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对社会责任担当影响的研究

2018-01-29田燕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责任情感影响

田燕佳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分不开的,三者形成了复杂的互相影响的过程,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影响着大学生进行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必然对其社会责任的担当形成了重要的影响。笔者正是在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三方面的影响之后,对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从大学生的心理层面这个角度来提高大学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

一、大学生的思想对其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对其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决定社会责任认知的力度。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对自身的政治责任以及责任担当有清晰的认知;大学生对自身法律义务和权利认识以及是否有自觉运用法律的意识,则决定着大学生对涉及法律的社会责任担当理念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程度;大学生的主流道德观念与道德素养,又决定着其在认识社会道德责任问题时方向的正确性和清晰度。

二是思想引领社会责任认同的方向。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发展水平越高,政治立场越坚定,则越能对社会责任认同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相对应的,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越高,维权意识和守法意识越强烈则越能分辨是非对错,并且其对社会责任认同方向的选择更具明辨性和坚定性;在道德层面上,大学生道德观念与主流社会道德观念的符合度越高,则越能轻易认同社会普遍宣扬的责任价值观,引领着其对社会责任方向选择的主流性。

三是思想指导社会责任行动的落实。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可以指导大学生切实进行学习政治知识的活动以及参与政治事务的行动;而大学生的法律观念知识能够指导其依法履行义务及依法行使权利的行动;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法律的意识指导其主动承担社会法律责任的行动。除此之外,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则指导其在社会活动中主动承认社会责任,做行动的巨人。

二、大学生情感对其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的影响

大学生的情感对其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情感强化社会责任认知的形成。大学生情感表现的强烈性以及感染力等能在大学生彼此之间形成互相影响,从而强化社会责任认知的热切性和主动性;其情感体验的复杂性使大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对社会责任有着不同深度的认识;大学生情感品质的脆弱程度则影响到其认知的易变性和持久性,进而影响到其社会责任认知形成的稳定程度。

二是情感深化社会责任认同的力度。一方面,大学生情感表现的深刻性和强烈性使其在社会责任认同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大学生情感表现的易感性,也使其对社会责任担当的认同在互相影响和感染下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大学情感体验的复杂性和脆弱程度导致其思维或行为模式内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认同的易变性持久性,从而影响到社会责任认同的深度。

三是情感升华社会责任行动的意义。第一,大学生情感表现的强烈性使得其进行社会责任行动时留下深刻的印象,易激发下一次的责任担当行动;大学生情感表现的易感性则使得社会责任行动的意义得以感染他人,从而社会责任担当行动的影响得以加深和延长。第二,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使得其参与的社会责任担当行动的意义变得丰富,进而使其能够持久进行下去;大学生情感品质越坚固,对社会责任担当行动意义的认识则越坚定,越能将行动意义升华到持续担当社会责任的层面。

三、大学生行为对其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的影响

大学生的行为对他们的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也有着不小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一是行为外化社会责任认同的内涵。首先,大学生在不断学习独立生活、增强生活技巧的过程中,都将自己对社会责任的赞同和认可态度展现了出来。其次,大学生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发挥自我潜能以及适应工作环境的行为,扩展了对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并形成对工作责任担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内化之后的外化践行。最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责任担当体验,是对责任担当内涵认同的最直接外化过程,也是将社会责任担当付诸实践、外化于行的落实阶段。

二是行为强化社会责任行动的践行。首先,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不断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加强生活技巧的学习,这都是对个人能力的不断挖掘和开发。在一次次的锻炼中,积累下来的正是对社会责任行动的履行体验。其次,大学生认真对待工作任务,勇于挑战有难度的工作目标,虚心向同事和前辈学习经验等,都是在为自己以后踏入社会打基础,也能增强在工作环境中践行基本社会责任行动的信心。最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奉献爱心、付出努力等,在一个更大的社会责任担当范围内表现自己、锻炼自己。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对于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行动有至关重要的强化作用。

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思想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引领作用

首先,坚定政治方向,勇于承担自身的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感是个人对应履行的各种政治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政治责任的一种觉悟。它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对自身政治行为的约束,同时也是对自身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对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的培育应该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入手,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综合培育,并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责任意识的引导和其政治责任情感的激发,使得大学生对自身应承担的政治义务和责任有清晰的认知,从而勇于承担自己的政治责任。

其次,学习法律知识,认真履行规定的法律义务。大学生属于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之一,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明素养,因此,也理应具备相当的宪法知识和意识。大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普通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规定的义务,包括政治义务、教育义务和国防义务等;二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义务,主要是指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规章制度和学生守则等。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形成主动维护法律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认真地履行法律和学校规定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提升道德素质,逐步改善存在的道德缺陷。责任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而道德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价值取向,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社会责任担当的意识和行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也是其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纠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扭曲和道德取向偏差,克服和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其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取向相一致,进而能够认同社会责任担当理念并落实到行动上。

(二)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发挥情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催化作用

首先,调控情感表现,稳妥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情感表现具有强烈性、深刻性和易感性等特点,使情感表达的主体以及周围人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染性的附带情绪。就社会责任担当行动而言,一群参与其中的人的热情会对其他人形成一种无言的感召,使更多人愿意投入其中。因此,合理调控自己的情感表现,尽量延迟保持积极情感,克服控制消极情感,避免陷入波动性太大的情感状态,继而稳妥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行动。

其次,提高情感品质,坚定承担应当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较为直接地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深度和践行的强化效果,情感品质的脆弱性又直接影响到社会责任认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因此,提高大学生情感品质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保持情感体验的丰富化,克服情感品质的脆弱性和“玻璃心”。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坚定地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发挥情感对社会责任的强化作用。

最后,平衡情感取向,一致贯彻自身的责任担当。大学生的情感取向比较多元化,并具有情感与认知发展失衡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担当理念认同的一致性和责任行动践行的贯彻性。因此,这就需要平衡大学生的情感取向,克服取向杂多的缺陷,在多元的情感取向中辨别出不良的情感价值取向,避免陷入极端的消极情绪中,使认知跟上情感的发展脚步,从而达到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均衡。一般而言,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高度的责任感。大学生要努力调整情感的取向,使之与良好情感取向和认知发展形势相互适应,步伐一致地贯彻自身社会责任行动的践行。

(三)增加大学生的行为实践,发挥行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强化作用

首先,加强生活锻炼,尽快适应独立的社会生活。大学生加强生活锻炼,就要积累各种生活经验,提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要逐步树立独立意识,完成自己的蜕变。适应独立的校园和社会生活是对社会责任内涵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独立完成生活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为完成对社会责任担当行动的践行准备。

其次,积累工作经验,尽责落实规定的工作内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有承担一定职务的机会,这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开发的一个重要机会,也是对自己走向社会承担工作任务的一个前期准备,要主动地把握住。因此,大学期间要勇于尝试感兴趣的工作岗位或活动任务,参与就是学习,尝试就是锻炼,对待手头的工作要尽心尽力,不可敷衍对待,要尽责落实规定的工作内容,这也是对社会责任担当的有力践行。

最后,参加社会实践,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也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如果要把所学的责任理论内化为自觉的责任行为,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只有在实践中获得责任认知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才有利于巩固和提高责任素养。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感受社会实践文化和氛围,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大学生要逐渐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进一步达到对其社会责任担当认识、认同和践行的强化。

五、总结

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到认同,到最终付诸行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学生的思维惯性、认同偏好和行为取向的影响。因而,将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当作一个整体,关注其作为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的一个内在因素,探讨其具体的影响,进而基于两个系统互相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提出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建议对策,是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课题。

猜你喜欢

责任情感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