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班幼儿举手现象谈规则意识的培养
2018-01-29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沿南幼儿园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沿南幼儿园 刘 卉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幼儿期甚为关键。举手回答问题这样的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的,重要的是对于幼儿年龄阶段特性的了解,注意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一、频发情况,聚焦问题
不举手回答问题而是想说就说的现象,在大班的集体活动回答问题中比比皆是,可能老师的想法是不要太束缚了孩子,让他们能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老师一提出问题,孩子们就炸开了锅,争相回答,集体活动就无法有序进行,到底是谁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谁又真的回答了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就得暂停活动,强调纪律,而到大班了还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意识,以后上小学怎样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班级集体活动中。
二、细心研究,寻找方法
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因为我们要及时的关注幼儿的发展和表现。有了问题就好解决,因为有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根据我们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的风格,我应该做的就是先从自身寻找原因,然后从孩子的适应方式中寻找解决举手回答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自身寻找原因
我认识到幼儿的管理和班级的老师有很大的关系,经常听说哪个班的孩子很“活”,哪个班的孩子很“闷”,这就是说明教师在一个班级中的重要。在幼儿园里面一个班级是两位老师,幼儿园也是孩子们离开家庭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我们的两位老师就是和家庭中的“爸爸”“妈妈”差不多,一个是“白脸”一个是“黑脸”,分角色配合。我基本上都是“白脸”,扮演亲民的形象。是自己太放纵孩子们的做法,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就慢慢的淡薄了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意识。
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有孩子“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提醒一下“孩子你举手了吗?”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让他独自完成。同时请孩子自己来做小老师,通过角色的体验之后,让孩子们自主的能感受到回答问题的时候是应该有一定的规则,需要举手有序回答才行。
(二)初步解决问题
除了教师的影响之外,回答问题的本身也是值得思考的。如何把握这个“点”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让活动变得有效,则需要动静结合、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有层次。大班的孩子自主性较强,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很主动的执行所定的规则。
其实活动中举手回答的孩子就是那几堆,有些孩子在不举手回答的时候就会跟在“大部队”说,但是请了举手回答的孩子时就发现不对劲,没请的孩子就不举手了。通过和家长聊天了解到,有些孩子也是想举手的但是怕回答错了,所以不敢或不愿举手,说是害怕自己回答错了,被小朋友瞧不起,俗称丢面子。
(三)升华细化问题
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束赞许的目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沉默少语,不敢举手的孩子,不爱表现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爱。沉默的孩子其实内心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伴的认可。如果不发言,就减少了孩子之间的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也减少了被肯定的机会。本身内向,如果在没有外界介入,没有外部力量推动的话,只能造成孩子更封闭。
如何帮助不敢举手或者不愿举手的孩子,成为更应该关注的一点。
轻松氛围: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能够促进孩子有效的参与活动,使活动能够“活”起来,从而激发孩子举手回答的欲望。
难易适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上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是我的要求是只要比之前的“自己”有所进步,就是好的。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实在答不出问题,也不能讽刺挖苦。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或换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提问他。在他答出后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也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赞美与肯定的快乐。对这来之不易的表扬,他会加倍珍惜,无疑会促使他进步。
现实奖励:对于孩子的回答,及时的给予实质的小奖励,既肯定了孩子,又感染其周围的孩子,孩子对能看得见的现实奖励更喜欢。但是这种奖励也是要有一定的限度,每次都是使用就没有了作用。
竞赛游戏:大班的孩子在竞争意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有因为了比较,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会更加的遵守,不敢举手的孩子也会因为集体荣誉感的增加而变得敢于回答问题。
家园配合: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遵守生活常规的好习惯。如果在幼儿园里的各方面的常规都比较的好,到了家里就懒散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们平时积极跟家长讲一些幼儿园活动的常规细则、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家也给孩子定一个在家常规,并督促执行。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三、小试成果,全面开花
方法实践之后很多的孩子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在老师请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举手回答问题的规则意识增强了。不敢举手和不愿意举手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改善,变得自信和积极了。
每件小事情表现的背后都是有更多的原始因素在控制,解决了举手问题之后,我们在更多的方面来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每个人都有承担责任的义务,不管他多大多小。大班的孩子渐渐的开始懂事了,我们就开始主动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加强责任感,以前都是保育员姨妈帮助收拾孩子们整理放在柜子中的衣服,现在他们自己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然后整齐的放在柜子里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成效不是很明显,后来坚决执行,慢慢地孩子们就适应了。他们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能力强一些的孩子发展的更好了,能力弱的孩子也得到了锻炼。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好的规则意识,我们的教育才会循序渐进地进行,良好的常规直接影响一日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