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实验情节,激发学生质疑的本领

2018-01-28刘艳波武坤

关键词:质疑学生

刘艳波 武坤

【摘要】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当今世界,化学已经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化学研究也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

【关键词】 实验情节 学生 质疑

【中圖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243-01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中学化学担负着传播基础化学知识,发掘培养化学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特别是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化学时更是如此,因而许多在初中对化学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到了高中便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的素质,研究中学化学独特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会并掌握探求真相的技能。激发学生质疑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智力,更重要的时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事情。

二、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 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置疑问。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学生对“两性”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概念性的解释,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刻板和被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在此处设置一个小实验,演示一下氢氧化铝分别和盐酸、氢氧化钠的反应,之后通过实验现象,然后把疑问抛给学生:为什么氢氧化铝既能跟盐酸反应,也能跟氢氧化钠反应呢?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或者查资料去解释这个实验现象,从而解决了这个疑问。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究教材。比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概念上的描述是很难从感官上来彻底接受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一个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自己质疑,自己解决的目的。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等等,学生会在自己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获得很大的乐趣,也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去质疑,更加喜欢学习化学。

2. 在重点、难点处利用实验来设置疑问。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递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备课时就非常注重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利用实验情节设置疑问能引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疑问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特点》中,教师就可以先设置好《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之后让学生通实验现象把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现象进行比较、疑问、总结,这样比教师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很多,让学生利用感官来质疑科学道理,之后通过实验来解决质疑。利用实验让学生产生质疑,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特点。

3 .在章节的关键处设置疑问。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课堂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在此设置一个实验对知识的理解和教授,对活跃课堂气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 .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个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体来说就是在教授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教授硝酸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能否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来制得硝酸,让学生从实验操作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设想和质疑,在质疑之后更加深了对硝酸制法和性质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予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

三、通过激发学生质疑取得的成效

在激发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而成了积极探索、乐于探究 未知世界秘密的主动者。设置实验情节成了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

“勇于质疑、勇于改进、认真思考”成了课堂的主旋律。

在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还培养了环保的意识。

任何一个教学方式和方法都需要有恰当的时机和环境,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刻意的迎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如果“东施效颦”,不但没起到推动实验课发展的动力,还会成为实验教学的阻力。因此还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想好这节课的上法,包括知识的传授,实验小组的分工,课前布置的预习等,更要认识到课堂不是你的,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认真思考好每一个环节,切忌应付塞责。

2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实验情节进行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当成主角,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改进实验的程序,思考环保与人文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把想法变成现实。

3 .教师不能把学生当做一个容器,把书本的知识硬装到里面,要利用“设置实验情节”这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去质疑、去验证、去体会,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爱、对大自然的爱。

猜你喜欢

质疑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