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8高凌云

考试周刊 2018年10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高凌云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全面、有效地完成,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建构主义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理念,在思想上与各式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无与伦比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也许可以成为这一高中教学课题的必要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歷史教学是从初中阶段片面的中国历史扩展到了以世界为背景的世界历史,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不光在中国孕育出了如此灿烂的文明,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各种各样灿烂辉煌的文明存在,然而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进程,其历史的发展规律与中国虽然有着些许的相似之处,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历史还是具有很大不同,而利用建构主义思想便可以让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拓展出新的看法,让历史学习真正“活起来”。

一、 建构主义的优势

建构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它有时又被叫作结构主义,其主要论点是:人类自己能够决定以主观思想赋予客观世界的某种特定理解和意义,因此学习就不是一个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对外界的信息总结、分析之后自己主动建构出来知识的过程。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历史就是人类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因此历史往往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而其中总结出的历史规律自然也是人类在自己的主观分析后为其定义的,将二者的特点相对照便会发现建构主义思想与历史的概念不谋而合,因此建构主义十分适合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以教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思路一般就是由教师讲解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君主集权化的政治制度表现形式,再得出我国的封建君主集权一代一代加强,不断提高君主专制的历史规律。然而利用建构主义进行教学则完全不同:教师先让学生分析之前学习的从商、西周开始,一直到汉、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及本节课学习的“明清君主专制加强”,通过将各个时期我国君主专制的制度特点一一列出进行对比,学生只需要简单分析便不难发现一个规律——从商、周以来,我国的政治制度呈现高度集中化、中央集权化的发展形势,根据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再分析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规律便可以得出我国政治制度不断向君主专制发展的这一规律。两种教学模式之间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哪种教学制度更加适合历史教学自然高下立判。

二、 建构主义理论具体实践要点

建构主义理论在具体实践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教师注意,而这些教学要点很多时候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很容易忽略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太过注重于教师的指导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已有知识体系分析的重要性,对于建构主义来说,只有将已知的知识体系与未知的知识建立联系,同化或者转化新的知识体系才是学习知识的正确过程,因此,与以往的知识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教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为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因此主要围绕着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核心进行教学,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然而其实质与局限性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而产生的,因此是建立在奴隶制上的民主,然而在分析这一政治制度的成因时,教师往往会专注于这种政治制度的成因讲解上,学生只能够了解到这一表层结果,但是深入研究便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依旧可以利用以往的教学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在中国古代的商朝也是奴隶制国家,然而并没有发展出民主政治,反而发展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的结果,学生也许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是教师依旧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来帮助学生分析,在我国古代由于疆域过大的原因,没有办法发动大规模征战,因此没有大规模的奴隶来源,这就不利于中国奴隶制的发展,这样将已有知识体系综合分析得出新的结论的教学模式才是建构主义的内核。

三、 营造建构主义分析氛围

在进行建构主义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让学生形成一起讨论、一起分享已学知识,一同进行知识体系建构的良好氛围。

以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研讨学习任务,让学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的知识建构。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研究课题,比如仔细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历史发展特点,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因。其次,学生在进行集体研讨时就需要各自搜集有关的历史知识,并且将各自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汇总总结,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在不断扩充、积累已知的知识体系,当学生将这个已有知识体系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未知知识体系建构,进而分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让学生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联系,这样就可以完成一个二次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断进行建构就可以不断获得新知识,大大超出教师的教学范围,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提升。

四、 结语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客观规律,同时为人类未来的历史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和方向。对于人类来说,之所以能够形成如今这样灿烂的文明,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人类记录历史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将人类的文化永远传承下去。本文主要研究建构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希望能够为教师带来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魏志罡.例谈建构主义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以《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为例[J].商情,2017(21).

[2]刘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5).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