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途径研究
——基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视角
2018-01-28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引言
健康、完善的职业心理是个体职业行为的基础与保障,正确的职业选择和成功职业发展都离不幵健康的职业心理。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个体综合职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高职毕业生如何尽快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已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提升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能力,完善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全面提升高职生职业综合能力,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职院校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职业心理辅导是职业指导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个体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职业心理辅导以个体探索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寻求最佳人职匹配、顺利完成自我塑造、完善职业心理素质、促进职业适应与发展为主要目标,运用现代职业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帮助个体在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自身职业目标与职业发展途径,科学合理地选择职业及岗位,调试职业适应不良、启发个体在职业化道路上学会自我探索与自助的过程。
二、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
(一)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含义
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是指对高职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一切与其未来职业相关的心理准备活动的指导,以及未来就业后,一切与工作有关的主观认知和客观事项(包括职业满意度、个人职业成长与职业成就、工作决策等)。辅导重点关注高职生的自我悦纳与自我发展,着眼于高职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
在进行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人员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高职生认清自身情况,促使他们思考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在职业心理咨询阶段,心理咨询教师需具备专业素养与技能,能够通过现代化职业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挖掘自身潜能,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到工作能力强,职业心理素质高,具有良好综合职业能力的理想人才。
(二)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特点
积极开展职业心理辅导是一种贴近学生需求,以提升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为任务的工作机制;是一种符合人性需要的,学生最感亲切的工作机制;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化、职业化的工作机制。在高职生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工作中,职业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特点决定的:
1.职业心理辅导有助于实现高职生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必须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体职业化、社会化发展规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配合,对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职业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做到随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校期间产生的各类职业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此外,职业心理辅导者还需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与需求,针对高职生入校时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的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职业技能比赛,创业等不同阶段面临的职业心理困扰、学生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阶段性的分析和辅导,从而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职业心理辅导。
2.职业心理辅导有助于帮助高职生深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
职业心理辅导秉承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工作理念,以高职生最关心的就业为突破口,以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特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以谈心谈话、团体辅导、顶岗实习指导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敞开心扉,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职业心理盲点,迅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心理困惑。
(三)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内容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综合能力在性别、年级、学历层次、专业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新时代的高职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性。因此,关注不同对象的心理诉求和发展趋向,对高职生进行层次性、差异性的职业心理辅导有助于现阶段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年中,可以将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分解成专题,落实到每学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育计划中,根据学生年级、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制定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标准和内容,实现全过程培养模式:
对于一年级的同学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专业心理量表进行职业性向、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测试,充分了解自己,完善自我意识,从兴趣爱好着手,探索职业发展目标,让学生明确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同时重视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教育讲解环节,通过参观校园、实训室,学长学姐现身说法等方式加强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入了解,进行职业心理准备,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对于二年级同学,应该使其树立职业意识,全面、深入的探索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树立“全面学习”的学习观念,通过创就业实战演练、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完善职业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法。对于三年级同学,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创意平台,推进创新创意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综上所述,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完善自我意识,找准自我定位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主要表现。在日常的职业心理辅导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正确地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学会客观的自我评价,处理好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关系。同时,通过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适应、职业自我效能感等心理测量工具,帮助学生探索自身的职业兴趣与职业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加具体、深入的解读与探索。
此外,职业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当前社会职业的现实要求,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自我定位,扬长避短,应社会所需,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2.探索职业世界,进行全面学习
根据2015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分类结构,我国现行职业共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社会职业种类的多样性,使人们有更多机会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然而,随着职业种类的细化与日新月异,也为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高职生造成了一些困扰。面对形形色色的职业与岗位,尤其一些新兴职业工作岗位,由于学生不能全面的获取职业信息,从而造成职业自我效能感下降,不知如何选择职业,顺利进入岗位。因此,职业心理辅导人员需要帮助高职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对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使其进行相关专业、职业内容的全面学习,提升自身职业自我效能感,适应职业社会的快速变迁,形成明确而有弹性的职业期望,最终达到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
3.进行人职匹配,做好职业规划
高职生在找准自我定位,全面认识职业世界的基础上,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职业测评及辅导,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完成人职匹配。教师协助学生在充分获取职业信息及自身职业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择业心态,提升心理资本,从而思考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
(四)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途径
教党[2017]6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这为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围绕教育目标,利用多元化手段,借助各种载体,将教育内容分解成专题,落实到每学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育计划中,具体途径如下:
1.提升高职院校各级各类部门对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心理素质的完善,为其尽快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目前各级各类高职院校职业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人员数量有限。创就业指导、生涯规划、职业心理辅导类课程的开设情况与授课质量不容乐观:授课形式单一,一般采取合班授课的形式,以理论教授为主,学生难以达到较高的吸收率,影响了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师资力量不够,多数授课教师缺乏专业化的知识结构,降低了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如:学工部、创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需要加大对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加强专业化职业心理辅导人员的队伍建设,为职业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和保障。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与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秉承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关爱学生、引导学生,以心育人,以行导人、注重培养学生素质,这和职业心理辅导以心育心,完善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开发学生职业潜能,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由此,也奠定了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在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的基础与优势。
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完善和提升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全员化、全程化的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各部门应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专业优势及身份优势,借助网络培训、辅导员培训基地等多元化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兄弟院校交流等多种渠道加强对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强化教师们对前沿职业资讯,就业、创业技巧等知识结构的学习,使其成为帮助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我,疏导、调节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抗挫能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3.完善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
不断完善高职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整合多方面资源,多层次、多角度的对高职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对于学生自身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学校整体职业指导工作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满足高职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职业心理成长需求,职业心理辅导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设计全程化职业指导课程,建立职业指导核心体系。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应重视和融入对学生职业心理的教育与辅导,通过课程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及未来职业,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毕业前辅导、毕业后反馈贯穿学生整个学习阶段,通过提升职业心理素质的“软实力”,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技艺的“硬技能”,促进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构筑职业规划思路;第二,丰富职业心理辅导手段,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职业心理素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者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各类困难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职业心理动态的关注,做好日常交流记录以及特定阶段的指导与帮扶工作;利用问卷星、云班课、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信息化手段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职业诉求及心理动态;整合学校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多方资源,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打造模拟职场活动,将学生活动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多元的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全面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职业心理辅导氛围。第三,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职业心理辅导形式。学校可以通过企业“能工巧匠”的现身说法以及《大国工匠》的经典视频展播,充分诠释“精益求精、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和典型引导,激发高职生自身的兴趣和崇拜,从而促进个体职业人格及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利用学校宣传栏、院系走廊充分展示历届优秀毕业生的创就业事迹,强化校园文化对学生创就业环境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创就业人格的形成。同时,职业心理辅导人员应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注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的追踪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能力的变化,做好相应的追踪反馈与总结,为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化提供有力依据。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高职生正确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高职生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全程化的职业心理辅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的职业偏好具体化、信仰化,进行深入的职业探索,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顺利走向职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