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立足『湾区』努力率先优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8-01-28俞灵燕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杭州湾湾区绍兴

□俞灵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不止于“开放”,更贯穿于新发展理念各方面。在浙江打造“一带一路”枢纽且杭州湾区迈向世界一流背景下,绍兴作为其中重要节点,积极利用“窗口”期,以加快湾区经济建设为重要载体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引领努力率先优化发展正当时。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开放部署,浙江立足区位优势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绍兴作为杭州湾区重要节点抢抓机遇努力实现率先优化发展正逢其时。

湾区是打造“一带一路”枢纽的重要载体

作为东部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之一,浙江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湾区将是承载枢纽功能的重要平台。

MSA(大都市圈集群),尤其“湾区”,已成为新兴的竞争个体。“湾区”,一般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近年来,因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等在世界经济版图脱颖而出,“湾区”正日益从一种地理描述演变成了一个经济符号:因其“拥海抱湾合群”的复合特性,在当今经济技术环境下,产生港口、城市、创新、产业等叠加效应,不同程度拥有高度开放、区域融合、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宜居宜业等特征。“大湾区发展的基本形态是城市群发展”,“美国2050”,一项旨在“为全美民众拓宽发展机遇,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研究认为,MSA已成为新兴的竞争个体,并“以超前近半个世纪的战略眼光”着重研究了包括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在内的美国十大都市圈集群。

湾区经济形成机理与“一带一路”理论渊源内在一致。从地理形态看,“世界上有许多以河流下游冲积洲的肥沃土地为自然载层的农业区……到了近代它们又常常成为工业的集中地与对外贸易的主要场地而愈加显示它们的重心区地位”。许多城市的起源“归因于它们所在的河流、运河和优良港湾等诸如此类的地理位置”,为什么?刘易斯(2010)指出,“在铁路发明之前,水上交通是唯一比较便宜的运输方式,凡是靠海或有江河之便的国家,贸易最发达,财富也增长得最快”。湾区便利的交通和较低运输成本,以及基于此的相关支持不断改进或限制削减,也即经济学上的“运输成本”比较优势,促使市场范围拓展,分工得以在更大范围实现,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促进增长——与“一带一路”理论渊源和倡导的愿景内在一致。

加快湾区经济建设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湾区”通江达海,在所处区位上天生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湾区经济形成机理与“一带一路”理论渊源的内在一致性,意味着聚焦湾区经济,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增强活力和辐射带动力,为“一带一路”力量聚变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在国内,一些地区纷纷行动,除了浙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造“一带一路”枢纽以外,深圳着眼于战略引领,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天津致力于协同发展,依托京津冀一体化实现“一区三基地”;杭州将利用新经济“红利”,构建创新产业体系和推进城市国际化,引领杭州湾区发展;宁波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城市分工,构建“宁波特色”湾区。

“湾区”比较优势是当前绍兴发展重要红利之一

当前绍兴所处杭州湾区悄然生成且正向世界一流迈进,为绍兴努力实现率先优化发展赢得了重要窗口期。

杭州湾区,也称环杭州湾区,生发于长江三角洲,中国最古老的大江冲积平原和最重要陆海通道之一,目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区域,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之一,杭州湾区或将成为其中核心区域。一般认为,杭州湾区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沿杭州湾杭州、宁波、苏州、舟山、无锡、嘉兴、绍兴、南通等市。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发展势头引领长三角,上海正致力于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杭州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异军突起,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众多、人才集聚,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城市间交通网络密织,“通勤率”不断提高。2015年杭州湾区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万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1.31万亿美元,根据有关研究,杭州湾区经济总量直逼世界各大湾区前三,整体发展势头日劲。

绍兴是杭州湾区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区位上,绍兴位列杭州湾南翼、中国最大港口群内,面向沪杭甬,背靠浙江腹地以及由此次第延展的广袤腹地,交通网络覆盖全球;“十三五”期间系列交通设施工程建设推进更将便利绍兴与周边往来、密切经济联系。发展布局上,绍兴民营经济相对发达,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入围134家,其中绍兴25家,占比近两成;产业基础较强,绍兴经济总量居浙江省内第三、长三角十六个中心城市第十,工业总量居省内第三、长三角第九,是杭州湾区重要的工业带。发展机制上,绍兴近年尤其2013年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大力实施“两重”战略、推进三区融合,主动接轨大上海和杭州都市圈建设,既为统筹全市域内资源和促进区域协调松了“绑”、通了“途”,也在客观上为促进湾区协调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加快湾区经济建设绍兴已有一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经济总量从十亿上百亿、超千亿,2017年首破500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约合1.51万美元,已达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下限(12736美元)。绍兴出口依存度较高,居于杭州湾区前列,近年来通过跨国并购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开放格局不断升级。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有力推进,“两山理论”指导下,“五水共治”持续推进,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加之交通便利、交易活跃,文化休闲、教育、医疗服务提供不断丰富、品质提升,宜居宜业的湾区生态日益显现。两项“收入”快速增长,尤其“十一五”、“十二五”以来,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民获得感日益增强。

