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岛时期《申报》药品广告中的异形词研究

2018-01-28孙宝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异体字语素陌生化

孙宝新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申报》作为一份商业报纸,广告是其版面的主要来源,为了达到广而告之、吸引受众的目的,广告制作商抓住受众求新趋奇的心理,运用新奇、灵活、多样的语言形式,主要表现在异形词的使用上,比如:“剧烈”与“剧裂”、“治愈”与“治癒”、“痊愈”与“全愈”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学者把异形词看作同实异名词语,本文认为,因为异形词主要是在同一意义、语音相同或相似的前提下,具有不同形体的语言现象,而同实异名词语则是在表达同一概念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一般不同、形体不同的语言现象。为了使它们之间的区别性更明显,故将其分开,分别对待。

早在20世纪20年代,现代汉语中异形词的问题就已引起重视,学者开始进行研究,并产生了相关成果。但关于异形词的界定,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异形词的界定主要有三种:第一,异形词是形体不同,读音相同相近,意义相同的词;第二,异形词是形体不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词;第三,异形词是形体不同,意义相同的词。周荐先生针对这三种认识,逐一进行分析,得出三种定义对异形词性质认识不全面、不恰切的结论。据此,周荐先生深入问题实质,对异形词的定义进行了全面表述:异形词是一个词位在书面上用若干不同写法的一种用词现象;异形词的若干个形体在共有一个意义的前提下,多是有着同一语音形式,少数异形词的不同形体的语音形式略有参差;异形词从最初形成的角度着眼,各形体有使用上的代换关系,但从规范的角度看,几个形体应该而且可以分出正体、异体,以利于人们的使用[1,p8]。周荐先生的定义避免了因语音标准绝对化而导致不能网罗“date—弟佗、棣达”此类的异形词,避免因语音相近标准的设立使“跟头”和“筋斗”等此类非异形词混入异形词的行列,还避免了因意义相同标准的设定而导致与同义词混淆的后果,并指明同义词与异形词决不同质的观点,故本文采用周荐先生对异形词的界定。

经整理分析,孤岛时期《申报》药品广告词语中存在一些异形词(以下简称《申报》药品广告),现摘录于下:

彻底——澈底 原素——元素 复原——复元 分量——份量 成分——成份

给予——给与 滋补——资补 唯一——惟一 唯有——惟有 无上——无尚

剧烈——剧裂 治愈——治癒 痊愈——全愈 特效——特効 刺激——刺戟

宣布——宣佈 杆棍——桿棍 效力——効力 根据——根㨿 挂号——掛号

药厂——药厰 糖果——糖菓 忽略——忽畧 眼眶——眼匡 食欲——食慾

幸福——倖福 泰山——太山 痼疾——固疾 萎靡——委靡

做事——作事 专治——耑治 鼓胀——臌胀 发现——发见 货品——货吕

用以——用(㕥)

一、《申报》药品广告中异形词的分类

异形词在运用过程中,通常以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等方式,替换原有词里的部分成分的形体。异形词有很多分类方式,比如形成方式、词义、语素相同与否等,此处按照形成方式进行分类。根据形成方式可以把异形词主要分成以下六类:

1. 由异体字形成的异形词

特效——特効 效力——効力 宣布——宣佈 食欲——食慾 幸福——倖福

根据——根㨿 挂号——掛号 药厂——药厰 糖果——糖菓 忽略——忽畧

此类由异体字形成的异形词,前者一般被视为正体,在人们之间广泛使用。后者随着第一批异体字、第二批异体字的整理,几乎不再使用,如“特効”“効力”中的“効”。对至今还在使用的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会在正体字后面对异体字进行相关标注,如“宣佈”中的“佈”、“倖福”的“倖”;有的还有两个异体字形,如“药厂”在《申报》药品广告中的异形词是“药厰”,“厂”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还有“廠”的异体字形。此外,“根据”,除了在《申报》药品广告中的异形词“根㨿”外,“据”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还有“據”的异体字形。

2. 由古今字而形成的异形词

专治——耑治

“耑”作为“专”的古字,在《申报》药品广告中使用具有古朴典雅的书面色彩,给人庄重之感。“耑”这个古字,除作为姓使用,并用在信件、公文中外,其它地方几乎不用。由于广告语言要求雅俗共赏,故此类由古今字形成的异形词在《申报》药品广告中使用极为有限,仅有一例。

3. 由正俗字而形成的异形词

发见——发现

“见”在先秦两汉典籍中经常用为“现”,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目所睹为见,因有见在之称,俗别作现……。”[2,p762]可见,“见”与“现”之间为正俗字关系。这种由正俗字而形成的异形词在《申报》药品广告中的使用也极为有限,仅现一例。

4. 由形体相近的别字代替而成的异形词

货品——货吕

广告语言一般要求表达的准确性,故在广告用语中很少出现别字。《申报》药品广告中出现了一组由形体相近的别字代替而成的异形词,只能说明当时“品”的别字“吕”经常混用,使用得多了,也就被百姓认可了,但像这种现象只能在一个狭小区域的一小部分人中使用,一旦这部分使用人群不存在了,这种用字现象便会随之消失。

5. 由语音相同、语义相近的语素经常通用而形成的异形词

做事——作事 泰山——太山 萎靡——委靡

鼓胀——臌胀 痼疾——固疾

《申报》药品广告使用了一部分由语音相同、语义相近的语素形成的异形词,这一部分异形词可以使人联想到原词的意思,不致于造成误会。如“泰山”中“泰”与“太山”中“太”语音相同,两者在表示“大”这一义项时意思相同,故通用。“做事”中“做”与“作事”中“作”语音相同,在从事某项事情这一义项上意思相同,故通用。

