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角色与功能

2018-01-28白丽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所在区域区域文化

白丽娟,王 茹

(唐山学院 办公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类似地,区域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区域文化自信源自于历史积淀,深化于研究创新,内化于代代传承。区域文化自信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文化之间有着互联共生的紧密联系。区域文化孕育并涵养着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则植根并立足于所在区域,承担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主体功能,在坚定区域文化自信与引领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文化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

地方高校具有大学的共性特征和功能,并具有所属区域某些地方性特征。区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鲜明的地域性及其较强的稳定性。鲜明而稳定的地域性特征既是区域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又是区域内社会成员对本区域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所在。由于有相当厚重的科技人文积淀,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传播、创新历来被认为既是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又是大学的生存方式和条件[1]。因此,地方高校在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有效性,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功能[2]。

1. 以传承者角色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地方高校根植于区域土壤,脱胎于区域文化并彰显着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承载着一个区域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区域的根脉与灵魂,并赋予地方高校最为鲜亮的独特底色和最有价值的文化底蕴。地方高校既要从所在区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发展所需能量,又承担着区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发挥着传承创新区域文化的重要功能。地方高校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产生于所在区域的文化底蕴,又积淀于所在区域的文化底蕴之中。地方高校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哺育与滋养,也无不带有所在区域独特的文化印记,同时又反哺和创新区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如学者徐显明所说:“大学是知识的源泉,是文化的酵母,是创新的活水。”对于区域文化而言,地方高校既是忠实的传承者,更是源泉、酵母和活水,是区域文化实现知识更新、不断进步的当然的创新者。

大学的经典功能之一是人才培养。地方高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其独特的、理性的、先进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为区域文化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另一个经典功能。地方高校通过专业人员的科研活动和积极的“校——区”互动,以其科学理念、科研成果引领区域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自信,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承和创新区域文化的过程,没有传承就割裂了历史,没有创新就失去了时代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发展方位中,地方高校应适时开展对于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和新的努力方向的研究,以传承为坚守,以创新求发展,以更加开放和理性的态度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共同发展,精准继承区域文化精髓,在传承创新中加强区域文化链条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2. 以引领者角色发挥文化引领功能

具备大学共性特征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中心、思想道德高地,对于所在区域文化具有天然的引领功能,并且具备引领所在区域文化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承担着引领所在区域文化建设发展的角色,发挥着引领所在区域文化发展的功能。地方高校的文化引领,主要体现于凭借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平台优势等文化优势,以所在区域文化引领者的自觉意识,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在所在区域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作为“文化酵母”“知识源泉”和“创新活水”,地方高校通过教书育人功能的实现,为所在区域文化打上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印记,同时塑造着所在区域社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与所在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中,地方高校将追求真理、富于批判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先进理念和开放、严谨的学术思想传递给所在区域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区域文化,成为引领所在区域文化发展进程的“灯塔”。

二、策略分析

区域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之河丰富充盈的源头活水,也是地方高校的根。地方高校有责任肩负起引领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深入挖掘、系统研究、整合提炼所在区域文化精髓,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所在区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担当引领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重任,地方高校还需认真思考符合学校自身和所在区域实际的可行性策略。

1. 强化角色意识,增强文化自觉

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主体和“创新的活水”。传承创新所在区域传统文化既是新时代的需要,又是增强地方高校角色意识、增强文化自觉、发挥引领功能的“主观诉求”[3,p21]。首先,地方高校应增强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全面认识所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方位和价值,准确把握所在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瓶颈问题,弥补理论认识的不足,谋划可操作的传承创新策略,对所在区域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这也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其次,应站在增强所在区域文化自信,实现区域文化自强的高度,对所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展开科学研究,探索传承创新的策略、思路及困境所在,寻找大学文化与所在区域文化的契合点,提炼精髓,剔除糟粕,正本清源;再次,应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所在区域文化认识的“正识见”[3,p22],真正担负起所在区域文化传播、创新、收藏、运用和交流的历史使命。

2. 苦炼内功,加快内涵发展

要肩负起引领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之责,地方高校应做到:首先,做好为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本分,苦炼内功,从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能力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制定发展策略,探索发展路径,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其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并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寻找校园文化建设和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契合点,有意识地将所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及他域优秀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尝试建设所在区域特色文化精品课,使优秀文化充分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体系,在整合提炼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文化厚度和社会影响力。如唐山学院作为以工科见长的地方高校,应积极寻找与唐山这座被称为近代工业摇篮的城市之间的契合点,充分挖掘工业文化元素,在厚重校园文化的同时,使唐山工业文化得以整合、创新和传承;再次,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活动、校园网络平台及校刊校报等渠道大力传播所在区域文化,理性认识所在区域和学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及其传承价值,提高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传承创新所在区域文化的生力军。

3. 提升科研能力,传承创新实践

地方高校要注重科学地挖掘、梳理、研究、整合所在区域文化,使得所在区域文化更系统、更富有理性内涵。首先,地方高校应充分调动校内科研力量、组建科研团队,并且吸收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和文化管理经验的专家加入科研队伍,对所在区域文化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所在区域文化项目个案研究,破解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和路径,从个性推衍共性,总结出带有启迪性和普遍性的规律。其次,加强与所在区域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拓宽科研队伍的学科范围,以开拓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有效整合科研力量。应重视提高所在区域文化的研究层次和保护意识,避免功利化倾向或按需研究,更不能一味迎合经济需求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在避免破坏区域文化整体性的同时,应体现出研究过程的选择性和批判性。再次,鼓励师生大胆开展创新实践,建立创新奖励机制,推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4. 构建“校——区”互动平台

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耦合关系[4]。这种耦合关系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彼此互生共长。地方高校引领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与其说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过程,不如说是地方高校自我成长壮大的过程。现阶段,影响地方高校引领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成效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认识上的欠缺,即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滞后。首先,地方高校以所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构建“校——区”互动平台,创新并完善服务机制。其次,在操作层面上,地方高校应处理好与所在区域地方政府的关系,与所在区域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建立并完善区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区域文化传承创新走上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再次,与所在区域共同构建“校——区”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及区域文化成果转化平台,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文化创新,加强“校——区”协同创新力度,主动参与区域文化发展,助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

猜你喜欢

所在区域区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分割区域
供求信息
谁远谁近?
供求信息
区域发展篇
供求信息
供求信息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