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探索
—— 以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福州段)为例
2018-01-29黄智刚
黄智刚
(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350000,福州)
一、项目简介
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中福州段线路全长约171 km,沿线涉及藤山和三十六脚湖2个自然保护区、十八重溪和石竹山2个风景名胜区、旗山和灵石山2个国家森林公园、乌龙山和塔礁洲2个湿地公园以及14个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沿线共设27个施工支洞。截至2017年年底,下穿向莆铁路段隧洞应急工程、永泰官烈勘探试验段隧洞工程、长乐大华岭勘探试验段隧洞工程、福清高山段应急管道工程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6个施工标段建设于2018年全面铺开。
项目法人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围绕创精品、优质“双一流”工程目标,从抓文明施工着手,构建标准化文明施工,争创主体工程文明工地,打造生态文明工程,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现场安全文明设施标准化手册》,用于指导和监督各参建单位现场安全文明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工程开工前,就标准化手册内容组织学习宣贯,并且与施工、监理单位签订“文明工地创建责任状”。手册编制过程中,通过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咨询单位、行业专家沟通交流,结合先期实施工程安全文明管理实践,总结出项目法人安全文明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思路
1.注重前期规划
(1)理念引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水利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涉及的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等内容密切相关。项目法人作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引导各参建单位树立“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的理念,是实现工程安全建设、打造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工作。
①安全施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不仅包括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财产安全,还要考虑水利工程防洪、导流等特殊工况环境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人群和财产安全。
②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使施工现场具有规范的场容和良好的施工秩序的行为,与安全施工相辅相成。文明施工针对水利工程野外施工的内容以及涉水施工的特点,除了常规文明施工的要求外,还应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等水利工程特有内容,而不应作为单纯的“面子工程”应对监督检查。
③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是绿色施工的重要内容。绿色施工除文明施工、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等外,还包括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选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等。(一闸三线)福州段工程线路以隧洞方式穿越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更需要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来指导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活动。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尽量减少对地表和周边环境的扰动,减少土壤资源及植被破坏。
(2)规划先行
安全文明管理是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水利施工现场多位于较偏僻地区,又存在汛期、冬季、雨季等特殊季节性施工特点,施工现场常因保节点、抢工期淡化了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要求。为提升现场参建各方安全文明管理水平,必须在工程开工前,依据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规划,进场后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项细化布置。
项目法人作为整个工程的安全责任主体,应制定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总体规划,规划一套可量化、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设施标准化方案,通过规划方案引导参建单位按照“设施标准、环境整洁、行为规范、施工有序、安全文明”的管理路径,实现创建安全文明施工一流现场、树立安全文明施工品牌形象工程的管理目标。
《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现场安全文明设施标准化手册》的编制思路: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对安全文明的要求为蓝本;结合工程施工工艺和现场特点,以“一闸三线”logo的蓝色元素为主色调;以通用化设施标准、场景化运用标准、组件式安全设施的组合运用为主线,兼顾强制性、规范性和个性化的使用要求。内容涵盖预防性安全设施、控制性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等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设置的安全设施配置要求;场容场貌、现场围挡、材料堆放、各种图牌、临时环保水保设施等涉及现场文明施工的设施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现场办公、生活设施、临时用电设施、临时给排水设施、临时加工场、临时防护棚等生产生活必须的临建设施配置要求;大型宣传牌、“五牌二图”、文明施工宣传牌,各类禁止、警告、指令、消防、交通标识标志等安全文明施工标识标志类设施配置要求。
2.强化二次策划
施工单位在进场后仍需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在项目法人安全文明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实施所承担项目内容的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二次策划时,对于涉及安全施工的设施配置要求,如供电线路布置、排架搭设、爆破作业程序等需要严格遵守,但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出现后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偏重形象美感、环境保护的要求,如统一的宣传牌尺寸、字体、颜色等,需要结合现场空间、周边环境等情况应做相应调整,以达到与环境、空间协调。二次策划时除应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还要考虑施工和生活的便利。
3.关注持续提升
安全文明设施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现场安全文明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找出与先进管理水平的差距,不断学习改进和优化提升,真正将管理标准落实到具体现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采用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安全文明设施产品,从物质层面提升施工安全保障能力。
三、结 语
项目法人作为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主体,加强对参建各方的安全管理监督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入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手段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场安全文明设施配置标准化、场所管理标准化、施工工序标准化等规范化管理手段,营造“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的标准化管理氛围,引导各参建单位实现从“要我安全、要我文明”到“我要安全、我要文明”的自觉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