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无怪”的词汇化
2018-01-28李红英
李红英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无怪”是近代形成的一个副词,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第七版)》中的解释为“副词,表示明白了原因,对下文所说的情况就不觉得奇怪。也说“无怪乎”。“无怪”的意义从何而来?演变的过程又是怎样?前人关于“无怪”的研究很少,几乎没有涉及到它的词汇化。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14)中谈及评注性副词的传信功能时,提到“无怪”的功能主要是释因,未提到它的成词。因此,文章尝试从历史来探讨它的成词过程及其原因。
一、“无怪”的词汇化过程
《说文·心部》:“怪,异也,从心,圣声,古坏切。”桂馥《义证》:“凡奇异非常皆曰怪。”本义为形容词,奇怪,奇异。又可以作为名词,义为奇异的事物。《说文·部》:“无,亡也,从亡,无声。”本义为动词,没有。从它的成词过程来看,“无怪”里的“无”不是用的本义,而是它作为否定副词的意义“不”。
“无怪”作为“不奇怪”这个意思,首次连用是在东汉时期,是一个由否定副词“无”和形容词“怪”组成的句法结构,仅有1例:
(1)此则世俗增其言也,儒书增其文也,是使九鼎以无怪空为神也。(东汉《史论·论衡》王充)
在这个例子中,“无怪”义为“不神奇”,即作为否定结构的“无怪”,是对“怪”的否定,“无”和“怪”之间的句法关系很明显,可以例证此时的“无怪”是一个句法结构,而不是一个词。这种用法很少。
进入六朝,“无”由否定“怪”,如下面的例(2)、例(3),到否定“怪”后面的整个结构,即为“不奇怪于……”如下面的例(4)。
(2)夫幽显一也,衅遘于幽,而丑发于显。既无怪矣,行凶于显,而受毒于幽,又何怪乎?(六朝《全宋文》卷二十一)
(3)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六朝《议论文·列子》)
(4)若圣人诚有所不能,则无怪于不得仙,不得仙亦无妨于为圣人。(六朝《道论·抱朴子》)
在以上例子中,例(2)后面有一个“怪”字,与前面“无怪”形成对比,义为“既然不奇怪于……又为什么奇怪于……”,例(3)否定的是“怪”,译为“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这里用到了意动用法,表示人的主观感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例(4)否定的是后面整个结构,即“不奇怪于他们学不到神仙”。可见,此时“无怪”仍是一个否定句法结构,并没有成词。
到了宋代,“无怪”连用的情况增多,有些例子出现了新的理解,可以解释为“怪不得”,两种情况并存。如:
(5)惜其能善政,故乃屈法收情,忆至于今,岂能无怪。(《册府元龟》卷一百十三)
(6)伊尹“乐尧舜之道”,亦果非乐道乎?湖湘此等气象,乃其素习,无怪今日之尤甚也!谟。(《语录·朱子语类》卷一百一)
以上例子中,例(5)解释为“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无怪”义为“不觉得奇怪”,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6)似有两种解释,一为“不觉得……奇怪”,二为“怪不得”,这两种解释都可以。“无怪”解释为“怪不得”,就从原来的解释语义,变为解释词义,即解释“无怪”。且发现“无怪”前面表示的是结果,后面表示的是原因,即前果后因。从句法位置来看,“无怪”可位于句首,修饰后面整个结构,结构为“无+怪+名词性成分”,与副词的句法位置以及功能都相似。至此,“无怪”已有成词的趋势,处于过渡时期。
到了明代,“无怪”放在句首修饰后面整个结构,做全句的状语。如:
(7)但吾辈武夫,罔习史事,到任之初,手足无措,巳失先后缓急之序,故其设施颠倒,如向风理丝,无怪其然。(《练兵实纪》戚继光)
(8)苏侯叹曰:“西岐异人甚多,无怪屡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无能取胜。”(《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
以上例子中,“无怪”皆位于句首,表示结果,前面表示原因,带有推测的意味,表示人的一种主观性,可以概括为:正是由于前面的原因,才对后面的结果不觉得奇怪。并且例(8)中“无怪”后面接的是动词性成分,结构为“无怪+动词性成分”。意义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副词“怪不得”替换,替换后整个句子意思不变。至此,“无怪”完成了词汇化过程,成为一个副词。
