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机构内互助式养老研究
——以H养老院为例

2018-01-29张梦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养老院老龄化养老

张梦霞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伴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峻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社会养老模式不完善,互助式养老应运而生。而互助式养老的出现,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生活及其他方面的保障,还促进了老年人的参与和健康,这一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积极老龄化的本质。

积极老龄化以“关系的老龄化”取代“本质的老龄化”,以“积极的老龄观”取代“消极的老龄观”,认为老龄化是人际互动的产物。积极老龄化把老年人的参与作为重要环节,把健康、参与和保障构成一项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并明确这三位一体不仅是老年人的需要,而且是一种权利。农村机构内互助式养老指不同老年人之间通过相互帮助、相互照料等集中在一起,通过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能力,整合老年养老资源,利用老年人自身来缓解农村养老中面临的难题。互助式养老在一定意义上与积极老龄化“健康、参与、保障”这三大支柱的内涵相吻合,是对积极老龄化的实际践行。本文结合H养老院的发展现状,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对此现状展开研究,对养老院内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行为进行分析,以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的启示。

一、H养老院内互助式养老院的概况

H养老院位于滨州市F县农村地区,交通便利,日常开支主要来自于县民政局和镇政府的财政拨款,日常管理主要由村镇干部操持,生活来源几乎靠政府,生活条件较差。但镇政府于2003年重新整改,重建了H养老院。目前养老院老年人有30位,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55岁,养老院建筑面积20亩,生态园面积20亩,老年人在院长的带动下,自己动手种起了蔬菜,饲养起了牲畜和家禽,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相互间的帮助,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互助式养老现状分析

(一)互助式养老促进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到老年最迫切渴求的需要,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老年人只有保持生理、心理、道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才是健康。

1.互助式养老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

老年人是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近些年,随着农村定点诊所的规范化,农村老年人不仅看病难,更出现了独居老年人独自死在家中却无人知晓的悲剧,而农村互助式养老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这种悲剧的发生。H养老院内对于吃饭、活动等有明确的作息时间,为老年人培养了健康的作息习惯。

据李奶奶说,平时一个人在家,都不愿意按时做饭、吃饭,能将就着吃点就行了,有时候吃点面包就算上一顿饭。而住进互助式养老院后,大家一起吃饭,对做饭也有动力了,一天三顿饭都有着落了。

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吃药是他们经常忘记的事,而自打住进养老院后,大家会相互提醒,老人们很少忘记吃药。而有些老年人则一直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住进养老院后,一方面要遵守养老院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怕给别的老人带来身体危害,因此老年人吸烟的次数逐渐越少,生活习惯越来越好了。互助式养老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2.互助式养老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

H养老院面对的主要是本村的老年人,所以做到了“离家不离村”,符合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人陪伴来消除孤独、寂寞等,而互助式养老使老年人相互宽慰,情感上相互依赖,生活照料上相互依靠。养老院通过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增加了老人们之间,尤其是陌生老人之间相互认识和增进友谊的可能性。互助式养老院这个平台有效地缩短了老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养老院内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上有了依靠,彼此间的沟通增多了,心理上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老年人话多了,开朗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近了,更像是有了一个新家。

互助式养老不仅保障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促进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有效地促进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二)互助式养老促进了老年人的参与

人到暮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不断增加,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的参与意识降低,只是很多老年人即使有参加的意愿,也因为缺少机会或其他种种原因降低了自身的参与度。互助式养老的出现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大的参与机会,也促进了老年人的老有所为。

据H养老院的院长说,自打养老院开辟了几块小菜地,老年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每天都有三两个老人结伴给菜地浇水、拔草等,而且每天也都有老人轮流去鸡棚捡鸡蛋。通过这种参与,老年人不但发挥了自身优势,还受到其他老人的尊重。

养老院内负责给老年人记工的徐女士也表示,自打养老院内开始养牛,就有3个老年人自觉结伴去打草。这种有时间性地参与到养老院的建设中,提高了老年人的参与性,还有老年人主动加入打草的队伍。

