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小学生语感进阶性培养策略
2018-01-28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感培养的黄金期,和学前阶段生活化语感的生成以及中学阶段高阶语感的培养不同,小学阶段更注重夯实学生的言语规范,启迪学生对言语的情感体验。因此,小学阶段语感培养的进阶性目标可以表述为: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明确语感是生活、生命成长的自然活动;促使学生理解语言的通达性、准确性和生动性;让学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感情。其中通达性需要学生能对语感进行深化和拓展,准确性需要学生能根据汉语言的基本结构规范来正确表达,语言的基本感情则是相对于语言内在气韵、色彩、风格等高阶体验而言的外在感情。
小学生语感的进阶性培养主要是一种基于师生对话的“熏陶”过程。这种熏陶旨在使学生的语感在自主发展的同时接受来自教师的长期、积极、有效的引导,从而感受语言丰富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涵。
一、呵护——基于语感生命意义的培养
小学生在学前的生活中形成的语感能帮助他们进行流利的对话和基本的言语感知。这些语感藏在他们心里,是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却又没有明确意识的东西。要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语感,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去呵护学生对言语的正确感知,这是学生语感发展的第一需要。只有当学生的语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积极的反应和认同,才能获得言语学习的精神满足。有了心理基础,语感才能伴随着语文学习获得自由的发展。
1.言语表达的自由需要呵护和尊重。
呵护学生的言语感知,就是对学生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尊重,是让学生徜徉在语文学习之中不断体验语文学习之快乐的基础,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低年级学生眼中这份呵护类似于家庭的温暖,给予他的是言语的自由;在高年级学生眼中这份呵护就是对他个性的一种认可,给予他的是言语的平等感和表达的勇气。
当一年级的学生读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苏教版一上《人有两个宝》)时,一些学生兴奋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挥舞着。教师问:“你为什么要挥手啊?”学生答道:我能用手剪出很多有趣的图,我能画很多的动物,我能……许多学生都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本事”。这样的表达正是在这些学生对语言正确感知的基础上发出的,虽然他们还不能解释什么是“创造”,但是这已经足够让他们体会到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这是课文语言对学生生命的召唤,学生产生的是基于感知的表达意愿。教师适时地表扬道:“看来大家真的知道了‘用手又用脑’的快乐。”
在教学《黄果树瀑布》(苏教版五上)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形成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然后让学生想象并交流:“如果你走在这条街道上,会有怎样的感觉?”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冒出一个字:“爽!”好一个“爽”字,这个感觉虽然和教师预设的惊奇、舒服等答案有出入,但却是学生在朗读后对课文语言最真实的体验。学生感应到语言表达的意境就是他们在生活中体验的“爽”,这样的语感是自然、正确且富有时代气息的。一个“爽”字不仅体现出清凉与舒服,更体现感觉刺激的一种畅快,这不正是一个游人最渴望的感觉吗?于是教师会心地竖起了他的大拇指。
2.感情的表达需要理解和开发。
当言语的内容再现了学生的生活,或者与学生天性的想象契合时,言语的学习才会是快乐的。小学生往往受制于有限的理解能力无法将言语中的字词、语句与它们表达的意义直接联系起来,从而缺失了正确的体验。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接触文本时产生的直觉感情,引导学生建构起言语表达与言语意义之间的联系。
一位学生在学习《蜗牛的奖杯》(苏教版二下)的第三自然段,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你是蜗牛,你会怎样?”时说:“我觉得自己也会像蜗牛一样,想让大家都知道我是冠军,也会担心奖杯被偷,睡在奖杯里。”教师顺势追问:“你是从哪里感觉到蜗牛的担心的?”学生回答:“读到‘唯恐’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自己。”马上有学生补充道:“还有‘生怕’。”教师接着说:“看来有好多同学有和蜗牛同样的感受,你们都有担心的时候。”这里教师利用学生在感知课文言语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唯恐”“生怕”这两个词语的潜在感知表露出来,激活了言语与感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使学生体验到了这两个词在表达人物内在感情时的用法。
3.言语的规范需要点赞来巩固。
当然呵护也是一种无声的肯定和赞扬。学生正确的直觉表达,往往看似不经思索,却符合了大家遵守的言语规范,此时教师的呵护能让学生体验到言语交际的顺利与达成,促使学生给自己的言语作出肯定的评判,强化了运用此种言语规范进行表达的信心。
就如《秋游》(苏教版二上)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当学生一个接一个表达的时候,一位学生在沉默良久后说:“同学们有的看到稻子黄了,有的看到高粱红了。”此时有些学生笑了,“稻子黄了,高粱红了”原本就是书本上的话,这个仿照跟其他同学的讲述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教师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位学生的难堪,也觉察到了这个学生对于“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结构是有正确感知的,他直接用了课文中的语言,显然只是受到想象的困扰。于是教师对所有学生说:“我们一起来再听一遍这句话,他用对了吗?”当其他学生发出肯定的评价时,教师看到了这位学生如释重负的笑容。这一瞬间,这位学生在获得心理解放的同时,语感也得到大家的认同。言语规范在这一刻得到了无形的宣扬。
4.言语规则需要在困惑中拓展。
当言语规则不断作用到语感之时,语感才会被一次次激活,激活的条件越丰富,言语规则运用的空间就越宽广,语感也会随之获得相应的发展。这样的激活条件往往就蕴藏在学生理解的困惑之中,善待学生的困惑就是为学生语感的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去二三里》(苏教版一上)时,学生才读了一遍课文,就有人高举着小手:“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一二’中的‘一’读第一声,这里的‘一’怎么读第二声?”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他语感与言语对话的结果,多么好的感应!老师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板书了几组带有“一”的词,如“一个、一位、一辆”等,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学生读后马上感知到“一”在不同的运用中会有不同的读音。这位提问的学生自己在提出问题时就正确读出了“一个”的读音,这是他生活中语感无意识的运用,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比较激活了学生的语感,使得语感在潜意识里获得运用空间的延伸。
二、传染——基于语感本质起源的培养
