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获得与满足
2018-01-28苏梦楠
苏梦楠
给文化下一个既严格又精准的定义,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千百年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答案。
或许正是因为“没有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这种天地万物信息融汇渗透所产生的神秘感与复杂感,恰恰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有了文化,我们才能便于更高效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有了文化,我们才能便于传达、交流情感和信息……由此看来,虽然文化来源于人,但它的终极意义却是服务于人。
这种服务于人的终极意义,不仅贯穿在21世纪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中,也同样应用于市南區“未来五年,将大力发展时尚经济、繁荣时尚文化、倡导时尚生活、打造时尚湾城,推动市南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把市南区建设成为青岛市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目标中。
近年来,市南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上,一直走在青岛各区市的前列。始终保持在前列队伍的“秘诀”,则需有支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力”。实力之一,是让居民真正有文化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要想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事事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居民“获得感”和“满足感”的直接体现。
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十多年的市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婧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社区里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多都是敲锣打鼓扭秧歌,社区里有一支锣鼓队、腰鼓队就已经很难得。但现在随着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社区里的‘器乐队也不罕见,民乐、管弦乐等音乐形式一应俱全。除了音乐,阅读、演出和美术等各方面活动应有尽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获得感”和“满足感”可以理解为“满足居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但实际上,在满足物质条件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的对比下,精神的获得与满足更为重要。在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添文化活动种类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不同的“精神食粮”,这其中既有看得见的收获,也有看不见的满足。
目前,市南区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已累计建设65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5处社区休闲广场,打造了20处社区露天剧场、72处社区图书馆、120余处阅读服务点,年均开展3000场次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构建起“区一街一社区”三级联动、辐射全域的文化供给网络。
在“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下,市南区政府将大量有分量、接地气的文化成果呈现在百姓面前,让多维文化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不断变更文化服务形式,连接起了市南独特的文化脉络。
实力之二,政府对文化的引导作用。
这种引导作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社会的引导,第二个层次是对居民本身的引导。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也是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核心。现在传统文化事业单位长期担负着大部分文化传播与服务职能,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石。
虽然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几乎是政府“包揽”,但不可否认的是,思维模式固定,缺少较多的创新方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未来公共文化服务的良性循环应该形成“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只有全面调动第三方或多方平台加入文化服务活动中去,有合力才有新作为。
在今年的“百姓时尚秀”中,政府引导第三方平台共同参与就有了新突破。据了解,本次时尚秀比赛,企业的参与形式与往年大不相同。由以前企业单纯“冠名”,逐渐演变为企业提供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除了设置传统的一二三等奖之外,今年又新增了网络人气奖,让居民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选出自己喜爱的队伍,极大增加了企业知名度,企业也更愿意参与。
而作为最直接的文化服务受众一一居民,政府对居民的文化引导也有一系列改变。
“市南区居民艺术欣赏水平起点高,所以我们努力通过逐年引进高层次的文化项目来不断提升居民的满足感,不定期让专业剧团的演职人员和老师走进社区,通过‘演出+鉴赏+讲解的形式,现场引导和教授居民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来鉴赏一幅画作、如何欣赏一场音乐会,希望居民更了解艺术,接触艺术,让文化更‘接地气。”徐婧介绍。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四特性”,让服务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是实力之三。
“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是实现良好公共文化服务运作的要求,也是现代文化需求发展的新趋势。
就公益性看,市南区所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等场馆的图书借阅、培训完全免费,这是公益性的基本表现。
就均等性看,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市南区目前65个社区,活动场地基本上都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其中配备的各个活动室也做出了一定的基本规划,不分厚薄,平等要求,没有上下之分。现在打造的一系列文化品牌项目,如“啡阅青岛”“青云图” “社区剧场”,也逐步扩大影响范围,让市南区每一个区域的居民都能享受服务。
就基本性看,群众有享受基本文化的权益。通过图书馆、观看演出一系列活动,能保证居民最基本的文化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就便利性看,让居民“不用走远”就能身处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让文化活动遍布市南区各个角落,这些元素共同组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集合。
媒介很重要,落脚点更重要。有了运作要求,怎样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精细化和有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未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市南区要做出的努力还有很多。每一名文化工作者,要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的过程中切实满足群众的文化归属感和幸福感,这就需要政府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来丰富自身团队建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文化同行。
链接
浦东:打造“15分钟文化圈”
放眼上海,浦东是唯一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区”两项殊荣的行政区。这两项荣誉,不仅是对浦东直面文化短板并作出卓越努力的肯定,也为500多万浦东人开启了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走出家门就有“可以阅读的文化建筑”,享受便捷贴心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创建为民、文化惠民,这一创建之初的终极目标,已成为浦东人的切身感受。endprint
政府搭平台,开门办文化。政府将一个公共文化设施交给专业化管理团队“打理”,在浦东已非新鲜事。过去m年,浦东的36家街镇文化活动中心全部实现了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推出更多样、更对市民胃口的文化大餐:金融城里的陆家嘴文化活动中心为白领开出了时尚的击剑馆,花木社区文化中心为外籍居民量身定制中华民俗文化活动,位于浦东中部的周浦则将沪上首家镇级美术馆周浦美术馆搞得有声有色……浦东初步形成了“十五分钟文化圈”,36个街镇都消除了文化场馆布局盲点,浦东的区域特色文化服务风生水起。
深圳:推动阅读载体创新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渗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阅读的新载体、新手段层出不穷。
深圳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作为高新技术先锋城市在运用新媒体、数字化产品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先发优势,不断推动阅读载体创新。
自2015年起,深圳读书月专设“互联网+”板块,扶持、推广和运用有利于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技术创新,提升全民阅读数字化的新水平。2016年7月,深圳书城推出了“深圳书城APP——掌上书城”,市民可以在手机上订制私人书单,随时随地购买图书;服务于全民分众的数字阅读终端产品“全民阅读APP”也于去年读书月期间正式上线,以听书、影像、图文三重媒介承载全方位阅读资源,真正做到了立足深圳文化资源,促进深圳全民阅读的发展;懒人在线科技公司推出了“好书留声——聆听读书月好书”活动,开辟了有声阅读体验区,通过扫描二维码免费收听精选读物,感受有声阅读的魅力……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力量,使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紧密结合,丰富了市民的阅读体验,展现了深圳全民阅读的勃勃生机,让馥郁书香涵养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湖北:“汽车图书馆”送书惠民
居民无须进县图书馆即可借阅图书、留守儿童在家门口便可观看科普影片……这一切得益于湖北全省“汽车图书馆”。目前,湖北已有超过100辆流动图书车每年惠泽超过百万名群众。
2012年湖北省实施了“流动图书车配送工程”,针对基层群众所需,下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打造出一个覆盖城市、区县、街镇三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据统计,截至目前,流动图书车已基本覆盖全省。以2016年为例,全省流动车服务169万余人次、流动图书馆书刊借阅251万余册次。
图书车提供“一卡通”办理服务,读者可以凭卡将所借阅的书还给定时定点“开进来”的图书车,也可以还给就近文化服务中心,盘活图书资源,让图书在基层真正“漂流”起来。
经过5年探索,如今湖北“汽车图书馆”已实现从“五进”到“九进”,走到了机关、学校、企业、村组、社区、工地、軍营、特殊人群、监所,明确了流动周期,制定了流转规律。同时,服务内容也实现了数字化的改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