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公平政策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这既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要方面,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而又庄严的政策承诺。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表达简洁、感情深厚、寓意深刻,至少体现了三个层面的政策意蕴。一是政策目标的坚定性。将“公平而有质量”列为教育政策重要的目标定位,让我们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这既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点。二是政策价值的关怀性。“享有”一词,深切地蕴含着党和国家对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的关怀、对儿童接受公平正义的教育的殷切期待,以及让儿童享受优质教育的担当与责任。三是政策实施的坚决性。“努力”一词,不仅表明实现这样的目标尚存在着不少挑战和困难,还表明国家对实现这一目标之决心的坚定不移与锲而不舍。为此,我们总体上可以从3个维度上来理解“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政策意蕴。

一、公平而有质量:崭新的政策诉求和坚定的政策立场

从总体上看,“公平而有质量”,体现了国家崭新的政策诉求和坚定的政策立场。之所以这样表述,即在于表明,未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既要摆脱单向度的“普及”这一面向大众、质量低端的基本教育价值诉求;也要超越单维度的“提高”这一面向少数、关照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的目标追求。将“公平与质量”联动考量、系统设计、整体安排,将成为中国的一项长期的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这样的政策追求,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有公平的质量”和“有质量的公平”,“基于普及的提高”和“基于提高的普及”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政策的新诉求,这就是新时代教育政策的新特征。

“公平而有质量”的政策诉求有着特殊的国情背景。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显著的成效。就“普及”而言,无论是学前教育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还是高中教育入学率都迈进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就“提高”而言,无论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还是青少年学生的能力素养,都取得了坚实的进步。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里的“普及与提高”“公平与质量”始终处于一种割裂与区隔状态。即是说,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国家资源供给能力的局限,基础教育常在“普及与提高”“公平与质量”中游移,顾及了面向大众的公平,就很难兼顾到整体的质量;顾及了局部的质量,就很难兼顾到面向全体的公平。正是这样的政策传统和政策惯性,使得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名校的择校热、学前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不均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化解当前教育新矛盾,适时表达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崭新的政策追求和坚定的政策立场。

“公平而有质量”的政策诉求还体现着创新的政策内涵。即是说,在未来的教育政策设计和教育制度建构中,公平与质量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也不再是顾此失彼的矛盾关系,而是相依相伴的一体化存在和相辅相成的整体性状态。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当前基础教育主要矛盾的精准应对。就当前基础教育的问题和挑战而言,教育公平的问题主要是指教育质量的不公平;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指不同群体和地区接受教育质量的不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平问题即是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即是公平问题。因此,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需要一种新型的质量观和公平观,这就是“公平与质量一体化”的政策观。新型的政策观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质量上,要通过重点支持落后地区、薄弱学校等“补短板”的方式,促进公平;在教育的公平上,要通过缩小地区间、学校间和群体间差异的方式,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因此,“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党中央对基础教育发展特征的科学研判和发展任务的前瞻性设计,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

二、破解时代难题:深切的政策关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国家对当前教育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研判和精准界定。这些问题具体化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诸多可感知、可体验、可言说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诸如,日益严重的中小学课业负担和应试教育问题、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问题、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贫困地区优质师资和生源流失问题、学前教育不均衡问题、普通高中办学单一化和高考竞争加剧化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彼此关联、相互交织、整体联动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进步、阻碍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文明与民族的进步。从总体上看,这些问题既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也是教育的质量问题,更是公平与质量的叠加问题。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未来、中国孩子的未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九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阐释并重申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诸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这些系列政策主张,从整体上聚焦于“公平而有质量”这一政策主题、系统地指向着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全面地关照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意识、生态意识和关怀意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少年成长相关政策的系统思考、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关切。毋庸置疑,只要我们沿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条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我们就一定会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

三、勇于攻坚克难:目标的艰巨挑战和政策的系统推进

如上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使用了“努力”一词。这清晰地表明,无论是在实现的条件上,还是在实现的能力上,当前我们距“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还有一些差距、距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还有一段道路需要前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持有耐心,更要拥有恒心。

第一,要求我们每一位政策的行动者,特别是政策的决策者对“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抱有真诚的改革意愿、采取真实的改革行动。这种真诚的意愿不仅来源于党和国家的坚定政策立场,也缘起于对当前教育矛盾和问题的焦虑意识和忧患意识。党的十九大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关注教育的公平问题、质量问题,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体现为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对薄弱教育的真切支持,更体现为敢于切断特殊教育利益链条的胆气。唯有此,实质的公平才可以期待、真正的公平才可能实现。

第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改革要系统推进、联动发力。改革的成功既取决于改革者的意愿和能力,也取决于改革的内外条件和社会支持。这要求我们避免过去孤军作战式的改革模式。

我们应认识到,当前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和高考改革问题之间存在着联动作用和相互强化的关系;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择校问题、师德问题、薄弱地区师资短缺问题、教师待遇问题等彼此关联、交互嵌入。所有这些,都要求决策者不断增强决策的能力和素养,站在更为广阔的改革背景和更为深刻的改革视野下,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的立场设计教育制度,寻求更为要害性、关键性和实质性的改革突破口和改革着眼点,推动更为坚决、更为果断、更为大胆的改革举措。譬如,如何设计更为切合时代特征的高校招生选拔制度,从源头上系统化解基础教育的应试问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问题、中小学择校难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等;再譬如,如何设计更为契合时代需求、对接国际惯例的中小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办学主体活力、推进基础教育多样化办学、激活各类中小学办学自主权,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制度框架等。所有这些都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但需要改革者的真诚,也需要决策者的勇敢,更需要领导者的智慧。

猜你喜欢

公平政策改革
公平对抗
政策
政策
怎样才公平
助企政策
笨柴兄弟
政策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