从成词的过程来看,“无怪”后面表示的语义也有变化,最开始表示不奇怪,意义比较中性,例如上面的例(2);后来多表示消极的结果,如上面的例(8);到了清代,后面的成分有些仍旧表示中性意义,有些表示消极的意义,有些表示积极的意义。如:
(9)正走之间,离赤石崖不远,见无数的喽罗排开,当中有个黄面金睛,浓眉凹脸,颔下满部绕丝的黄须(无怪绰号金面神),坐下骑着一匹黄骠马,手中拿着两根狼牙棒,雄赳赳,气昂昂,在那里等候。(《三侠五义》第九十七回)
(10)……尊姑可又早早防到,所以先对我说:“小娘子倘有什么言语,或是问你们什么呢,你只随便应她一声,不必和她多说。”大概就是预防泄露之意。谁知小娘子坦然上车,一句话也没有,恁般粗心,无怪要上人家的当了?(《八仙得道》第十八回)
(11)众佐杂太爷们听了这句话,都把眼睛向莫可文脸上一望,觉得他脸上的气色是异常光彩,运气自然与众不同,无怪他独荷垂青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八章)
以上例子,例(9)“无怪”的后面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没有带感情色彩,意义比较中性。例(10)“无怪”后面表示的是消极的意义;例(11)“无怪”后面表示的是积极的意义。可以看出,“无怪”后面的意义由客观开始向主观变化,整个句子带有主观色彩。
发展到现代,“无怪”多表示推导出来的结论,并且对这个结论不觉得奇怪。意义的整体性增强,大多数能用“无怪”的地方都能用“怪不得”替换。如:
(12)它是我国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经,规模也最宏大,无怪有人称之为“天下第一书”!(1994年《人民日报》第三季度)
同时,感情色彩浓厚。如:
(13)彭和尚见丁敏君剑招狠辣,大声叫骂:丁敏君,你好不要脸!无怪江湖上叫你“毒手无盐丁敏君”果然是心如蛇蝎,貌胜无盐。(金庸《倚天屠龙记》第七十七章)
以上例子,皆带有一定的推论性,同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发展到现代,“无怪”的句法位置非常灵活,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14)中提出,评注性副词在句法上可以充当高层谓语,句中位序比较灵活,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首。在功能上多表达传信和情态,具有一定的篇章衔接作用。如:
(14)更有激情奔发之时,握笔挥毫,在白墙上狂草,惊风雨泣鬼神,无怪当时人称他为“张颠”。(2000年《人民日报》)
二、“无怪”与“无怪乎”
副词“无怪”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同义词“无怪乎”。二者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后面会出现“乎”?本节做简单论述。
《现代汉语词典(2016第七版)》对“无怪乎”的解释为“副词,无怪。”因此,“无怪”和“无怪乎”是同义词。据考察,“无怪乎”首次出现是在宋代,仅有两例:
(15)绍兴初,赵不已尝措置钞法,而终不可行者,盖漕司则藉盐纲为增盐钱,州县则藉盐纲以为岁计,官员则有卖盐食钱、縻费钱,胥吏则有发遣交纳常例钱,公私龃龉,无怪乎不可行也。(《宋史志》卷一百三十六)
(16)王观国《学林新编》云:“唐三百年,皆铸开元通宝,无怪乎此钱之多。至五代有天、天福、唐国等钱。而本朝专以年号铸钱。然宋通元宝、皇宋元宝,非年号者。宋通乃开宝时所铸,皇宋乃宝元时所铸。盖钱文不可用二宝字,故变其文也。”(《笔记·能改斋漫录》吴曾)
之后便是在明代出现6例,到了清代,大量出现,如:
(17)如此则户日衰,而田愈少,有司不察漏开冒报之弊,徒为重役加派之征,无怪乎民之日困,而伪之日滋也。(明《皇明纪略》)
(18)罗文闻听萧银龙之言,口如悬河,心中暗想,镖行有此少年人物,无怪乎有口皆碑。(清《三侠剑》下)但是到了民国时期,又呈现衰落趋势,仅有3例:
(19)你看作和普通好嫖的人吊膀子,图暂时肉体的娱乐一样,无怪乎有这种诘问。(《留东外史续集》第六十五章)
(20)上下之间,隔绝到如此,所以民隐不能上达,而君臣间的隔膜亦日甚,务为雍蔽欺罔,以致贿赂公行,而政治日以败坏,无怪乎君主制度,有废除的必要了。(《上古秘史》第五十九回)
(21)无怪乎她的儿孙们三世为相,看来跟她的教育有关。(《古今情海》)
