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2018-01-28胡心怡
胡心怡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来判断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方向,据此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活动、经营要素以及运营环节进行调整,促使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匹配发展潮流的综合能力。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来达到增加企业收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维持企业持续性发展是众多企业一直所追求的目标和思考的问题。然而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管理模式的变革则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障碍,此时就要求上层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艺术和管理能力,同时还应具有敏锐的市场变化嗅觉、创新能力以及冒险精神,从经营管理层面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稳健中推进企业实现转型,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企业经营管理概述
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未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从社会层面来说,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应在自身长期的管理模式的变化趋势中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运作经营的管理模式,同时根据实际现状不断的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这种运营管理模式将直接和企业的经营成果相挂钩,关系着未来的盈利空间:从短期视角来看,及时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短期内获得较大的经营利润和迅速的应对市场的变化,但是短期内也有可能给企业造成经营费用的增加;不过从长远眼光来看,即使短期经营费用增加也只是暂时性的状态,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后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未来处于长期屹立不倒的地位、占有大的市场份额、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必须具有明确性、具体性、易于了解性,比如下年度需达成的生产原则、下年度需达成的资金运用、下年度需达成的人事原则等等;同样企业经营方针应当体现出明确目标,且一旦确定就要保证彻底的公示,比如经营的基本方针、推销方针、流通政策、生产方针、人事方针等等。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意义: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和主要依靠市场调控的今天,企业自发的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对企业和市场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对挑战的能力增强、为发展打好基础,这种自发的应对挑战易于使企业占有主动优势。产品质量、营销手段、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等均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高自身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市场经济创新性的发展,为其他企业树立好的榜样。
二、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就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发展状况来看,在经营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以下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分析:
组织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尤其是一些传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甚至依旧是采取“家长式”管理方式,管理者过于进行集权管理,虽然集权有利于避免出现管理者权力架空的状况发生,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阶段;组织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人才是资本形成的源头,过于强调产品质量的同时未能做到“以人为本”,这种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造成公司人才大量流失、生产力急剧下降;企业管理者在面对管理方面的问题,过于单一的重视这一项管理问题,缺少从其他角度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造成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和职责、权责不清不楚的管理局面,企业经济效益无法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人的增值潜力要比物的增值潜力大得多,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变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能否具有一个优良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直接关乎到未来的发展。而在实际企业内部的人力管理模式中依旧存在许多漏洞:其一,不能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员工除了自己主动去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公司不能给予较高层面的建议,造成职工在自身的职业规划方面不清晰,人员流动性增加,严重影响公司的稳定性;其二,员工的选拔和聘用机制存在漏洞,首先,员工的提升制度上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化,这也就导致企业凝聚力不强、重心不能完全放在工作上;其次是员工的招聘只是以需来确定,不能将公司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来确定招聘人员的类型和人数,缺少一定的计划性;其三,岗位责任制、内部激励机制缺乏有效性,每年的绩效评估标准缺乏科学性,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工作兴趣和创新性,尤其是不能得到认可的员工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负作用。
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不完善:首先是管理制度层面,许多企业依旧处于保守态势,在管理制度的理念、思想、方法无法跟上社会的潮流,而管理者也已经被体制化,甚至害怕出现制度的改变。还有企业管理机制、岗位责任划分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均是照搬其他公司的模式,与公司内部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处于脱离状态;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制度已经完善,但是依旧存在许多变革障碍(比如员工的工作惯性、员工的心里排斥与阻挠),促使制度无法落实到实处。其次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会深深的影响到所有职工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以及企业品牌形象,在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企业文化无法及时更新,不利于升华员工的思想。部分反对改变的管理者也无法意识到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企业文化过于理想化和强调艺术性,与企业的服务理念不能相互匹配,则会影响企业外部的品牌形象,甚至会降低信誉而影响未来发展。
三、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注重以人为本
职工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创造者,所以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一是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管理体制的人力管理机制,将奖惩机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机制、职业规划与人才培养以及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在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上,同时还应注意信息的透明化,增强员工的主体意识,提高企业内部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比如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面对工作压力方面可以建立压力缓解室,同时管理者还应真正注重员工的需求(比如经济需求、心理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等等);二是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管理者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在整个公司营造一个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的公司环境,树立使命感与责任感;三是管理者还应注意员工的精神需求,适当的鼓励或者口头肯定使员工获得认同感,增加员工的自信心,激发员工的创新性。
(二)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
管理模式不能墨守成规,应根据时代的需求、公司发展的需求进行及时的更新,形成具有公司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首先,管理者应当主动去了解新的管理知识,自发的去学习新的管理技能,对市场变化保持敏锐的嗅觉才能及时发现公司在发展层面所面临的问题,这种以主动态势来迎接挑战的状态可以避免未来公司遭受激进式的改革。其次,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应进行转变,不能过于呆板的只注重利益,还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社会对公司的认同,才能大幅度的提高企业信誉,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再次,计算机网络早已全面普及,所以信息化技术与管理艺术相结合,比如公司可通过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来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管理还应提倡全员参与,不能依旧按照旧的管理模式来要求员工强制履行,应当鼓励员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及时提出自己对公司目前发展的看法,主动进行双方的沟通。
(三)分权与集权相结合
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权力分配模式,比如公司处于发展初期时应注重集权,发展中期适当放权,发展后期根据实际发展状况进行集权或分权式管理。企业要想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将集权与分权管理相结合,适当的给予中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部分权利,即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主的发挥创新性,还能提高公司处理工作事务的效率。当高层管理者发现自己了解的信息与公司实际发展状况信息相矛盾时就要进行集权管理,此时集权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明确公司存在的问题,不至于出现动摇公司发展根基的局面。最后公司的管理方式还应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公司决策层制定出公司发展总目标,之后各个管理层直至基层工作者都应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样层层确立才能保证公司总目标的实现,让公司一直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四、结束语
公司的经营发展离不开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注重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注重时代的变化。在发展迅速的经济状态下,管理者应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渐进式的更新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避免激进改革的出现,同时还应注重企业内部权力的分布方式,才能真正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维持可持续化的发展状态。最后以期本文内容可为管理人员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