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施工课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
2018-01-28孔祥峰
【摘要】信息技术越来越被革命性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它拓宽了知识输入渠道,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涵。建筑装饰施工课由于其知识点广泛、零碎等特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普遍应用方面的瓶颈。本文针对性的围绕信息技术应用施工课、展开全方位的调查研究,重点对建筑装饰施工课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研究,客观的陈述了调查研究现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并融入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元素,丰富了实践研究内涵。
【关键词】信息技术 助学资源 教学过程 建筑装饰 校企合作
【课题】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6KYC01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068-02
2010 年 7 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近些年, 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已经下了一番苦功、硬功,在课堂教育中持续大刀阔斧改革、逐渐广泛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信息化应用教学过程的初期,通过信息化竞赛渠道制作开发的信息化教学或助學资源,是最为突出和立竿见影的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学过程对信息化内涵深层次需求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信息化大赛途径建设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是远远不能完成教学过程系统改革重任的,需要把广泛的信息资源应用到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来。
一、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过程的瓶颈现状
通过竞赛途径建设的信息技术助学资源确实能对局部章节的教学过程起到巨大的协助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通过竞赛途径制作的信息化助学资源的制作过程有着许多特殊性和局限性等原因,以至于在全面推广应用到其他章节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宜被普遍应用的瓶颈和局限。
1.规则限制
充分的必要性是衡量一个选题能否参加信息化竞赛的首要前提,也是参加竞赛能否获奖的最重要评审依据之一。参加竞赛的信息化教学助学作品的必要性一般是非常高的,但是对于那些必要性稍微次之的知识片段,一般是不会被选为竞赛题材的,但是从系统教学和行业需求的全局审视,学习这类知识点同样非常重要,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依然很高。大赛信息技术作品制作方法的独特性,往往不具备普遍的推广制作意义。
2.技术限制
准备大赛的信息化作品时,投入往往是巨大的,都会请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软件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运用编程或三维等高端技术在任课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对作品进行渲染包装,以使作品达到某种程度的“光彩夺目”,甚至一些作者在选择题材时往往会把能用特技进行表达作为一项重要选择因素。这些看似高级的特殊技能,老师们不仅无法普遍做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降低了老师们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的热情和积极性。
3.形式单一
通过对建筑装饰施工课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5%的章节有信息化教学或助学资源,70%的章节只是在课中使用了 PPT 或视频,针对课前、课后内容的信息化资源较少,信息化教学和助学资源仅覆盖课程教学的局部过程,形式过于单一,离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差较远。
4.略显枯燥
教师是否开发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当前并无针对性的激励和考核要求。教师开发信息化教学或助学资源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课前和课后可以运用的助学资源较少,造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整体学习效果不够显著。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过程中,缺乏较为有效的适合学生泛在学习的助学资源。
5.推广受限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往往都是由行业专家在一年一次的专业年会中, 共同商议或头脑风暴探讨出来的,更新周期比较长。再加上课程中某些具体章节较难实现与行业的完全接轨,尽管校企合作的深度在不断推进,但对于渗透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确实还有难度。再加上建筑装饰知识点繁多,更新速度快, 给实际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迫切需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二、信息技术普遍应用教学过程的解决对策
展开信息技术普遍应用教学共赢的绿色教育新局面,必须打破仅仅依靠专业的软件工程师通过运用编程或三维特技支撑的信息化个例助学资源的局面,要大力鼓励任课老师们运用普遍易于推广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助学资源平台的开发和使用,使其与目前的教育活动和信息技术生产力现状相吻合。
1.分析需求因素
经过实际调查分析得知:85%的教师和 90%的学生都一致认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信息技术元素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助学是认可的;90%的教师和 85% 的学生一致认为,助学资源并不需要所谓的“高级特效”,长期广泛的应用更注重其实用性;90%的教师和 95%的学生比较认可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的诸多优点。
通过上述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得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更愿意接受信息化教学和助学的方式,并且对信息化教学资源中是否采用高级特技并没有太多兴趣,他们更关心信息技术普遍应用教学过程,更多关注是否能够完整地渗入整个知识体系和融入到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是否能起到高效的助学育人作用。
2.优化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短期培训来培养老师们运用通俗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制作信息化教学或助学资源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装饰施工课程的教学成效,必须加大力度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和助学的培训,学习先进、切实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过程理念,特别是针对一些通俗易懂的易学易用的工具的学习和引领,打破传统观念形式的束缚。采用多元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微课、自助学习软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微信 H5、微剪辑、Adobe Photoshop 等常用通俗技术,为学生的广泛学习提供优质平台,诠释“温故而知新”之精髓。总结运用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装饰施工课中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完善和优化,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
3.信息技术贯穿完整的教学过程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应不断完善和优化开展信息化教学和助学资源的应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深入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和助学链条中, 把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变得简便起来,使之更加适宜教学和自主学习。
4.给现有助学资源充氧提鲜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行业最新知识和工艺,把其快速的更新到现有的教学和助学资源中,给现有的教学资源充氧提鲜。努力为做到入学既上岗、毕业既就业,就業既在岗,在岗能很快成为行业骨干做出不懈的努力。
5.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实施和优化,并将生产与教学两个过程深度相融合, 是校企合作高层次的育人战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给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育人效益,其意义深远。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融为一体,不仅增强了教育与实际生产的吻合度,而且提高了育人的质量和效率,[2]为学校、企业、社会优化育人资源。
6.制定激励政策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教学和助学资源的渴望程度较高,笔者认为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教师或学生共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建立科学有据可依的信息化资源应用课堂教学的工作量核定等制度,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把课程教学资源与行业规范标准等相互融合起来。
三、总结
科学的进步必定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建筑装饰施工课教学过程能够弥补传统施工技术课程学习中的诸多不便,提高了优质教学成果的产出。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借助校企融合的平台,不断探索、开发新的教学和助学资源,由此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施工课程的教学效率,给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育人效益,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熊才平.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
[2]韩伟.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天津教育报.2012(5).
作者简介:
孔祥峰(1985-),男,河南新乡人,任职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