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网络支付的使用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8-01-29王浩,张悦
王 浩,张 悦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老年人群网络支付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应用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支付因其快捷、便利、高效的特点被社会群体普遍接纳。支付方式也逐渐由原来的传统现金、银行卡支付,发展为现在的多渠道网络支付。微信、QQ、支付宝等网络支付软件的研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付方式的转型和升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网络支付产品的丰富发展和高效率生活方式的渴望促进了支付方式的转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支付大体存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网上购物和线下消费付款;二是网上日常生活缴费,例如水电费用的缴纳;三是网络理财和网络租赁行为。
单就翼支付数据来看,翼支付的用户消费额统计,18到45岁之间的用户占到了总消费额的87%。很显然,中青年人群是目前移动支付的主力军。目前,移动支付产品的用户活跃度已经相当之高。根据支付宝的官方数据,支付宝的日消费额已经超过4500万元,翼支付透露的数据则表明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产品的用户的高达82%。从这一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在网络支付使用人群中,老年人群占有极小一部分比例,使用者多为中青年人群,老年人群使用空间有极大增长空间。另外,我国目前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比例显著提高,全国90%以上的商家均支持网上支付,并且这种网上支付行为日益频繁,逐渐成为居民衣食住行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网络支付手段的学习和培养。这也是老年人群紧跟时代步伐,体现自身价值,满足当代社会生活及发展的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老年人群加入网络支付队伍对于经济发展也是一大潜伏促进因素。
二、老年人群网络支付的阻碍因素
网络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势必会要求老年群体掌握网络支付技巧和方式。倘若老年人群不能够及时掌握网络支付方式,势必会造成老年人心理落差,形成社会抛弃感和无助感,对于老年人群适应当代社会造成极大的障碍。但从老年群体的特点来看,老年人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限制因素阻碍了其掌握网络支付知识。加之部分社会因素,老年人群更是对于网络支付方式的掌握存在不利条件。这些不利条件的存在使得老年人群在网络支付参与的过程中形成滞后性,从而阻碍老年人群参与到网络支付之中。通过对老年人群自身及社会因素的分析,认为阻碍老年人群参与网络支付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接受能力的缺乏
老年人群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增长,导致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降低。网络支付由于其自身具有科技性和先进性,需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才可以熟练进行操作。而大部分老年人恰恰不具备这种能力,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属于新生代事物,日常生活中接触次数少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绝大部分老年人群的网络支付行为。部分老人纵然自身文化水平较高,但因年龄增加导致自己学习能力降低,无法自我获得或者是接受过程时间较长,不及时、低效率。另外,一部分老年人年轻时期接受文化教育年限较少,文化识字水平低,呈现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对于网络支付这一新事物无法认识。
(二)接受意愿的降低
老年群体因自身年龄的增加,导致自身接受新事物的兴趣降低甚至是不想学习新事物。一方面,对于网络支付来说,不能掌握这项技术并不影响老年人群的正常出行与生活,致使老年人群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学习新的支付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年群体在网络支付中人数所占比例较低。另一方面,老年群体相对于中青年人群出行较少,多以就近活动为主,对于网络支付的应用需求比较低。对于家庭日常生活费用的缴纳,大部分老年人都由子女进行缴纳,老年人对于网络支付的需求总体来说需求不高。
(三)接受过程的复杂
纵然从数据角度来看老年人在网络支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并不能否认老年人对于网络支付行为的全部不接受或者是不喜欢。部分老年人对于网络支付这一新事物仍具有较大兴趣并乐意学习、接受,但在学习接受的过程中仍具有较大阻碍。首先,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出现了明显的听力减退、耳背、耳聋、记忆力下降等感官器官机能的衰减,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年轻时期大幅度降低。老年人群在学习网络支付知识时,通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过程时间较长,接受过程较为复杂。
(四)接受方式的匮乏
