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2018-01-29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9期
关键词:丽水市丽水读书会

(丽水市图书馆 浙江丽水 323000)

1 背景

丽水市图书馆馆舍系20世纪80年代末的建筑,共6层,面积1 171.91平方米,如今已成为城市的幽静一隅。大门两侧的马赛克墙柱、小院里的石桌椅和记录岁月的繁茂大树,满满地承载着丽水市民曾经的记忆。目前,全馆在编人员14人,编外用工4人,藏书36万册。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需求的增加,现有简陋馆舍已远远跟不上服务需要,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2 丽水市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实践

面对现状,丽水市图书馆人没有气馁,想方设法借力借场,在争取、筹备新馆建设的同时,努力克服馆舍“老旧破小”现状,积极挖掘和统筹社会资源,主动与民间公益教育机构、新华书店、报社、学校等部门单位合作,紧密结合读者需求创新服务项目,全面铺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阅读成为城市的最美风景。

2.1 统筹资源,加强合作

(1)成立“学而”读书会

为进一步引导、推动和实践全民阅读,丽水市图书馆主动联合社会资源“万象书院”打造“学而”读书会,于2017年3月份正式启动,迄今共举办不同主题读书活动30余期,参与人员7 000多人次[1]。

读书会以“交流、分享、传承、践行”为宗旨,每周选定一个主题,以书法、古琴、国画、太极等传统文化艺术为主,每周六下午在万象书院开展活动。读书会特别邀请了丽水市本土专家、各界知名人士及艺术界名家担任指导老师,共同关注全民阅读,助力“书香丽水”打造,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引导市民走进经典,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

(2)开展“我是角儿”——亲子角色阅读

水资源事关国计民生,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面对我国水资源约束趋紧、水污染严重和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亟须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水资源保护的本质要求是要尊重水资源自然循环再生规律,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化水资源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省区水资源保护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问责制。本文对区域水资源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讨论,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省区水资源保护状况进行试评价,目的是为水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区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加强亲子阅读互动,丽水市图书馆策划了“我是角儿”——亲子角色阅读。因馆舍小、无场地,丽水市图书馆主动联合新华书店,将活动场地设在新华书店,并邀请专业老师现场点评和指导。此项活动的开展,是对亲子阅读的创新和提升,不仅增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其阅读质量,同时也锻炼了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该活动通过故事角色的语言表达,生动呈现故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让阅读变得极为有趣,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喜爱,为家庭阅读兴趣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平台。目前,此项活动已形成一定影响力,并已延伸到农村文化礼堂。

2.2 开辟场所,提升服务

(1)驻点机关,设立行政中心“阅读吧”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性阅读”。“十三五”期间将推荐500个“书香机关”,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读书学习、全面增强素质,有效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

为进一步浓厚机关阅读氛围,满足干部职工阅读需求,2017年6月2日,丽水市图书馆开办的丽水市行政中心“阅读吧”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浙江省11个地级公共图书馆在市行政中心开放的第一家自助服务阅读吧。“阅读吧”设计风格温馨舒适,虽面积不大,但书香氛围浓厚,采取全自助服务,无人值守。配备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自助饮水机、捐赠书架以及无线网络,以“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机关”为主旨,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更便捷地享受阅读。并设“读者推荐书单”,第一时间根据读者需求提供服务。

(2)推进阅读,打造“城市书房”

为营造更舒适便利的阅读环境,丽水市图书馆打造了市区首家城市书房,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书房周边居民区密集,交通便利,面积近140平方米,市民凭身份证刷门禁进入。书房内装修设计别具一格,注重细节布置,共设阅览座位42个,藏书8 000余册,内容涵盖经典文学、名人传记、少儿读物等十几个种类。配有自助借还机、自助办证机、自助饮水机、应急药箱等设备设施,实现无人值守,通过门禁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让读者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2]。

