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寓言
——以苏教版三下《鹬蚌相争》的教学片段为例

2018-01-28

江苏教育 2018年41期
关键词:燕国赵国秦国

一、背景分析

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寓意于言。在语文教学中,寓言的地位不容小觑,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在寓言教学中,不少教师想当然地以为教学的重点是揭示寓意,这使得寓言教学陷入“摘抄寓意、背诵寓意”的怪圈。寓言,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寓言,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这里的文化土壤是指寓言所处的历史背景。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固然重要,但寓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同样值得重视,所以我们要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寓言。

二、课堂再现

教学三下《鹬蚌相争》一课,在学生读懂故事寓意后,教师安排了这样的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寓言故事在历史上阻止过一场战争呢!

顿时,学生来了兴趣。一个个伸长脖子,眼睛紧紧盯着教师,眼里充满了期待。

师: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事连连。赵国准备讨伐燕国,燕王得知后很担心,派说客苏代去劝阻赵惠王不要出兵。苏代带着王命来到了赵国。

师:那时候,假设苏代直接对赵王说:请大王不要攻打燕国。赵惠王会听他的吗?

生:不会。

师:苏代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就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你们知道他讲了什么故事吗?

生:难道是鹬蚌相争的故事?

师出示《战国策·燕策》中《鹬蚌相争》的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师:我这次来,途经易水,看见一只河蚌躺在河滩上,张着壳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立刻合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的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师:从刚才老师讲的故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如果燕赵大战,秦国就会是故事中得利的渔翁。

生2: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翻译。

生3:赵国是主动侵略的“鹬”,燕国是不依不饶的“蚌”。

生4:苏代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说动了赵王,避免了一场战争。

生5:寓言故事中,鹬和蚌没有停止相争,最终渔翁得利。历史故事中,赵国和燕国停止相争,秦国没有得利。(掌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人物关系图。

师:如果不讲故事,假如你就是苏代,你能对赵惠王说什么呢?

生1:如果大王攻打燕国,有多少把握打赢呢?我国据城死守,大王也没有多少胜算吧!到时候,秦国来了,我们就都完了。

生2:如果大王来攻打我国,即使打赢了,秦国乘虚而入,赵国也完了。

生3: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攻打我国,大王即使打赢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到头来,遭殃的是两国的百姓。大王忍心吗?

师:赵惠王很理智,听你们这么一说,也想到了结果,于是就放弃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三、教学反思

1.回归寓言的源头。

其实,这则寓言包含了两个故事:一是苏代讲的故事,二是《战国策·燕策》作者讲的故事。既是两个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也是三个国家之间的故事。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寓言的原文,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对这一明一暗两个故事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理解秦国就是故事中得利的渔翁,赵国就是主动侵略的鹬,燕国就是不依不饶的蚌。苏代的游说让赵惠王看到了秦国的野心,从而避免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期谋士们劝说君王的妙计编成一部书,取名《战国策》。国君手握生杀大权,谋士们言语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于是,谋士们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假托一个故事拐弯抹角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鹬蚌相争的故事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语文,要站在文化平台上。在寓言教学中,回归寓言的源头,追溯寓言背后的历史故事,从故事走进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了了解,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寓言的真谛。

2.理清人物的关系。

寓言的学习应以故事为先,寓意为后,这样的理解方式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原理。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寓言,绝不是随随便便添加东西。寓言教学应该在简约与丰厚之间找到平衡点,一味拓展,会导致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鹬蚌相争》的教学中,了解燕赵两国的实际处境及理解苏代游说成功的原因是难点。此时,拓展成了必要的手段。如何有效拓展呢?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用简笔画的方式绘制出鹬、蚌、渔翁三者的关系图,燕、赵、秦三国的关系图。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两幅关系图,学生就能清晰地看懂当时的情况,谁是渔翁?谁是河蚌?谁是鹬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一目了然。

文化早就生长在鹬蚌相争的故事中了,教师需要深究寓言,把文本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理清人物关系,这样,课就能真正上到学生心里去了。

3.创设游说的情境。

以提升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寓言教学,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是关键。重现历史,加深对文化的感性体验,创设情境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故事中的角色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

教学中,介绍历史背景后,教师创设了一个游说的情境:假设你就是苏代,你会如何劝谏赵惠王?在语文课堂上,再现那段历史,学生通过转换课文语言,说出自己的方法,生发出了无限精彩。在游说情境中学生诠释故事道理,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有利于后续寓意的挖掘及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寓言教学,绝不是仅仅在理解寓意上兜圈子,教师应带领学生回归寓言的源头,在寓言独特的语言、精彩的情节、生动的故事中来回穿梭后,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总之,只要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优化寓言教学生态,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涌动起对寓言的喜爱与迷恋。

猜你喜欢

燕国赵国秦国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把你戴在胸前
希望在肩上
助燕伐戎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箪食壶浆
瞒天过海
古法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