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漏洞及对策探讨
2018-01-28袁洪涛
袁洪涛
(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重庆 400030)
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主要因素。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和中小型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使得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对内控制度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偏差。
一、我国的民营企业所具有特点
在现行经济体制下,我国民营企业通常具备的特点为:
第一,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少,但由于其资金链比较薄弱,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却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技术设备不到位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风险预判和抵抗能力比较低;
第二,员工能力素质欠缺,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资金和良好的企业环境,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缺失也使得企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此外,经营模式家庭化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进入企业内部。
二、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漏洞
(一)内控制度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的内控制度基本上已经建立。但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内控制度却始终没有系统的建立起来。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漏洞
1.内控行为主体素质较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导致了企业内部人才的来源受到限制,再加上由于企业的内控制度发展时间较短,企业规模有限,资本和技术不够雄厚等因素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由于企业的管理层业务能力不够强、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其对企业的内控的认识不够全面。再加上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大量兴起,对企业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使得一些缺乏从业资格的人员也进入到了进入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对中小企业在内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对内控的认知不足。目前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常常把内控制度和会计制度混同起来,认为内控制度仅仅关系到企业内部成本的控制、企业资产安全和资金的控制。甚至错误地认为,企业最重要的是谋取经济利益,繁琐的内控工作会阻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业务发展,让企业失去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从而忽视了企业内控的重要性,有效的内控制度无法建立起来,企业经营管理较混乱。
3.企业治理机构不完善。目前,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构还不完善,有些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立还算完善,但在实际的运营中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弱化监事的职能,导致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制衡能力不足。一些企业高管人员甚至一人身兼多职,既是决策的制定者,又是的执行者,还是决策的监视者,造成监事会形同虚设。
4.风险防控的缺乏。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员,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看得见的或者看不见的风险,如资金风险问题、政府法律政策风险问题、市场竞争风险题以及技术革新问题等。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本身具有经营规模较小、资金不够雄厚等先天不足,一次风险评估失误或者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对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认为风险评估只是一个形式,依靠“经验、常识”做出决策的问题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中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根本就没有风险评估专业人员,更加没有建立起风险评估机构,这种风险意识淡薄使得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风险抵抗力非常弱。
5.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的监督机构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强而有力的监督机构可以保证各项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决策的合理性,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企业资金安全、督促管理层履行其勤勉义务,是完善内控制的关键。内控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监督机制主要是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有的企业至没有内部审计这个部门,企业内控监督机制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制的完善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控制完善的理念和原则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完善内控的时候应当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一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企业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完善企业内部结构的时候要注重营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强化风险意识,构建风险评估管理机制。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在完善立业内部控制的时候应当坚持“灵活性、时效性、重要性、协同性”等原则。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1.提高内控意识。意识引导着实际的执行,完善内控制度的前提是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企业应当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内控意识。通过对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内控漏洞分析可知,中小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内控制度的认识具有片面性,要想在企业建立内控制度,必须让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树立正确内控观念。另外,国家在完善相应法律制度的同时,应当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工具来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内控教育,培养其内部控制的意识。
2.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健全内控体系是内控制度正常运行的核心。良好的内控体系包括组织规划体系、授权批准体系、财务预算控制体系等内容。在组织规划机制的组建的时候,不相容的职务分别建立,保证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授权范围内的职权行使不受其他权利机构束缚,保证各种经营获得能够在业务运行中在有关部门间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授权批准制度的建立时,明确规定不同部门的不同权限,保证重要的经济决策或重大的经济业务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程序在两个或多个部门、两个或多个工作人员经行审查和专责分工。在预算控制体系的建立时,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经行,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后对预算进行调整。另外,为了确保预算的实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3.建立系统化培训机制。员工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是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者的素质普遍低下,那么即使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比较完整,员工也不会主动去执行和适应,还会有抵触情绪。因此,要想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必须对员工经行系统的培训。只有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逐步建立起来,企业才能健康运营。
4.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运营非常重要,是企业获取发展机遇的关键,也是企业运营方向的指南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讲,完善是信息与沟通极为重要,从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第一,提高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扩大企业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交流平台,使得各部、员工能够及时交流,信息的上传下达通畅;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把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政府法规政策结合起来,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第三,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把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上来,使得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问题和更好地决策;第四,拓宽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
5.强化内部审计,增强业务能力。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和检查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一些企业虽拥有较完善的内控制度,设有内控部门,但却因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导致内部制度的有效性不能完全发挥。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内控,加强对内控执行力的监督检查力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明确定位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第二,实行内部审计控制自我评估,条件允许的企业可设置专业的设计岗位,企业内控应由专职人员进行审计监督,建立较正式的内审制度。也可由企业的管理高层参与内部审计,对内部情况进行监督,也能起到内控监督的作用。第三,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专业性强又具备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内控会计、审计控制人员应进行严格的选拔,选用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员。
6.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风险监测及预防工作。在历经数次金融风暴后,风险管理成为了内控的重要发展方向。美国COSO报告同样强调了建立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在新时期,中小企业如果想实现长远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加强风险管理及评估,做好风险监测及预防工作。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避免或减小因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明确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目标,有了目标才有方向,各项工作才能围绕目标开展,才能积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第二,构建风险识别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建立预警标准,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三,定期进行审计、检查,规范业务行为,避免风险的发生。第四,强化风险培训,增加企业员工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提升风险敏感度,对岗位、业务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熟练掌握风险来临时应采取的措施。
四、结论
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运来越大。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来看,其内部控制制度急需完善。只有解决好了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循序渐进得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是每一个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