大部分老年人希望自己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网络支付知识希望进行学习和应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年人群学习网络知识的途径比较缺乏,最基本也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家庭成员帮助掌握,即类似于一种文化反哺的学习方式。网络支付接受方式的匮乏进一步加重了老年人群不能很好地应用网络进行支付。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群之所以占比较低与社会因素也有较大关系。网络化作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其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需要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对于网络支付方式的学习应用,老年人群之所以占比较少除自身因素外,诸如信息的类型和传播的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原因。作为新的支付手段,其应用操作方式多在网络传播,而作为不经常接触互联网的老年群体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明显不足,并且也受传统支付手段的影响,加之部分支付软件操作过于繁琐,老年人群掌握难度大。
(五)支付安全的担忧
网络安全问题目前已是热点话题,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是网络化进展的一大严重阻碍。网络诈骗、网络传销以及其他网络犯罪违法问题突出。在大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方面,2017年CNCERT抽取1000余家互联网金融网站进行安全评估检测,发现包括跨站脚本漏洞、SQL注入漏洞等网站高危漏洞400余个,存在严重的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移动APP抽样检测,发现安全漏洞1000余个,严重威胁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安全、传输安全等。通过大众传媒,老年人群对于这一问题形成认识,认为网络支付方式“漏洞百出”,极易造成资金流失和失窃。对于网络支付安全认可度较低,从而形成对于网络支付方式的自觉抵抗性和排斥性,并进一步控制自身网络支付行为。
三、老年人群网络支付代际传递的路径探索
老年人群融入网络支付体系不仅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种融入呈现的是一种文化反哺的社会现象,即年轻社会群体带动老年人群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进而促进老年人群融入网络支付体系。针对老年人群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现实发展情况,对于老年人群网络支付的代际传递探讨出以下几条路径:
(一)以帮带学,提高老年人群网络认知
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和应用,自身的主观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倘若老年人自身主观意愿希望参与到网络支付的体系之中,那么这种人群比例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要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老年人群了解网络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激发老年人群对于网络支付的兴趣,促使老年人群积极主动使用网络支付方式进行日常生活消费。但单靠老年人自身的能力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候周边人群或者社会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异常重要。老年人身边的年轻群体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为老年人提供网络支付方面的帮助,社会力量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助力其掌握网络支付技巧和互联网知识的运用,主观、客观因素结合利用。
(二)简化程序,助力老年人群网络熟识
现阶段,老年人群不能融入网络支付的另外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或者是方式不够,而是因为部分网络支付程序操作过于复杂,不能进行便捷操作。加之老年人群记性降低,对于支付步骤不能进行很好的掌握导致其无法使用网络支付。针对这一问题,网络支付企业要尽可能简化网络支付方式,努力形成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简单易记的网络支付新模式。
(三)安全高效,消除老年人群后顾之忧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诈骗现象进入公众视野,这也导致了很多群体不相信网络支付的安全性。老年群体思维比较传统,对于新生事物本身接受起来就具有一定障碍,加之网络犯罪率的上升,使得本不看好网络支付的老年人群对于网络支付更加具有心理抵抗性和不信任性。这个时候,网络安全的提高对于老年人群融入网络支付体系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支付体系不仅会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也会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扩宽渠道,促进老年人群网络学习
良好的学习渠道是获得知识的重要前提,网络支付方式的学习也不例外。要想老年人群更好、更快速地融入网络支付体系,单靠老年人自身力量和身边资源是不够的,社会力量的及时进入以及多渠道的网络学习渠道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学习渠道,可以自我选择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一部分老年人群需要社会力量进行帮助和能力学习。这时候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就显得异常重要。可以通过组建老年网络培训班、老年网络知识培训大学等培训机构进行网络支付知识的传播和教授,亦可举办网络知识进社区等活动传播网络知识,促进老年人群融入网络支付体系。
四、结论
网络支付是伴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支付模式,但这种支付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支付模式的彻底否定,而是一种创新。老年人群自身接受能力的缺乏、意愿的降低、过程的复杂、方式的匮乏以及对于网络支付安全的担忧是阻碍老年人群融入网络支付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以帮带学、简化程序、安全高效、扩宽渠道的方式,让老年人群更好地融入到网络支付体系中去,让这种新的支付模式不仅能够被中青年人群接受,也让老年人群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时代体验和技术进步,增强老年人自身社会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