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学科壁垒 促进思维发展
——以苏轼专题教学为例

2018-01-29柴荣

教育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文史时空苏轼

文 | 柴荣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的第三条写道:“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跨学科教学的关键是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寻找联结点,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作用于更广阔的学习领域,让知识成网络状,以促进学生对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文史融合正是对跨学科教学的一种探索。文史融合,就语文学科来讲,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语文为中心,打破语文和历史的学科界限,融合历史知识佐证文本阅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综合知识与能力对文本做出合理的评判。

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人,人的生活一定是与当时的时代、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人的认识一定要结合其所生活的时空背景。如果只参考一篇文章,对历史人物的理解难免会片面,所以必须参考历史人物的大量资料,才有可能获得对历史人物的全面客观的认识。而文言文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创作的,这就使文史融合有了必然性。

文史融合的选题

作品是人生经历的外化,以人物不同时期的作品为基础组构专题,是文史融合的选题之一。大部头的名著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创作的,尽管写作手法可能大相径庭,但都有作家对当时社会的观照,因此对人物的理解、对作品的评价都需要史料实证,依唯物史观来评判。下面就以苏轼《方山子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游沙湖》组成苏轼专题为例,对文史融合加以说明。

以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对人的价值判定如果出现偏差,那是因为学生没有遵循时空观念来分析人物,也没有用唯物史观来全面、客观地认识人物,因此应按两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确定文史融合的教学目标。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就苏轼而言,其人生的第一次低谷是乌台诗案。因为乌台诗案,他在湖州知府任上被捕,后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44岁壮年时,在监狱中待了4个月又20天,由正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准擅离此地,无权签署公文。这一重大事件对其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人生态度。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的人生中都有过被贬的经历,他们被贬后作品的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但苏轼却不一样。虽然他的思想体系是由儒释道三者共同建构的,但由他在黄州写的作品和历史材料记载来看,他是享受贬谪生活的。所以儒家思想仍占主导,而苏轼成其为苏轼的根本原因是他对百姓、家国的仁爱之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他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比如,他在黄州听说当地有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便立即给武昌太守写《上鄂州太守朱康叔书》,让太守用行政命令阻止恶风,并成立救儿会,每年自行捐出十缗钱,相当于十两银子。要知道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东坡买地种田,非常热爱生活,这就是社会责任感,是一种人文情怀。

由人物的行为分析人物的内心,需要借助因果思维方式。而对人物的全面认识必须要由表及里,逐渐深化,要透过纷杂的表象认识人物的本质,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人物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这就是辩证思维方式。

由此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点的设计要基于两个学科的思维形式。过程方法是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唯物史观分析人物形象与作者,对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落在认同人物豁达的人生态度,学做有家国情怀的人上。

文史融合的教学操作

解读文本。根据学生在阅读后提出的问题,设计上课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苏轼在《方山子传》中写“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在《游沙湖》中写“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了文与可的画论和行为,你认为这些人是“异人”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由此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并给学生列出思考步骤:①对《方山子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游沙湖》中塑造的形象作出判断; ②分别概括作者记叙了人物的什么事; ③无论你认为人物是不是“异人”,在时空观念下,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进行分析;④基于对人物形象是否“异人”的判断,利用资料包,结合作者人生经历认识苏轼其人,用辩证、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分析苏轼成其为苏轼的根本原因; ⑤可三篇文章一起写,也可三篇文章分着写;如果有能力要尽量多地分析材料,试着发现苏轼成其为苏轼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在以文本为基础解读人物时遇到了思考上的困难,对苏轼“异”的行为不能理解。基于此,我引导道:《文与可》写于1079年7月7日,可以说这是他未被逮捕前的精神状态。7月28日乌台诗案李定等人奉旨查办,派太常博士皇甫遵才前往湖州逮捕苏轼,8月18日被解到京城,之后入狱,由正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次打击。他在黄州呆了4年,《方山子传》写于1081年,《游沙湖》写于1082年,这两篇都写于他被贬期间,再加上我们学过的定风波(1082年春)、《念奴娇·赤壁怀古》(1082年)、《赤壁赋》(1082年)、《记承天寺夜游》(1083年)。但读他的文章,除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让你觉得有点悲观消极外,反而是“戏笑”居多。用林语堂的话讲,你会觉得这些作品带给你“醇甜的诙谐美”,带给人的是光辉温暖、亲切宽和,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出历史老师,由历史老师指导学生在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下解读苏轼的“异”。

在历史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下解读历史人物。历史老师提供了苏轼游迹图、苏轼的书画作品、苏轼在苏州的生活趣事和所做之事,并以同处于贬谪期从思想观念到写作风格都发生变化的白居易为对比,从历史角度用时空观念对苏轼进行全面解读。

整体全面地把握人物。当分析了苏轼的大量资料后,再回到苏轼这个专题中的三篇文章上,学生就能理解,诉诸文字的诙谐美是其豁达心胸或者是豁达的人生态度的外化,而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他思想的外化,即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学科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文史融合的最终教学目标要落实在对人的培养上。

小结

文史融合是建立在承认语文和历史学科差异基础之上的,是语文和历史学科间概念、思想和方法的结合,在解决问题时,打破单一学科的壁垒,利用两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在促进知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文史融合的教学目标应围绕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来确定。从语文课程角度来操作,可以古代文人的作品组成专题,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在学生对人物解读出现困难时,由教师提供历史资料,再让学生理解古代文人,最后在总结时落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上。教学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专题的形式确立文史融合的选题,根据两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为学科融合的教学重点。

我们要培养的是能适应未来挑战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各种基本技能。学科融合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今后教学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文史时空苏轼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跨越时空的相遇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镜中的时空穿梭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