到了现代,“无怪乎”用例比较多。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无怪乎”首次在宋代出现,在明清时期用例增多,和“无怪”的成词大致同步,即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当“无怪”成词后,为了舒缓语气,便出现了“乎”。
“乎”,《说文·兮部》:“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乎余叠韵,意不尽故言乎以咏之。”本以为动词,吹号示警,召集部落众人,为“呼”的本字,后来“乎”有了其他用法,便用“呼”表示本义。后来“乎”发展出了语气助词的用法,可以用在句中,舒缓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刘红蕾2012)。在以上例子中,可以理解为“怪不得……呢!”表示一种醒悟,对结果不觉得奇怪。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怪”和“无怪乎”几乎是同步发展,表达的意义为:对……不觉得奇怪、怪不得,它们可以互相替换,只是“无怪乎”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它们的功能主要是释因。大多数位于句首,做句首状语。
三、“无怪”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14)中提到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表达方式和认知心理。那么,副词“无怪”的形成有哪些因素呢?
(一)结构形式的变化
“无怪”最开始是由否定副词“无”与形容词“怪”组成的句法结构,表示“不奇怪”。“无”否定的是“怪”,结构为“无+怪”。到了六朝,形容词“怪”后面接上了其他成分,此时“怪”发生了意动用法,表示“不觉得奇怪”,结构为“无+怪+名词性成分”。到了宋代,“无怪”位于句首,与副词的句法位置相似,发生了重新分析,结构分析为“无怪+名词性成分”。到了明代,“无怪”后面的成分为动词性成分,结构为“无怪+动词性成分”,此时,“无怪”成词,并至此之后成熟发展。
(二)主观性和主观化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含有说话人“自我”表现成分。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无怪”本来表示“不奇怪”,表示客观阐述。后来使用了意动用法,表示“不觉得……奇怪”,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怪”后面的成分往往是说话人想要强调的,前后小句的意义关系结合程度加深,表示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此时说话人带上了“自我”表现成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表示明白了原因,对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觉得奇怪。
(三)韵律及双音化
冯胜利(1996)指出:“汉语中两个音节构成一个音步,一个韵律词必须满足一个音步的要求”。“无怪”本为一个句法结构,结构为“无+怪+其他成分”,其音步为“无/怪/其他成分”。“无”和“怪”各自在一个音节,不在一个音步中,在使用过程中韵律的不和谐、不平衡促使“无”和“怪”在语音上经历音步重组,变成“无怪/其他成分”,以达到韵律的和谐与平衡。且经常位于句首,前面没有其他成分,在语音上结合紧密,语义变得紧凑,经过高频使用,成为一个词。
四、结语
董秀芳(2013)指出,词汇化是指非词汇性的成分变为词汇性的成分或者词汇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词汇性较高的成分。副词“无怪”是一个由句法结构发展成的双音词,最初是否定副词“无”和形容词“怪”构成的句法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了意动用法,带上了主观色彩,后来由于结构的重新分析、双音化韵律的需要以及人们心理的组块过程等因素,促使其成为一个词。“无怪”多见于早期白话,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降低。在此期间,“无怪”后面出现了语气助词“乎”,形成“无怪乎”,它们构成一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