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1-28李龙
李龙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已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已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游戏;兴趣;作用;设计要點
中图分类号:G613.7,A,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5-0125-02
一、创设游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真正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知道他们是处于具有强烈求知欲、不稳定性和非常爱玩的特点,因为他们的求知欲强,容易促使他们在课堂上被别的事物分散了注意力,而出现了稳定性不强这一特点,稳定性不强,也就是说他们是活泼好动的,爱玩的,要期盼他们在短时间内改变或者成熟起来那是不现实的,那么针对这些的性格特点,加以利用和引导才是上上之策。
“游戏”是这个年纪的学生听到就能令大脑皮层兴奋的词语,也是他们所关心和热爱的活动,通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学游戏的创设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审美疲劳,走出“厌学”的心理误区,科学的调控上课的程序和效果是必要之举。正确而适当地采用游戏教学,既能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率,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游戏是可以促使左右脑均衡发展的活动之一,它可以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自然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论语》十二章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快乐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强大动力来源。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立即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上好每一堂课,不仅仅靠教师传授知识,还需学生配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被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为此,我采用了游戏与实践相结合的游戏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游戏教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教学时,模拟开商店进行情境教学。在玩之前,准备好货物。如:铅笔、橡皮、尺子、卷笔刀、文具盒、布娃娃等货物,并标好价格。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当营业员,二组的学生当顾客,利用教具中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学生进行换钱、找钱的活动。然后再交换一、二组角色,老师在一旁指导。通过课内的学习,再布置家庭作业,要家长带领孩子在超市进行实践活动,规定只许买学习用品,第二天在班上交流购物的经验,总结遇到的问题。
游戏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使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
低年级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利用游戏教学,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年级教学乘法口诀时,要求学生熟记,能脱口而出。但由于背口诀比较死板枯燥,学生很快就觉得不耐烦了。很多数学老师一度为乘法口诀教学苦恼,为了使学生很快接受,我将乘法口诀教学创设成游戏活动。(1)把乘法口诀变成拍手歌,同桌之间一边拍手,一边背口诀,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记忆口诀。(2)让学生跟着我的指挥打出的节奏来背口诀,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新奇好玩,效果也很明显。在整节课中不断变换指挥的节奏。如:快速、慢速,大小声。这样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良好的气氛所陶冶、感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从游戏中学习新知,培养自信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学习一段时间后,精力不集中,大脑处于疲惫状态,思维不活跃,为了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兴奋的状态,进行创新思维打开大门。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导学生在探讨交流中认识二分之一,并能利用手中的材料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从而探讨出许多新的分数时,若此时再让学生一味地去认识几分之一,读写几分之一,学生已经没有多大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了,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断创新的游戏。
(四)在游戏中拓宽知识,培养能力
游戏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巧妙的运用,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这节课堪称经典,很多教师对此思考很多,如何将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方法完美结合,让学生拥有一次“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的成功经验。利用“方格”,激活推导经验,提供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半格或大于半格的,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把各种平行四边形拼成了长方形。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找到转化方法,还无形渗透了数学思想。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地提升。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学科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快速、质优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游戏教学渐渐成为学科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三、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的设计要点
(一)运用游戏的目的要“明”
教学游戏是寓教育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它与一般游戏的区别在于它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一般游戏的目的只是在娱乐。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得甚至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教学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因此,在使用游戏教学是应注意这一点。
(二)设计游戏时构思要“精”
一个好的游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设计游戏要树立精品意识,满足学生喜欢惊奇、讨厌呆板的心理。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要注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中的游戏构思新点子越多,游戏过程越有新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其次还要善变,千篇一律的东西不但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还会使人感到疲劳。此外,还要注意求活,在组织开展游戏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游戏中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学生始终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三)组织游戏时秩序要“严”
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尊属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游戏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进行的主要武器。教学正式通过游戏规则来引导游戏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组织游戏过程要完整、善始善终。游戏之前要讲明有关规定,游戏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游戏结束后要结合游戏开展评讲。
(四)运用游戏的时机要“巧”
教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師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四、小结
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要把抽象的甚至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又必须具备游戏的特征。运用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教学为“神”,游戏为“形”;教学为内容,游戏为形式。离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游戏,不是教学游戏,而是一般的娱乐游戏。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要搞清游戏的目的,以游戏促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亚峰.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1(9).
[2]陈筱娟.数学课堂中的魔术师——数学游戏教学法浅析[J].小学时代(教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