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推广应用研究*

2018-01-29刘鲲鹏何天翔徐正安王峻良吉登军李亚洲禹圭泽

天津中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推拿法颈型颈椎病

许 军 ,顾 非 ,刘鲲鹏 ,卫 明 ,石 红 ,何天翔 ,周 杰 ,徐正安 ,黄 湧 ,王 成 ,王 炜,王峻良,周 超,吉登军,李亚洲,禹圭泽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计算机、手机及便携娱乐设备的普及,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生活。在颈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中,推拿手法治疗因其疗效好、无创伤和不良反应少,被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所首选。总结一指禅推拿流派传人曹仁发教授五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出一套安全有效、简捷实用、便于掌握的手法治疗方案,即“循经推穴、局部松解和理筋总收”三步推拿法[1-2],同时引入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本应用研究采用三级推广模式(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完成临床研究,解决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基本医疗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1)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3]。2)未经过任何治疗或经过治疗但已过1周的洗脱期。3)年龄在18~40岁。4)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有颈椎或脊髓肿瘤、结核或关节损伤等。3)合并心血管病或造血系统严重疾病。4)服用其他药物或治疗,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者。5)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1.2 一般资料 共选择病例270例,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医院)脊柱病科和推拿科患者90例,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二级医院)90例和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例。3家医疗机构的各90例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步推拿组、牵引治疗组、传统推拿组,每组30例。三步推拿组中男39例,女51 例,平均年龄(30.69±4.88)岁,病程 1~7 d 37例,8~14d37例,15d及以上16例。牵引治疗组男40例,女 50例,平均年龄(31.56±4.49)岁,病程 1~7 d 35例,8~14 d 38例,15 d及以上17例。传统推拿组男 39例,女 51例,平均年龄(31.48±4.71)岁,病程1~7 d 40例,8~14 d 35例,15 d及以上 15例。3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3.1 三步推拿组 简称三步组。采用“循经推穴、局部松解、理筋总收”三步推拿法治疗:1)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施于两侧颈项部(风池穴至风门穴连线)及督脉(风府穴至大椎穴);患侧5 min,健侧 3 min,督脉 3 min。2)用法施于两侧肩部(冈上窝、肩胛骨内侧),患侧3 min,健侧2 min。3)患者坐位,拿两侧风池穴1 min,拿颈项部2 min,最后双手拿肩井穴结束手法;每次治疗约20 min,隔天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1.3.2 牵引治疗组 简称牵引组。电动机械牵引床牵引:患者仰卧,中立位持续牵引,质量一般为4~8 kg,最多不超过10 kg,以患者舒适能承受为宜。每次20 min,隔天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1.3.3 传统推拿组 简称传统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1)患者正坐,分别按揉两侧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等穴10 min。2)用法施于两侧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约5 min。3)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2 min,推肩臂部1 min。4)做颈项部拔伸法1 min,最后提拿两侧肩井穴并搓患肩结束治疗。每次治疗约20 min,隔天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指标与疗效判定

1.4.1 症状、体征 观察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

1.4.2 疼痛 治疗前后采用目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

1.4.3 临床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颈椎病之疗效标准,结合治疗前后NDl指数、VAS评分值的变化情况。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NDI指数≤25%,VAS评分改善≥60%。2)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NDI指数25~75%,VAS评分改善在30%~60%之间。3)未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NDI指数≥75%,VAS评分改善≤30%。

1.5 质量规范化控制 1)取穴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 102346-90][1990年]标准定位取穴。2)手法操作严格按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中手法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全部患者治疗按统一操作规程操作完成,使用统一临床病例报告表,严格按照制定的研究设计方案进行临床研究。4)脱落病例处理:最终诊断不符合本病者;不依从设计方案规定者;受试者要求退出者;失访或患者未及时来复诊等有影响统计者,作为脱落病例处理,不纳入数据统计。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手法治疗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D I指数 3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3组NDI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NDI改善情况,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三步组和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步组和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和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VAS评分 3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VA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VAS改善情况,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三步组和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步组和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和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NDI和VAS比较(x±s)Tab.1 Comparison of NDIindex and VASscore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x±s) 分

2.3 临床疗效 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三步组90.00%、牵引组73.33%和传统组86.67%,3组疗效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步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步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步推拿法疗效与传统推拿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疗效均显著优于牵引组。在3家医院中均采用三步推拿法进行治疗的3组,其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所有颈椎病的分型中,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也是所有颈椎病较为前驱的一种类型,特别是在长时间强迫体位工作的人群中,发病率极高。曹仁发教授针对本病以肌肉软组织症状为主的特点,提出的循经推穴、局部松解和理筋总收三步治疗方案,既有即刻的疼痛改善效果,远期临床疗效上又达到缓解局部肌肉疲劳,解除痉挛、消除疼痛的目的。

表2 3家医院3组临床疗效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among three groups in the three hospitals 例

中医认为,本病为气血运行失常,经络受阻所致,通过循经推穴、局部松解和理筋总收,可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功效;一指禅推法施于两侧颈项部及督脉,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用 法施于两侧肩部及拿两侧风池穴、肩井穴,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临床对颈型颈椎病疗效的评价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功能以及疼痛对大多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疼痛是影响功能障碍状况的主要因素,疼痛程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功能障碍的程度。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无论是疼痛缓解情况或功能障碍改善,其效果与传统的推拿方法完全一致,且明显优于单一的牵引治疗。

传统推拿是中医推拿中的精髓,能够解除肌肉痉挛、消除局部疼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的生理功能。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三步推拿法,正是曹仁发教授临证数载对传统推拿方案的优化,简化了操作的流程,并且更容易掌握治疗时的手法技巧,从而到达更佳的疗效。

研究表明,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牵引治疗,且在三甲医院及两家基层医院均达到同样疗效,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手法在不同级别医院中,是否会随着样本量的扩大而出现结论的不同,有待今后临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相比于传统推拿法,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优势便在于其手法操作简便易行,只需要对基层医院医师进行系统培训后便可掌握,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疗效的一致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1] 顾 非,吕 强,刘鲲鹏,等.曹仁发教授一指禅学术思想和手法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5):1-3.

[2] 王峻良,顾 非,刘鲲鹏,等.曹仁发教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6,37(2):101-104.

[3] 严隽陶.推拿学(新世纪第二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8-17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推拿法颈型颈椎病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脑瘫患儿便秘应用护理干预结合推拿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九)——小儿眼保健推拿法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