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资源转化途径的研究
——以英语口语赛项(专业组)为例
2018-01-28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大港 300270)
进入21世纪以来,政治、经济、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变化,使世界各国在商务、金融、旅游、信息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随着国际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的日益增多,社会急需大量高技能外语人才。2011年英语口语赛项被正式列入全国技能竞赛项目,并且成为入选的唯一语言类项目,得到了各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英语口语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推手,不仅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它又是选拔和培养技能型外语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英语口语技能竞赛的开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各省市、自治区竞相以“全国口语技能大赛”为契机,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开展地方口语技能竞赛,选拔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赛事的成功举办使各个高职院校加快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为企业、行业输送了大批英语技能人才。
一、英语口语竞赛现状分析
(一)发展历程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竞赛自2011年举办到2015年已成功举办5届。5年以来,无论是参赛院校还是行业企业,数量都在增加,赛事的整体规模不断在扩大,并体现出如下特点:
1.总体呈专业化,注重职业核心能力
从题型和内容上看,大赛注重学生以英语为语言工具处理真实职场环境下的实际问题。既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又包括了对选手信息处理、人际交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辨等职业核心能力的评测。
2.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度提高
随着技能大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各界对技能大赛的认可,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已经形成三方互动的平台。企业或行业协会参与竞赛的设计、命题等工作,使竞赛项目贴近实际,通过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让学生了解企业,同时也便于企业选拔人才;学校根据大赛指导思想选派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赛、备赛,通过比赛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政府作为企业和职业院校的纽带,需为竞赛提供相关制度、机制、政策等相关方面的支持,促进校企双方更好地合作。
3.重视内涵建设
英语口语(专业组)技能竞赛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时代要求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呈现出如下特点:对接先进制造业;紧贴互联网+;关注健康生活和绿色环保;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研究现状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从2008年在天津开赛以来,参赛项目从最初的24个发展到目前的100多个、从个人项目发展到团体项目;参赛选手目前已经达到万人同台竞技,每年都会吸引国外选手参赛;从不被社会认可发展到被社会、行业企业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选拔和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
1.英语口语竞赛的功能研究
(1)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大赛考核内容为依据,关注企业行业发展动态,深入英语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改变以往授课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以大赛评分标准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2)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口语技能大赛所考核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实用性”的特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英语语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商务、旅游、金融等方面,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将授课内容和技能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了解相关行业的热点问题,以便学生熟悉职场英语的交际环境。同时,应当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3)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职业技能大赛专业带队教师通过参赛、备赛等活动不仅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而且将大赛内容融入到教材当中,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2.英语口语竞赛发展和问题研究:高职口语技能竞赛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是本科口语竞赛的照搬主义,对高职学生来说太难,竞赛的场地都选择在学校,考查的只是英语技能,不能凸显“职业技能”;另外只是考核个人项目,没有涉及团队项目,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互相合作、互相沟通的能力。
(三)竞赛宗旨和考核内容
其一,竞赛的宗旨:为职业院校搭建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的平台,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现职业院校学生的风采,宣传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果;推动职业院校师资建设,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实现英语教学和就业岗位零对接,促进学生就业。其二,竞赛的内容: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考核项目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现场描述”“情景交流”“即席辩论”。大赛不仅要求参赛者思维敏捷、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要求参赛者了解相关行业发展动态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回答更符合题目要求。
(四)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国内对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其主要意义是旨在促进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促进英语技能竞赛试题库和视频资料库的建设,并把这些资料推广并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参赛和备赛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赛事文化、利用参赛选手带动英语专业建设,争取做到口语竞赛人人参与;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措施,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二、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参赛选手方面
参赛选手代表着学院教学整体水平,其技能水平决定是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过于看重比赛结果,花费大量时间用在培训参赛选手身上,甚至为这些选手开绿灯,培训优于日常上课,指导教师忽视了正常的日常教学。另外,如果参赛选手在比赛中获奖,学院多数只是在物质上给与一定的鼓励,精神上给与一定的表彰,并没有进一步的举措,殊不知参赛选手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培训,无论在个人技能还是素养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部分无形的资源并没有被专业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指导教师方面
每年技能大赛的备赛和参赛,指导教师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指导和培训学生,可以说指导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多数学院只是重视学生的培养,忽视了教师的培养,学院往往愿意投入资金购买设备用品等,也不愿意平时为指导教师提供进修、实习的机会,教师从备赛到参赛,也是自身不断摸索、积累、业务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赛后是否认真总结,是否将大赛的主导思想纳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是否根据大赛的考核赛项主动进行教学改革,是否将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而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另外每年指导学生的教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每次会选派不同的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以提升英语教学能力,作为初次指导大赛的教师是否在参赛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参赛教师之间是否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将口语技能大赛作为重点研讨的对象,这些都应该是指导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方面