(三)互助式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了保障

1.老年人的经济生活得到保障

老年人“劳有所得”的经济保障。H养老院内对于老年人的劳动实行有偿补助。就像上文提到的老年人去打草喂牛这件事,院长为鼓励大家参与进来,按照打草的量和次数计算,每人每天奖励12元。而能承担起每天喂牛责任的老年人每个月则能获得300到400元的报酬。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2.老年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农村互助式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入住互助式养老院的都是一些空巢老年人或独居老年人。而养老院内老年人两人一间屋,养老院的安排也是本着身体好的和身体差的老年人住在一起。老年人之间彼此照顾,相互关心,白天老年人一起聊天、一起劳动,晚上两个老人回房间休息,两人相互照应,这也极大地也减少了“疾病无人管”现象的出现。互助式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三、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农村机构内互助式养老存在的问题

农村机构内互助式养老虽然促进了老年人的参与,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有利于老年人健康,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互助式养老对老年人的保障不完善

养老院内居住的都是一些老年人,而老年人自身对同伴的照料功能薄弱,互助式养老院内不会请专门的护工和医疗人员,由于老年人对老年人的照顾是有限的,老年人一旦出现生活上不能自理或出现某种疾病等情况,就需要转至民办养老院或医院接受专门的护理。换句话说,就是养老院内服务有限与需求较大的关系紧张,这就直接导致了老年人在一定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互助养老机构中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指导者,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缺乏专业的指导。

(二)互助式养老院内老年人的参与方式较为单一

养老院内虽然开设了菜园并饲养了家禽家畜,这些对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在入住养老院之前就是农民,入住之后反而不愿意继续劳作了,觉得干活是一件费力气的事情,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他们对唱歌、跳广场舞特别感兴趣,而养老院内对这些文娱活动的开展还比较少,这就造成了老年人的参与度偏低。

四、农村机构内互助式养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借鉴“时间银行”,完善机构内养老制度

“时间银行”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其实质是通过时间银行这个中介,将服务用时间来量化,实现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从而达到互助共济的目的。在农村养老院内实行这种模式,对于规范互助式养老有积极的作用。

政府对于健康的想入住互助养老院的老年人,对其进行免费的培训,达到结业要求的,颁发养老护理员证书,并进入互助式养老机构对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照顾。养老院通过刷卡等方式记录好时间,等他们年纪大了生活遇到不便时,可以灵活取用自己“存下的时间”接受同等护理员的照顾。运用时间银行的互助式养老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各年龄段老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老年人的参与度,最广泛地利用了养老院的资源,推动了互助式养老院的发展。

(二)丰富互助内容,加大老年人的参与力度

养老院内可以定期举办文娱活动,鼓励有才艺的老年人带动所有老年人的参与,比如可以定期举办广场舞比赛、唱歌比赛、棋艺比拼等,丰富起老年人的生活。另外,养老院内虽然有健身活动场所,但是对活动场所的利用率并不高,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养老院内可以就一些简单、安全、易操作的健身器具对老年人进行指导,加大老年人的参与力度。

(三)结合“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将医疗资源和互助式养老相结合,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通过调研得知,农村老年人不怕吃苦,对吃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有人给做饭就可以,但是他们怕生病。由此看出,老年人对医疗方面的需求很强烈。养老院内应该增设一项专门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可以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定期检查,比如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可以定时给其测量血压;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互助式养老的不足,老年人出现不自理的情况,不必再搬出互助养老院,可以接受专门的护理。医疗资源进驻互助式养老院能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是对互助式养老的进一步完善。

五、总结与讨论

互助式养老促进了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机构内出现的互助式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生活有重要意义。老年人不再是社会需要供养的负担,而成了发挥余热的贡献者,更多的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为。然而互助式养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与医养结合、时间银行等模式相结合,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养老院老龄化养老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