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8郝成林
郝成林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来说难度较大,却又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缜密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身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探索更好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打造现代化高中物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73-01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
1.有利于形象地演示物理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在物理课程中,许多知识和物理模型比较深奥,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物理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也节省了老师用于板书的大量时间。例如:电容充电、原子结构、粒子散射等抽象晦涩的知识点用传统的粉笔板书教学模式表达很难阐释清楚。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音频与图像的完美结合诠释出理论知识的情境。这样图文并茂的展示能够引起学生的感官刺激,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并且还使他们把理论与联系实际起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另外,利用多媒体能够将实验的细节放慢或停止,利于观察。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立体的曲线运动,使学生快速掌握物理规律。
2.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物理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教师可以下载一些与课堂知识点有关的资料、文件等,比如说物理学发展史、物理成果應用实例等内容,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同时,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因而具备共享性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互相交流、讨论问题,教师也能够进行教学研讨,共享教学资源。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师生进步的资源,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整体成绩。
3.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课堂模式的多年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过于强调应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淡化了学生的课堂体验,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塑造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于应试化的训练教学,使得物理课堂沉闷乏味,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多媒体技术代替了传统黑板与粉笔,可以省去老师进行板书的时间和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可以展示题目、重点知识,课程结构,知识脉络,可以用实验视频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更加浅显易懂。并且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大潮流下,其本身呈现出的现代气息与互动模式,更符合当代青少年的发展趋向与心理认同,易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优势综合起来就能够提高教学任务的完成速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推行演示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应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填鸭式”教学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变得沉闷乏味,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转变课堂关系正是新课改任务下的关键一步,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步。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PPT、视频等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资源的观看和预习,师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对疑难问题的探讨、交流、互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立体的曲线运动,使学生快速掌握物理规律。在高中物理选修教材“横波”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横波缓慢传播的现象,并且可以对视频的背景及相关色调做一定处理,有所区别地呈现质点振动和波的传播。在讲授“平抛物体运动”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关于平抛物体运动的视频或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种教学模式正逐步被各地高中采用,是实现课堂转型的有效途径。
2.合理使用PPT及视频等手段。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一定规模上的推广。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成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当明确一个问题:多媒体技术要合理使用。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要求,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却流于形式,制作的PPT过于粗糙,使用方式也很随意。比如,播放PPT时停留时间很短。学生阅览PPT同时要做笔记,许多老师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消化、记忆课堂内容,学生笔记跟不上,课后就缺少复习资料,影响了持续学习;一些教师把所有内容放入PPT,反而不做板书,在讲解一些较难的习题时,没有老师带领推演计算过程,学生光看PPT,很难理解解题的思路,反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PPT有其益处,但也不乏弊端,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3.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信息技术时代教学资源的又一个重要板块。微课易于制作,易于共享,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微课的设计和使用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微课的恰当使用非常重要。在不同时间点上应用微课的作用不同。比如课前微课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将其用于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过渡设计,在开新课前让学生先看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同时复习好旧知识;课时微课则可以提出新颖的问题,设计课堂情境,起到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课后微课能够起到补课班的作用,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或需要加强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补课机会,利于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和成绩。
结语
物理是高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实验性也很强的课程。要想使高中物理教学变得轻松高效,必须紧跟时代,摸索先进的教学方式,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学,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苏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
[2]杨振刚.探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梅伊技术的应用思路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教研),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