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营造山水风格与文化的艺术手法研究
2018-01-29魏胜林蒋敏红
魏胜林 蒋敏红
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范,其精湛的造园艺术手法获得世人认同。1997年12月,网师园与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文人园林营造风格多为山水园,这一营造风格既决定了我国文人园林的营造设计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也源于我国国土的地貌总体表现为山水风貌。几千年来,这种山水风貌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之土壤中,涵韵于民族山水文化的诗情画意中。多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对网师园的造园艺术手法和园林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本文仅对网师园中部景区山水风格及其文化营造的艺术手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1)网师园是如何在中部景区的山石面积约占中部景区面积21.9%,中部景区的彩霞池水体约占20.2 %,远低于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所述的“垒土者四,须开池者三”[1];中部景区建筑密集,建筑平面占比为38.5%,远高于我国其他文人园林建筑布局比例的空间格局中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的人工山水园。(2)网师园中部景区特有的山水风格营造艺术手法中蕴含的山水文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中部景区造园要素的空间布局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建筑布局密集,山水布局明显偏小的空间格局中仍然能营造出典型山水风格文人园林的艺术手法与文化。
1.2 研究方法
数据获取方法:以刘敦桢先生所著《苏州古典园林》中网师园平面图和实景照片为依据,经实地考察,应用“徕卡LeicaDISTO D5激光侧距仪”,测量后校正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分析得出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水体面积和叠岸的空透度等相关数据。
山石布局形象图演绎方法:采用拍摄多幅网师园中部景区的实景图,将其放入绘图软件Photoshop中拼成一幅全景图。根据其全景图的实际景物构象轮廓提炼其“形”,再由其形转换为写意山水之“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营造的艺术手法
2.1.1 山石布局的总体特征
主次两座黄石假山分别布局于彩霞池的东南。主山“云冈”布局于彩霞池南,余脉借黄石叠岸沿水池边际向西北延伸;次山布局于彩霞池东,通过黄石水池叠岸、黄石山石花台分别向北、西进行山麓的延续。黄石石矶主要分布于次山西之临水坡及彩霞池西北角的平曲桥前。山石花台分布于看松读画轩前。主次两山分别布局于彩霞池东南角的狭长水源入口两侧,形成“两山夹一谷”布局(图1)。
图1 网师园中部景区彩霞池及周边山石布局平面图
2.1.2 山石布局的主要艺术手法
网师园中部景区的山石布局,采用了“实”、“虚”、“借”的艺术手法。主次黄石假山是景区的实山,构建了中部景区内山的总体轮廓,与“水源”形成“两山夹一谷”的视觉空间特征,为景区营造的“实”景。由云冈次山延伸至水面的石矶、水池的叠岸石、游路旁的山石花台共同形成主次山的山麓余脉,为景区营造的“虚”景。巧借花厅和大厅的西山墙立面的硬山之“形”与大自然远山之“象”,为景区营造的实景主山及其山麓余脉借来远山。通过“实”、“虚”、“借”的营造手法,在彩霞池的东南角形成了虚实结合,具有三层脉象、层峦叠嶂的文人写意山石风格(图2)。
从视觉与意象相结合角度对主景区山石布局的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在视觉赏景过程中,该空间的山石从景到境的营造运用了由“形”到“象”,由“实”到“虚”转换和提炼过程,实现了通过营造特定园林空间的山石实景,表现出文人写意山水园特有的山水景境的意境。
将中部景区山石之形体及线条抽象提炼,不难发现:“虚”景部分的主山余脉、次山山麓的延伸,节奏绵长柔和。“实”景部分的主山、次山,山体竖向变化丰富,山形轮廓起伏,峰谷分明,节奏明快活泼,形成了赏景的高潮。“借”景部分的远山,似有若无,缥缥缈缈,节奏婉约。将经“虚”、“实”、“借”手法营造的主景区山石之形抽象提炼并进行意象模拟后,网师园山石布局的总体节奏与韵律表现得更为自然(图2)。勒·柯布西耶认为,“韵律就是一种平衡状态,来源于简单或复杂的对称,来源于微妙的均衡。虽然目标是一致的,但每个个体都有着多种多样的不同反应。统一的目标就是韵律,就是平衡。”[2]虽然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具体的“形”各不相同,山墙立面所拟“远山”更为抽象,但诸多山石元素在主景区的布局和谐共存,达到与写意山水风格相一致的层次、脉络、虚实的艺术平衡状态。
2.1.3 山石布局艺术手法与文化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
图2 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布局的形象演绎分析图
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3]。“三远说”是中国画特有的构图与造境之法,使参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如游览真实的自然山水一般,随视点的转换带来景物的转换,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
人们观赏景物时,不外乎平视、仰视和俯视。将画论中“三远”运用到园林营造设计中,可完整地体现这些内容。本文参照“三远说”的理论分析网师园所理黄石假山。在主山盘道临崖游览时抬头看山巅,由于视线的限制,感受到的山体之高度远高于其实际高度,具有“高远”的特征。架引静桥于其上,山水仿若无尽,从远处看东南角,颜色较为晦暗,体现了“深远”的意境。花厅和大厅西山墙立面简约,屋脊线条简练,在黄石假山之后,从彩霞池西向东看,好似远山,具有“平远”的特征。网师园中部景区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参照“三远说”的理论分析网师园所理黄石假山,可发现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布局所营造的空间关系,是以“三远说”山水文化为画理,以“三远说”的画境为营造园景的园境,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手法。
