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静脉通路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2018-01-29慧,季萍*

关键词:输液导管通路

姜 慧,季 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手术室,江苏 南京 210029)

手术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将一定量无菌溶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本科手术患者静脉输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以了解静脉通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手术患者4465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每个手术患者的静脉输液情况。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巡回护士按照静脉输液手术室临床应用表完成有关数据采集,内容分为3个部分:(1)静脉输液情况,记录手术患者是否通过外周静脉通路进行输液;(2)静脉通路的应用情况,记录外周静脉通路的应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通路带入手术室的情况及应用情况和中心静脉通路的应用情况;(3)静脉输液并发症情况,静脉输液并发症包括输液反应、静脉炎、外渗、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等[1],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所调查患者的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手术患者静脉输液情况

本科室均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方式建立畅通的静脉通路,所调查的44650例患者中,43269例开通外周静脉通路,静脉输液率为96.9%,只有少数实施局部麻醉的手术患者未开通外周静脉通路。

2.2 静脉输液通路的应用情况

外周静脉通路使用率最高,占93.4%,因其穿刺操作简单、留置时间短;中心静脉通路应用率为6.4%,因其能够快速补充液体、改善血容量不足、药物起效快、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可监测中心静脉压等特点,现已在临床上大量应用[2];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管道长、留置时间长,且《静脉输液实践指南》建议置管时选择占静脉直径≤45%的导管致输液速度不快以及护理人员缺乏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知识等原因致自病房带入的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0.1%。

2.3 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

所调查的44650例手术患者中,并发症7例,均为外周静脉通路输液渗出。

3 讨 论

本次横断面调查显示,静脉输液技术在手术室应用较普遍,只有少数实施局麻手术的患者没有开通外周静脉通路,局麻手术常用于一些术野小、时间短的手术,巡回护士承担起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任。局麻药过敏/中毒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无明显先兆,即出现严重的反应。外周静脉留置针在病房被广泛应用,对于要实施局部麻醉且自身携带外周留置针的手术患者,可以使用自病房带入的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前应正确评估此通路并进行开管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本研究显示,除外周静脉通路外,中心静脉通路和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通路均可应用于手术患者,外周静脉通路应用最为普遍,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患者的病情及评估术中出血,选择穿刺部位和留置针的型号,手术患者建议使用20G及以上的留置针,建立手术患者静脉输液通路使用指引表,正确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并规范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从而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中心静脉置管时重视与医生的配合并监督置管人员的行为如手卫生、置管时建立最大无菌屏障等,以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发生,使用中心静脉通路对危重患者进行救治时,可同时为其建立多路的静脉通路,以便将不同成分的液体同时输入到体内;加强关于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突出其优点,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在满足手术输液输血的前提下减少静脉穿刺,应在正确评估通路后规范使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文献指出[3],因手术患者用药复杂,在不影响监测CVP的同时合理安排输液通道,对不同作用机制的血管活性药物应分通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避开普通药液在同一静脉通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能与CVP监测使用同一静脉通路,因此单纯依据某个因素就做出采取某种静脉通路的决策是片面的,随着多通路的应用,静脉输液逐渐发展为多途径、长留置的趋势,选择恰当的输液通路。

本次调查,手术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为7例,低于以往同类研究结果[4],此次并发症上报均为外周静脉通路药物渗出。静脉输液渗出是由于思想上麻痹、没有合理使用静脉、评估不到位、技术不娴熟、手术单遮挡致缺乏观察及有关药理知识缺乏等原因造成,甚至引起组织坏死[5]。作为护理工作者,只有提高对静脉输液并发症的认识和了解,工作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静脉输液的医疗安全,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鲁 岩.静脉输液治疗常用护理方法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2):4556-4557.

[2] 武亚红,时丽萍,马雪梅.严重创伤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4,8(08):162-163.

[3] 陈星华.心脏术后深静脉通路维护[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2)260-260.

[4] 周春燕,寇京莉.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护[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2,21(16):305-306.

[5] 吕焱鑫.静脉输液护理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1):539-540.

猜你喜欢

输液导管通路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