦儿科大联合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