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的科学化建设研究

2018-01-28张雨萌

时代金融 2018年32期
关键词:党政队伍管理人员

张雨萌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党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水平、高能力水平的党政管理队伍,才能确保其各项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进入新常态以来,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党政管理队伍建设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仍存在较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提出“双一流”建设号召,让一流管理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保障。

一、高校党政管理队伍建设现状

(一)人员流动性较大

党政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在以往的高校党政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党政管理人员作出合理定位,仅将其当作后勤保障人员,管理者自身也缺乏职位认同感,认为自己的作用价值不如教学、科研人员。另一方面,党政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也明显低于普通教师,而且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许多新加入的党政管理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就因薪资、岗位晋升等问题选择放弃这份工作,或从一开始就将党政管理工作当作“跳板”。因此,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普遍存在[1]。

(二)缺乏服务意识

党政管理机构是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服务职能。特别是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下,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但是,一些党政管理人员以管理者自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尽到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将工作职能看作行政权力,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与教师和学生接触,给许多教师、学生留下负面印象。这不仅违背了党政管理机构的服务宗旨,而且也容易损害党政队伍声誉,为其带来更多负面影响[2]。

(三)缺少工作创新意识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高校党政管理人员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板式方法和流程,按部就班的开展党政管理工作。但是进入新常态以来,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下,高校党政管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党政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作出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用新的技术工具,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开展工作。但从目前党政管理队伍建设情况来看,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发工作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党政管理队伍工作效率提升缓慢,难以适应新常态的要求[3]。

二、新常态对党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人员结构要求

党和国家非常注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在人员年龄结构上也经历了新老交替。当前高校党政管理队伍主要以年轻管理人员为主,其可塑性较强,而且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接收速度快。但年轻管理人员也存在缺乏工作经验、工作状态起伏大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党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容易出现问题。因此,现阶段的党政管理队伍建设要对人员结构做出调整,平衡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技能结构等,从而保证党政管理队伍的人员组成能够满足开展党政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岗位结构要求

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的岗位分工包括党务管理、教务管理、组织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后期服务管理、学科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部门管理等。党政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繁琐,包括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文件起草和接收、登记与传阅、教务考务、科研成果申报和统计等等。为了改变高校党政管理工作混乱、无序的现状,首先要优化人员岗位设置,进而通过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完善,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开展,将权责落实到位,提高党政管理工作效率,这是新常态下党政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

(三)管理职能要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其本质属于官本位思想,这是导致高校行政权力长期凌驾于学生权力以及党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的根本原因。在“双一流”要求下,高校党政管理工作必须回归本质,同时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对党政管理人员的职能权力进行详细划分,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要求,提升其管理服务质量。

三、新常态下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科学化建设对策

(一)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结构

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岗位结构优化,是实现其科学化建设目标的第一步。在此方面,应从高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着手,对党政管理岗位进行优化设置,明确组织建设目标和工作模式创新目标。一流的管理要有一流的效率和一流的服务质量,党政管理队伍建设不在于队伍规模之大,而在于人员素质之精。每一名党政管理人员,都要切实承担其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以此为基本标准,做好党政管理人员招聘和人员岗位调换工作,使每一名党政管理人员都能胜任其岗位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优化办公资源配置,对现有部门和办公室进行调整,比如将信息科和秘书科合并为信息文秘科,将接待科和管理科等合并为综合管理科,将相关事务归并到一起,统一动作、统一管理,避免出现管理职能冲突和管理资源浪费现象。

(二)推进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管理制度是开展党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在新常态的高校党政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应继续推进制度创新,并以制度创新带动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创新,营造全新的高校党政管理工作气象。目前各大高校在党政人才培训机制、行政体系和绩效评价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落后和不完善之处。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应积极推进党政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通过参考彼得·德鲁克管理理念等国内外管理学研究成果,合理设计党政管理目标和规则,将管理制度看做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将实现管理目标的基本途径、重要方法落实到管理制度中,并督促党政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在党政管理队伍制度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激发人员的工作创新能力,积极改变以往在党政工作中存在的办事拖沓和责任互相推诿等问题。在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浓厚的工作创新氛围下,推动高校党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强化党政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在高校党政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应注重人员管理理念的转变,积极引进新的管理思想,改变工作思路,从而打破传统管理理念,优化工作成效。首先应强化党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身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价值做出正确认识,提升岗位认同感。对于党政管理人员个体而言,应将党政管理工作当作一份事业,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及时调整工作心态,减少消极情绪。在各个服务窗口,应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从而做好各项琐碎的工作。另一方面,党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认同感受外界期望影响较大,在高校党政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肯定党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为党政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坚持教学队伍与管理队伍齐抓共管、共同建设的基本方针,缩小党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薪资差距,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进行表彰和奖励。只有不断强化党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岗位责任意识,才能释放其内在潜力,主动投入到工作创新中,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升党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党政管理队伍科学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较高的管理队伍,从而实现一流管理。目前高校党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高校仅开展入职培训,而为在党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为改变这种情况,应为党政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平衡好日常工作与培训的关系,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培训质量。具体培训内容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培训、服务意识培养等各个方面,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检验党政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党政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的技术工具对于高校党政管理工作的优化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党政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采取科学的党政管理队伍建设策略,优化组织结构,做好岗位分工,落实管理责任,创新工作方法,可以对高校党政管理工作作出有效优化,促进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党政队伍管理人员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1949~1956年党政关系的建构与嬗变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