网师园中部景区主山、次山、山麓余脉、远山的位置布局,也合乎北宋山水画家李成在《山水诀》中开篇所讲“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4]。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布局还符合宗炳《画山水序》中所说的“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5]。虽然网师园中部景区之黄石假山并非千仞,其山石驳岸不及百里,其高度与长度也十分有限,但其山石的营造布局是对自然界山石特征的精准把控,通过缩移模拟在中部景区空间营造出宛若自然的山石风格。
2.2 网师园中部景区水体营造的艺术手法
2.2.1 水体布局的总体特征
苏州园林水体布局,大园通常采用“聚分结合”,中小园林多以“聚”为主。网师园中部景区水体彩霞池水面采用以聚为主。“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6],网师园水源位于主体水面(W2)的东南角(W4),水尾布局于主体水面的西北角(W1),分别以平曲桥和“引静”拱形小桥及游路将西北角水尾和东南角水源及南侧分水(W3)与彩霞池主体水面分开,以对比形成既水面辽阔、又源流不断的水体空间特征和意象效果,为“网师渔隐”的主题营造了景境和意境(图3)。
图3 网师园中部景区水体布局图
2.2.2 水体布局的主要艺术手法
水尾(W1)部分与彩霞池主体水面(W2)间设置一座平曲桥,桥前设置一石矶,由于两者的遮挡,从南部及东部均无法看见水尾(图4)。W2为中部景区的主体水面,水面不设岛桥分隔,并以“彩霞”主题巧借天空,增添了水面的层次和开阔感。W3位于云冈假山与濯缨水阁之间,游路盘道将这个小水面与主体水面分隔开,创设了一个幽深的水体小空间以小衬大。水源(W4)为彩霞池水之源头,水源形状狭长,且设置于水源与主体水面间的“引静”拱桥对水源产生了遮挡,水流仿若由山涧流出(图5)。
图4 从引静桥看平曲桥
图5 从平曲桥看引静桥
“水本无形,因岸成之”[6],但彩霞池的黄石叠岸却并非“实砌”, 而是采用了“空透”的砌法。这种艺术处理手法既能加强叠岸与周边山石的融合与过渡,又能增加水池在立面上的空透感和深邃感(如图6、7、8、9)。彩霞池东岸半亭、南岸濯缨水阁、西岸月到风来亭的岸基均为空透的形式。虽依水而造却似浮于水面,给人以水面通过空透的水池叠岸无限延伸的意象。这种处理手法如何能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叠岸石的空透度以多少为宜难以把握。以彩霞池南部叠岸为例,南部叠岸石立面总面积为12.97m2,叠岸石面积为9.67m2,空透面积为3.30m2,叠岸空透度约为25.44%。这种水池石质叠岸空透度既能保证叠岸的稳固,又能使水池具有自然“天池”之感。
图6 彩霞池东叠岸实景图
图7 彩霞池南叠岸实景图
图8 彩霞池西叠岸实景图
图9 彩霞池北叠岸实景图
2.2.3 水体布局艺术手法与文化
“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水尽出,不唯无盘折之远,兼何异画蚯蚓 ”[8],网师园的水体布局所采用的以桥“隔”水的艺术手法与此异曲同工。彩霞池的水源与水尾形式不同,水源虽较狭长,但曲折悠远,与山谷意象相一致。
勒·柯布西耶认为,“平面是生成元。没有平面,就会缺乏秩序、充满任意性。平面包含着感觉的实质”[2],彩霞池的水体平面体现了造园者对于创造水体意境的意图,以“聚”为主的聚水体现水面的辽阔感,以源与尾的掩映体现源流无尽的深远。设计意图明确且可被理解,逻辑性强,所营造出的空间意境与平面相呼应。
2.3 网师园中部景区山水营造的艺术手法
2.3.1 两山夹一谷布局
山水作为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两大要素,虽有其单个要素属性的营造艺术手法,但传统文人山水园的营造特别注重山水要素在特定空间的整体局部与主题的表达。网师园作为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山水园是通过何种艺术手法营造出与“隐逸”主题相一致的山水风格?为了巧借花厅、大厅的西山墙立面形成“平远”的远山,在其内侧布局叠筑主次两座黄石假山。巧妙地利用两山空隙和远山意境设置一谷,形成“两山夹一谷”山水空间格局,既为彩霞池水面提供了水之源,又使山水两大要素获得“宛自天开”的完美统一。为了和“渔隐”隐逸主题相融合,在山谷两端分别设置了“盘涧”和“待潮”石景点题。
2.3.2 虚实结合、形象贯通
造园家于“彩霞池”东南角水谷的出口“引静桥”两侧叠筑主次两坐黄石假山,巧借携秀楼、大厅的西山墙为远山,利用“彩霞池”的黄石叠岸、石矶及“看松读画松”前黄石山石画台,巧妙地营造出了堤岸、岗阜特征,自然地表现了远山、主山与水面的衔接与过渡。该处的山水风格营造虚实结合,由形到象,层次分明,形象贯通。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以“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3],描述了在不同视距下观赏真实山水的感受。网师园的山石水体正符合此描述,以东南角曲折的盘涧意象其“深”,叠岸、石矶、山石花台体现其“浅”,既可于池北岸远观“云岗”临水之“势”,亦可近观黄石坚硬刚毅之“质”。
3 小结
虽然有很多学者对苏州网师园的造园艺术手法进行过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但本研究是针对该园中部景区在建筑布局密集、山水布局偏小的空间格局中,营造出“异宜”山水风格的艺术手法及其文化,从而为传承苏州园林丰富而精湛的造园艺术提供借鉴。
[1](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第二版):47-250.
[2](法)勒·柯布西耶.杨至德译.走向新建筑[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6-39.
[3](宋)郭熙著,鲁博林编著.林泉高致[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34-126.
[4]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187.
[5](宋)宗炳,王微著.陈传席译解.画山水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5.
[6]陈从周.梓翁说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2-86.
[7]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20.
[8]杨鸿勋.江南园林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