6. 取同音字而形成的异形词

彻底——澈底 原素——元素 复原——复元 给予——给与 甘油——肝油

燐酸钠——磷酸钠 帕勒托——帕勒脱

惟他命——维他命——惟太命——维太命

荷尔蒙——贺尔蒙——好而蒙——好尔蒙

阿司匹灵——阿斯匹灵——阿司匹灵——阿莫林——阿墨林

取同音字而形成的异形词在《申报》药品广告中主要体现在外来词的使用上。异形词主要是由两个词汇单位构成的异形词,而此处由外来词形成的异形词中出现了由三个甚至四个词汇单位构成的情况,如“惟他命——维他命——惟太命——维太命”中“惟他命”与“维他命”同音,“惟太命”与“维太命”同音。

二、《申报》药品广告异形词运用的认知心理

1. 迎合广告受众求新求异的好奇心理

当汉字记录一个无意义的音节时往往不能固定,汉语众多的同音字为记录无意义的音节提供了太多选择的余地,异形词的产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p25]。《申报》药品广告中的音译外来词因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同音现象而产生了大量异形词,如“荷尔蒙——贺尔蒙——好而蒙——好尔蒙”“阿司匹灵——阿斯匹灵——阿司匹灵——阿莫林——阿墨林”等。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可以由形知义,但是从《申报》药品广告这些由汉语音译过来的词语看,由于语素与语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由单个语素的意义去理解也无法得知其义,因此像这种新奇的词语表达形式,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最终受趋新好奇心理的牵引,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另外,由于近代上海受西医的影响,加之人们崇洋媚外心理的影响,自认为外来的东西都是时髦的,质量上乘的,因此好多本土药品都故意使药名西方化,或者在其成分中加入西药成分,以突显其外来身份,从而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实现销售的意图。

2. 符合广告制作者陌生化的表达心理

诚然,“作为文化中的特殊角色,广告人拥有不经共同体商议即可发布新的语式和表达式的特权……寻求其所需要的陌生化效果。”[4,p24]这种陌生化的表达被广告受众接收,与语言使用者头脑里的词语进行匹配,这种陌生化的语言符号有可能与人们头脑中存在的语言符号完全相异,有可能是部分不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使用者的认知里都属于陌生化的。比如“糖果”“糖菓”这组异形词,当“糖果”一词出现时,受众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因为它与人们头脑中存在的词语形式是一致的,但是当“糖菓”一词出现时,人们就会觉得有些奇怪。《申报》广告中“糖菓”出现4例,而“糖果”仅 1例。可见,《申报》广告有使用这种陌生化词语的倾向,由此产生陌生感,利用这种陌生化的认知,使受众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受众主动求解。

三、《申报》药品广告中异形词的规范原则

异形词由来以久,其各个不同形体有的来源于同一时代,有的来源于不同时代。来源于不同时代的异形词虽然对研究古代典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异形词愈来愈造成汉语词汇的冗杂,给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申报》作为近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一份报刊,对其药品广告中出现的异形词,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对待之。

1. 通用性原则

通用性原则即根据人们的使用情况,选择大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在通行的两组不同的字形中,如果一组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另一组,那么就选择使用频率高的那组异形词。比如:一开始“原素”和“元素”并存使用,后来两者使用频率产生了差距。经统计发现,《申报》中“元素”和“原素”的使用频率之比为6:1。可见,“元素”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原素”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低的“原素”其词形就会逐渐消失。

2. 通俗性原则

通俗性原则即按照简单易写的标准选择词形简单,笔画较少,容易书写的一组词。比如:“根据”和“根㨿”,“食欲”和“食慾”,“挂号”和“掛号”,“药厂”和“药厰”,“用以”和“用㕥”,按照通俗性原则应该舍弃笔画繁多的字形,选择“根据”“食欲”“挂号”“药厂”及“用以”。而对于“货品”和“货吕”这样由形体相近的别字代替而成的异体字,不能按照简单易写的标准选择“货吕”,应该在基本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拒绝此类别字词组的使用。

3. 表意原则

表意原则即选择语素跟词义有关或可以揭示词语含义的一组词,舍弃不能体现词语含义的词语。如“萎靡”和“委靡”表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的意思。语素“委”是委任、推诿的意思。语素“萎”是干枯、衰落的意思。相比之下,“萎”的干枯、衰落义更符合精神不振的意思。因为“萎”在表示整个词义时表意性更强,因此应该选择“萎靡”,舍弃“委靡”。

4. 语素义搭配原则

语素义搭配原则即看各自的语素义是否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共同表示词语的含义。如果两个语素间词义大相径庭,无法组合在一起说明词语含义,就应该舍弃。如“眼眶”和“眼匡”表示眼睛周围的部位,其中“眶”指眼的四周,而“匡”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匡,饮器,筥也。”[5,p268]可见“匡”的本义表示古代盛饭的方形竹筐,其意义与“眼”无关,因此无法搭配在一起表示词义,而“眶”表示的意思正好表示“眼”周围的部位,故搭配在一起更能凸显词义,所以应该舍弃“眼匡”。

猜你喜欢

异体字语素陌生化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日本《金光明最胜王经音义》与异体字研究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异体字与古医籍整理*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