小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必须从自己的言语感觉中解脱出来,做有意识的分析活动(联想和想象),才能透过语言感知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需要将自己感知的言语意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借用夏丏尊先生的一句话表述,就是:传染语感于学生。
1.语调语气的传染:以声色还原语言的本质韵味。
口头言语的语调和语气直接反映出说话者的精神活动和感情世界,它对听者的语感促动是最直接有效的。
《海底世界》(苏教版三下)一文在介绍海底的声音的时候用“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这句话引入,体现了作者童话般的表达技巧。正是由于学生对“窃窃私语”一词没有相应的感知能力,无法去展开想象,因此对后面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的比喻上。一位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进行了示范朗读“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舒缓的朗读节奏,故意降低的语音和微笑中略显神秘的脸色,一下使得课堂一片寂静。教师没有让学生去解释“窃窃私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而是将自己对言语的感知通过朗读形象地传染给了学生。那份悄悄的、轻声的细语融入他们的内心,他们的语感融合着作者的文字和教师的语音应运而生。
2.联想与想象的传染:以脑力还原语言的非常世界。
语感的形成不能没有想象的参与,它依赖于想象获得的神经刺激。当人在和言语的接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依照言语对象的描述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时语感就产生了。教师借助朗读将自己对言语的联想和想象传染给学生,就是让学生获得了直接的神经刺激。
一位教师范读《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六上)一文:“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语调从平缓到高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其他的树都哪里去了?这里能让树生长吗?’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语气从舒展到急迫。教师不仅用语调语气的变化表达出和作者一样的心理变化和感情宣泄,而且在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有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两个追问。没有让听者觉得突兀,因为随着语气语调的变化听者产生了语感的同化,教师添加的就是听者愿意去联想的,这样的传染给予学生的想象以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感情脉搏。
三、启悟——基于语感本质意境的培养
学生感官的敏锐度和心灵的体验能力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作者语言表达时的身份地位、角色背景、言语形式等语言要素还无法形成全方位的感知。此时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跨越语感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1.身份的融入:多一分想象的依托。
作者选择相应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除了体现自身个性化的语感积累,还跟作者的身份意识有关。只有当阅读者在接触文本时和作者拥有相近或相同的身份体验,那么作者的言语才能真正刺激到阅读者的感官,最终使阅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学生在学习《鸟语》(苏教版四下)一课时,对于“软语”一词是没有体验基础的。教师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和布谷鸟对话:“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学生自然融入农村孩子天真无邪的角色之中,充满孩童想象的意境,对话的语气是温柔和甜美的。不需要交流,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角色之间对话的特性。教师点评:“这样的话就是“软语”哦!”看似一次简单的角色扮演朗读,其实让学生体验到了作者写作时的身份意识,瞬间激发了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语境的再造:多一分生成的空间。
言语意义的呈现依赖于它所蕴含的语境。可以说对语境的理解和把握是读者语感生成的必要条件。书面语言中语境有时直接呈现于字里行间,有时却隐藏在言语之间的关系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加工才能显现。当文本语境被作者暗藏起来时,教师的创造性启迪就势在必行。
《苹果里的五角星》(苏教版四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困惑:这样的一个图案也能说有魅力吗?此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也发现一件新奇的事情,你会怎样?”霎时学生就有了表达的动力。哪个孩子的童年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然是想告诉所有的人,想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发现是多么不一般。教师道:“对啊,你们也和文中的孩子一样需要传播你的发现啊!”哦,原来传播就体现了发现的魅力,学生感觉到了。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忆自己的往事时,就身处在与作者写作时相似的语境之中,对语言的感知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3.言语形式的渗透:多一分表达的能力。
言语形式的刺激可以让人把握言语的意图、意义和意味,从而生成相应的形式化语感。启迪学生感知言语形式的呈现特点,比如标点运用、词语搭配结构、语言构造等,可以让学生丰富自己的语感敏锐度,达到理解和运用双效提升。
学生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苏教版三下)一课时,容易被课文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和那些精彩的语言所陶醉,感受的是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喜爱之情,但是却不能体会到言语形式对于描写的意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所有的比喻句。当比喻句一一展现在屏幕上,学生的眼光是惊奇的,这惊奇不是这些比喻句多么形象,而是这些比喻句的形式是那么不同: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云雾弥漫山谷,它是……;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这些比喻句学生在自我感知的时候就已经感悟到了表达的魅力,此时教师将它们的美与变化的形式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形式的比较中感受语言审美的乐趣,因此而获得的语感体验更加丰厚。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感培养必须围绕进阶性目标循序渐进。放手的自主体验和过度深化的语感训练都有悖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不断“熏陶”,使学生语感的发展自然地融入他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之中,从而感受语言丰富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涵,为今后语感的高阶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获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