技能大赛举办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企业参与大赛的合作,但是和学院真正深度合作的企业并不多,校企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和企业深度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的利益不足以吸引自身,因此企业会寻找能够提供相同资源的其他组织或企业;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职业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水平问题,只有当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才能有资格要求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资源、服务等一系列的支持。
三、技能大赛资源转化途径
(一)技能大赛指导思想转化成完善课程体系的依据
职业院校参加口语技能竞赛的指导思想在于通过这个竞技平台增强学生在商务、旅游、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竞赛中来,进而实现学生择业就业零距离,因此各个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口语技能大赛这个平台,以技能大赛指导思想为依据引领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依据产业、行业企业对英语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制定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大纲、修改专业教学进程表,依据大赛考核项目及时增减与技能大赛相配套的专业课程,调整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将口语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和实训教学结合起来,逐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二)技能考核项目转化成教学改革项目
职业技能竞赛与课程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口语技能竞赛的考核项目包括“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即席辩论正反”等项目,这些项目一般是按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其中“职场描述”部分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动态,因此任课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识图和用英文表达图标信息的能力,还要将英语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情景交流”环节要求参赛选手抽取一个职场情景题目,这些题目涉及日程安排、酒店服务、公司产品介绍、市场行情变化以及经济技术的应用等。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技能,具备和外籍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将“情景交流”内容和授课内容相结合,突出交际性和实用性。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情景,通过“视觉、听觉、情感”等多方位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技能。“即席辩论正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反应能力,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教师应改变传统授课方法,鼓励学生用英语对热点问题发表观点、讨论、辩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根据以上考核项目,深入英语教学改革,实现对所有学生的大赛技能训练。
(三)试题库、视频资料等转化成日常教学资源
口语技能大赛历年试题都是依照行业标准,由行业企业人员和专家共同制定,作为职业院校培训学生的指导方案,但事实上因口语技能竞赛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试题库供各个职业院校参考使用。另外个参赛学院和选手之间的交流也甚少,有些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即使参赛选手和教师所能接触到的历年试题也比较少。每年比赛期间主办方和组织方都会对现场的比赛环节进行录像,但是只有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可以有机会现场观摩借鉴,而非参赛学生和非指导教师因为没有到现场就没有机会去领略现场那种竞争的气氛和学习选手现场发挥的气场,这种情况下,参赛指导教师只有自己现场录制视频才能让其他教师和非参赛学生观赏。建立历年口语竞赛试题库不仅可以作为选手培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试题库和视频资料转化为日常教学资源,将口语竞赛常规化,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并深入了解口语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口语竞赛的参与度。
(四)大赛合作企业转化为院校合作企业
最初的口语技能大赛主要由学校组织,行业企业进行简单的冠名赞助,此时,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作用还不是很理解,一般只是以冠名资助的方式扩大知名度。赛项内容一般由学术专家设计,此时赛项考核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不明显,不能体现工学结合,比赛地点为校内,参赛对象为各院校的在校学生。随着技能大赛影响力的扩大,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有了新的认识,此时企业主动参与到大赛的合作中。大赛的赛项内容由学术专家与企业人员共同设计,能够体现企业生产实际。企业人员除参与赛项内容设计之外还承担大赛的裁判工作,比赛地点仍设在学校校内,参赛对象为在校学生。随着产教融合理念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很多企业开始扮演双重角色,不仅参与到大赛的组织和实施中,重要的是和院校发展成为合作关系。企业和学院一起开发、建设实训基地,为院校学生提供相关的顶岗实习岗位,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教师联合开发与技能竞赛有关的教材,企业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院校的外聘教师参与到教学授课当中,院校也可以选派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其它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五)学生参赛过程转化成赛事文化
参赛院校经过多年的参赛经历,对赛事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即要形成一种赛事文化。赛事文化主要包括宣传文化和技能文化,它不仅增强学校师生凝聚力、对外展示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而且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
1.加强学风与班风建设
参赛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参赛学生,在比赛结束之后,召开年级大会宣讲比赛情况,内容包括备赛情况、参赛过程、参赛结果以及自己的切身体验,使同学们认识到,比赛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不是凭空获得的,它是经过选手努力奋斗和拼搏的结果。各个班级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每次宣讲的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加深学生对技能大赛的理解,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风、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赛学生组建英语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英语学生社团不仅可以加强英语专业建设,还可以推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发展。依托口语技能大赛考核项目将英语学生社团分为两类:日常活动(日常技能训练);备赛活动(技能大赛前选手培训)。日常活动主要针对所有社团成员,社团负责人主要选择由大赛参赛选手担任,因其经过备赛、参赛经历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社团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带动英语社团健康发展。参与社团的教师要根据技能大赛的考核点设置活动项目及学习情境,制定相关的社团活动要求,保证社团活动能够有序地开展,教师还要有意识对社团成员进行定期考核以了解社团成员的学习情况,社团成员之间要用英语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备赛活动主要针对技能大赛选手和潜在技能大赛选手,指导教师要依据技能大赛指导思想制定培训方案、合理选取培训内容,对这些选手进行系统的培训。
四、结论
基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行业最新的职业标准和要求,将技能大赛资源从纵向角度固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横向贯穿在相关课程中,从而带动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资源转化, 一方面使院校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或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之间的距离,进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行业实际需求为目标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充分利用试题库、视频资料等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纳入到日常教学和实训教学当中,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参赛选手的引导作用,利用学生社团等形式开展第二英语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快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院校的深度合作,真正实现企业和院校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闵阅.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2]樊瑞晶.高职外语类专业技能大赛开展情况及对高职教育影响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3]宋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积极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3.
[4]闵阅.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