对标世界一流湾区以及杭州湾区内其他同类城市,绍兴还有差距。从产业基础看,新世纪以来绍兴经济总量在长三角十六个中心城市排位有所回落,2005年、2009年分别被南通、常州赶超;虽仍有一定优势,但“标兵”日远、“追兵”日近。从发展动力看,近年来绍兴投资需求尤其民间投资、工业性投资增速趋缓;织印染、化工、金属加工等比较优势传统产业行业内集中度较高且仍主要分布在价值链低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仍较薄弱。从发展环境看,受制于城市整体品位与集聚力,大交通建设带来绍兴与周边城市尤其沪杭甬的大同城效应现阶段尚不敌虹吸效应;绍兴现有高校占全省比重不足8%,与经济总量相对地位不相称,更可能深层次影响人才与创新要素的集聚。

打造“一带一路”枢纽重要节点,努力率先优化发展

正值浙江打造“一带一路”枢纽、杭州湾区日益活跃之际,绍兴作为其中重要节点,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经济建设,尤其东部地区“创新引领率先优化发展”的要求,建议以加快湾区经济建设为着力点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地方发展。

开阔视野,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以加快湾区经济建设为着力点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地方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积极意义,自觉站在积极参与世界一流湾区建设和为促进世界经济合作、共赢在经济上的带动和制度上的创新开展地方探索与实践的高度,谋划、推进相关工作的设施。深刻认识发展加快湾区经济建设既是发挥所处区位、产业基础与体制机制先发优势,积极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也是地方抢抓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更加自觉致力于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加强湾区经济研究规划。借鉴有关经验,现阶段所要发展的湾区经济,是依托世界级港口(群),发挥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背靠湾区广阔腹地,开放创新、集聚发展、产业发达、功能强大、区域协同,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经济。建设世界一流湾区,不只产业本身,更涉及科技、教育、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涉及跨行政区划统筹协调,需要加强规划、跨区域规划。

把创新引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世界一流湾区凸显于世界经济版图,创新引领是关键,为此建议: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立足自身现阶段在湾区经济建设中的定位,进一步集聚与发展定位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创新资源集聚;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地位,促使更多科研机构向企业、向工业区集聚,更多研发投入向具有科研能力的大企业集聚,更多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更好地发挥创新在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创新能力建设的国际化,谋划些许“大事件”,为本市重点发展和比较优势产业创新交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增强区域整体产业集聚带动力。在市域内,进一步结合推进大城市建设、三区融合工作重点,客观评价各地实际与发展规划,进一步统筹资源,增强区域经济的协同性;在湾区内,立足产业基础实际,更加积极主动接轨大上海和杭州、宁波都市圈建设,加强交流并增进交流的“小批量”、“定制化”,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产业梯次分布与错位发展的协同性;面向湾区外,更加主动利用绍兴籍“海归”资源,无论是否归于本市,更加主动利用有关平台,活跃与世界一流湾区之间的产业信息交流互通,促进区内不同层级城市分别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捕获发展前沿信息机会,增强湾区整体产业前瞻性、带动力及其进一步向腹地的辐射渗透。积极开展跨区域产业布局以及相关配套研究,增进配套服务能力。更加注重质量引领,在更广范围打响城市品牌,高起点、高水平打造绍兴特色湾区经济。

持续推进互联互通。积极利用依托世界第一大港“港口群”平台,面向“建设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重要陆海通道建设,争取在“港口群”内的更加积极主动作用发挥,优化口岸、交通、信息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便利本地产业和服务出口,提升“港口”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十三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段线路的科学利用、配套布局,提升运输服务提供能力,增进要素流通便利。除了现实的物流交通基础设施,“车同轨、量同衡、书同文”,积极推进跨区域物流实现的科学化,不断致力于削减制度层面上障碍,促进“通畅”。

坚持“两山”理论和开放包容的湾区文化,促进宜居宜业。更加积极利用自身有力自然生态尤其宝贵“水体”机理,积极利用近年来“五水共治”推进下不断巩固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客观成效,进一步优化自然生态。更加积极发掘深厚传统文化积淀在国际竞争中的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特色城市魅力。积极打造国际一流公共服务环境,丰富优质医疗、教育服务提供;积极引导举办高层次论坛以及国际一流文体赛事、展览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人才集聚吸引力。

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使命加强制度创新。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是对外开放,湾区经济是城市群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推进以“最多跑一次”为代表的微观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内合作机制,加强与区域外、世界一流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增进经贸往来、要素流通的平台搭建、运营机制的探索实践。争取特定产品与服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港)试点。

[1]马忠新,伍凤兰.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J].改革,2016,No.27109:88-96.

[2]伍凤兰,陶一桃,申勇.湾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国际案例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v.32;No.38723:31-35.

[3]陆卓明.世界经济地理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鲁志国,潘凤,闫振坤.全球湾区经济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v.32;No.37511:112-116.

[5]魏家雨等.美国区域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杭州湾湾区绍兴
绍兴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杭州湾跨海大桥信号中继站设置方案研究
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