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视域下外国节日在大学校园中的盛行
2018-01-28马丽亚
马丽亚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00)
全球化的发展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正遭受全球化冲击,外国节日极受追捧而中国节日备受冷落,同时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意识逐渐淡化。虽然许多学者从文化侵略、文化帝国主义、价值观偏移、身份认同危机、文化生态的不平衡等方面研究外国节日的盛行这一现象,但笔者认为这些角度对外国节日在中国盛行这一现象剖析得不够全面。笔者认为,从文化研究角度出发解读这种文化现象可以弥补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因此,为了深入了解节日文化,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因为其既有青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又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文化素养也比较高,因此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时间、对象和手段
调查时间:2018.3.17-2018.4.25。
实践对象:本次调查涉及来自综合类、师范类、外语类、理工类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覆盖各个年级与专业。
实践手段: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实施,主要就大学生对传统、西方节日的认知度、参与度、理解、态度4个维度出了16道题,主要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通过微信、QQ在线文件、发送邮件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20份,调查全日制本科、研究生的节日文化认知践行现状。
(二)实践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该调查共发出120份问卷,回收106份,回收率88%,其中有效问卷106份。
经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度方面:90%的大学生认为庆祝传统节日时气氛越来越差了;仅有47%的大学生能说出9个以上传统节日;几乎所有大学生懂得外国节日的庆祝形式;仅有0.9%的大学生了解所有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参与度方面:认为没有兴趣或没有气氛而不过传统节日的大学生达到了80%,而亲自参加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的大学生比例几乎相等。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方面:32%的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已经渐渐枯萎;44%的大学生认为现代人热衷于过外国节日是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4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过外国节日有崇洋媚外的成分;40.6%的大学生认为过西方节日已经成为潮流;85.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内涵,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从而改善传统节日的气氛。调查发现,最受欢迎的外国节日有情人节、愚人节和圣诞节。大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态度方面:48.1%的大学生认为外国节日中的母亲节、父亲节和情人节充满人情味,而这正是中国传统节日欠缺的;2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更重视外国节日的时间;92.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大力提倡和重视传统节日文化。
(三)从文化研究角度的归因分析并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
著名文化研究学者葛兰西认为,霸权观念的关键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统治阶级的权利压迫,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节日观或者说霸权中来。随着英语学习在中国教育中的逐渐普及,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众多的外国节日对于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不再陌生,并在学生中流行起来,大学生过外国节日的越来越多,并把这种潮流发展成为一种时尚,这些节日的原有意义及其起源或许他们并不太清楚,但他们却在这一天聚会、狂欢。同时,消费主义也在其中蔓延。正如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定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大学生热情追捧外国节日,并在过节时购物、消费的现象,正映射了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定义。因此,他们已经被这一现象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所征服。
同时,正如“苹果”手机标榜着某个学生的“土豪”身份一样。过外国节日,从2月14情人节的浪漫开始,到4月1日愚人节的玩笑、5月母亲节的康乃馨、11月万圣节的南瓜和兔子、12月24日圣诞夜的苹果以及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些都成了身份标签,代表着当代大学生是否“out”、是否入流、是否时尚。但正如米歇尔·福柯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中谈到的“实际上人们很不了解:谁在行使权力?在哪儿行使权力?人们几乎已了解到:谁在剥削?利益去哪儿了?”那么,是谁定义了学生拥有“苹果”手机就是土豪?谁拥有这个话语权?利益又去了哪儿?实则是大学生本身的价值观被外国节日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所影响并“劫持”,他们逃不出这一话语范畴。
其实,葛兰西并不否认经济在上层建筑中的作用比伦理和政治意识形态重更要。他认为,社会主宰一个群体的权利最终可以通过经济状况来决定,那么霸权的基础就是资产阶级。经济强盛有助于文化霸权的发展。事实情况是: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目前,相比西方,如英美,中国只能算作发展中国家。即使GDP排名为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发展方式、科技实力等均仍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状态。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文化经受了西方文化的霸权。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传教士也忙着传输天主教及西方的文化。可以说,政治经济的强盛有助于文化霸权的开展,而文化霸权又在为经济的强盛罗鸣开道。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文化在传播接受过程中一般存在着一种“优势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在大学校园节日文化中被不留痕迹地操演着。调查发现,大学生是“心甘情愿”去积极参加各种外国节日的,被潜意识里的好奇、虚荣、高人一等的心理所“劫持”,悲观而言,他们已被所参加的那些节日所代表的世界观、文化价值观同化了。正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所分析的那样,在追捧外国节日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实际上控制了人们的信息来源及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们在按照西方传统习俗过节的同时,也必然会认同它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强加”到参与者的意识中,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媒介而传播,这种“强加”,不是依靠武力和强迫来实现,而是通过接受者主动自愿的赞同和认可来达到。
这一过程无异于“温水煮蛙”,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传统节日被外国节日取而代之。并且这只是一个肤浅的表象,一个符号,这个现象背后就是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也会在潜意识里日行一日地被替代,华夏文明的精华也将面临生存危机。笔者在这里略举小例,中国某些少数名族的民族习惯、民族节日、风俗、语言的消失,其过程正是上述危机的缩影。
霸权是将历史上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自然化了,赋予它以常识的形式。这里的关键在于,霸权可以不依凭武力推行,而被表现为生活的“权威”和“文化”方面这个事实,是被非政治化了。如今,从英语课堂、大街小巷、电视广播互联网“进口”的外国节日,被大学生理所当然地吸收。我们可以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幌子来聊以自慰国人对外国节日的趋之若鹜,却无法躲避在当代大学生中,他们熟悉的传统节日只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这样的悲哀现实。那寒食节、清明节、腊八节等节日又何去何从呢?并且“苟延残喘”的传统节日文化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丰富多彩了。春节的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都已然成为商家在节日里的最热卖点,而大学生也会趁着这一机会出去聚会、购物消费。当这一习惯、“风俗”日渐一日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我们是否该清醒地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已被西方流行的消费主义,及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意识形态所侵染同化了呢?
二、建议
作为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势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本文调查显示的那样,在中国,最具有独立精神、批判能力的团体——大学生,已基本适应并习惯于隆重庆祝外国节日,而国内节日却遭受冷落。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批判性的反思。下列建议可望改善这一境况:
首先,正如“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一样,面对外国节日丰富多彩的庆祝形式及其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贴合,传统节日文化体系也应该不断学习其精华,来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并使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如可以适当取消繁琐的旧式礼仪,采用适合人们生活方式的途径来庆祝。
其次,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也应积极地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熟知并积极体验其魅力。但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我们要熟知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体系,并热爱自己的节日文化,同时积极地把这些节日传播出去。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教育应该担负起必要的作用。如教育学生使其拥有热爱并保护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对于当今外国节日在中国盛行,传统节日遭受冷落的现状,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参与、传播、保护的使命,而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这一使命感,则需要教育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