据统计,城市书房开放以来,平均每个月接待读者达1万人次,得到市民一致点赞。城市书房的开放,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也培养了市民的文明阅读习惯,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2.3 紧抓平台,引领读书

(1)举办“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丽水市图书馆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紧抓“两会”契机,与丽水日报社联合举办“与书结缘、馨香人生”作家读书会,让“4·23”读书活动从4月20日起就拉开序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作家读书会参加人员涉及各部门各层面,有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有各级机关干部,有学生老师代表,还有企业人员。4·23活动当天,开展了“阅读马拉松”挑战赛、小书友读书分享会、“图书馆之夜——读者朗读会”等系列活动,对阅读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推广作用。

(2)提升“未成年人读书节”品牌活动

丽水市图书馆连续14年举办未成年人年度阅读“琅琊榜”,对年度借阅前60名的读者进行张榜公布并表彰奖励。同时,举办丽水市未成年人读书节之朗诵大赛,选送的作品分获浙江省第十三届未成年人朗诵总决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3)成立“丽水朗读团”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语之美在更广泛的空间延伸,同时也为广大朗读爱好者搭建朗读交流平台,感受和传递文字更丰富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带动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丽水市图书馆、处州晚报、丽水网联袂打造了“丽水朗读团”,于2017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并举办了红色经典朗读会首秀活动,喜迎十九大[3]。目前,朗读团成员400多人,举办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沙龙讲座等活动。

(4)推出“书篮子计划”

按照读者需求提供服务,推出“读者现场选书,图书馆幕后买单”的“书篮子计划”。读者可在新华书店挑选喜爱的书籍,在新华书店前台直接办理相关借书手续,不用支付任何费用直接把新书带回家,只需日后将所选书籍归还至市图书馆即可。

(5)制定“蒲公英计划”

积极开展优秀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活动品牌评选活动。在“学而”读书会每期活动开始之前,特意安排“阅读推广”专门板块,请热心读者分享好书好文,并进行现场朗读推送,积极培养“阅读推广人”。

2.4 关注弱势群体,按需提供服务

(1)开展特殊读者(视障人士)订单服务

针对特殊读者(视障人士),上门开展订单服务,按需配送盲文图书、集体借阅听书机等。丽水市图书馆推荐的刘慧、项伟强获浙江省盲人“阅读之星”。在“书香承载梦想 阅读点亮人生”——全国优秀盲人读者评选活动中,丽水市图书馆获得优秀组织奖,推荐的候选人项伟强荣获全国“优秀盲人读者”称号。

(2)老年读者服务

丽水市图书馆从2012年开始举办“老年读者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班”,培训学员最大年龄89岁。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网页浏览、文字输入、视频观看、QQ和微信的使用等。介绍适合老年读者使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同时增加培训的趣味性,深受老年读者欢迎。

(3)关爱留守儿童

组建书香志愿队,走进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学校,和孩子一起阅读。所有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当“陪读爸妈”,让孩子体会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的温暖,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思考

丽水市图书馆的一系列创新发展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得到市民一致好评。不仅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开展,浓厚了阅读氛围,提升了城市品位,更成为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美丽风景。丽水市在浙江省范围内尚处于欠发达地区,丽水市图书馆在开拓创新、突破各种限制、努力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文化先行的成效。为此,笔者对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实践作如下思考。

(1)资源应统筹共享。正能量的社会资源,不论是活动举办、场地使用,只要可被我们所引导、所掌握,就可联合运用,实现资源共享。公共文化是全社会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支持。只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公共文化事业、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才会越做越强。

(2)阅读需营造氛围。全民阅读,不光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全民的阅读实践。阅读氛围是需要营造的,是需要带动的。只有有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人们的阅读兴趣才会被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习惯也才会逐渐养成。

(3)服务要按需精准。所有的服务,必须是按照读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会收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也才是让读者更加信任图书馆、更加喜欢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丽水市丽水读书会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