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班区域,快乐天地
2018-01-28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张 洁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交往和合作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教育的焦点所在。幼儿阶段是发展孩子与同伴之间协作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孩子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我尝试开展了以大六班与大九班为主的混班区域游戏活动,让同龄儿童在相定稳定的区域活动中开展多层次的、多通道的互动,这不仅是班级区域活动的提升,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创设共同活动的条件,给幼儿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满足幼儿交往的需求,体会交往的乐趣。
一、活动环境——开放、自由
1.打造环境,耳目一新
科学合理地分隔区域,有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满足幼儿活动和成长的需要。每个班级的老师都有自身的特色,在区域环境的创设有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两个班级的老师约定,在保证七个大区域(美工区、语言区、数学区、生活区、科学区、建构区、益智区)不变的基础上,着重打造各自的特色区域,大六班着重打造建构区、生活区,大九班着重打造语言区和美工区,在每一个区域内,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做到大区中有小区,方便孩子在区域中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我们还统一了区域的名称,让孩子能够很快的了解到对方班级的各个区域的名称。
2.参观环境,了然于心
打造区域是我们研究迈出的第一步,依仗于老师自身的教育特色,为幼儿创设别具特色的区域环境,第二步,就要带孩子去参观班级环境了,知道两个班级的区域设置是怎么样的?于是,两个班级的老师商量好时间,由班级老师带领来到对方班级,请各自班级的孩子来介绍班级的区域设置,了解即将要游戏的环境。参观的目的之一是熟悉环境,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熟悉小朋友和老师,心里环境上的熟悉和适应。
3.熟悉环境,得心应手
了解和参观了环境之后,为了让孩子知道各个区域的工具和材料摆放在什么地方,怎么使用,我们各自组织班级的孩子作为小主人向小客人介绍各个区域中的玩具有哪些?放在哪里?怎么展示?工具在哪里?然后排成录像,让两个班级的孩子互相了解,进一步让孩子熟悉环境,也给孩子打了一针定心针,放松孩子外出游玩的紧张心理。环境是幼儿游戏的基础,所以重新打造环境体现了各个老师不同的教育特色,让混班游戏有更好的环境支撑。其次,通过参观和熟悉环境,能有效的减低幼儿去陌生环境游戏的紧张感,为后面的游戏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活动材料——丰富、层次
1.材料投放应应注意多元性和层次性
在投放每个活动区材料时,首先应注意材料投放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幼儿能力发展的需要。由于每个幼儿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混班游戏中,因为我们不能了解其他班级孩子的能力水平,所以在在材料投放时应为幼儿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挑选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材料进行互动。同时,投放的材料我们还应该更加多元的,除了投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材料,吸引孩子去学习,去探讨,从而引发幼儿之间更多的互动。
2.材料投放应体现操作性和互动性
与一般的区域活动相比,混班区域游戏活动的目标更为具体清晰,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因为要让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动,合作,发展其社会性,所以在材料投放方面可以多一些操作性和互动性。比如,在美工区,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画出各图案,或者合作完成某样手工;在科学区,幼儿之间共同观察着各种动植物,探究着它们的生活习性。因此,在材料投放时我们应选择让每个材料都能活起来,这样才能使材料操作起来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区域与区域之间各自的特点,比如数学区、科学区的材料具有明显的操作功能,语言区、主题墙等的活动材料操作性就不是很明显,要通过区域间的互动合作,通过摆弄、构思、实践,才能使每个区域的材料充分发挥教育价值。
三、活动探讨——轻松、自在
1.进区插牌形式的敲定
在上次参观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班级的孩子挤在一个教室太拥挤了。于是,接着孩子的问题,我提问道:“如果两个班级的孩子一起玩区域会怎么样?”孩子们纷纷说:太挤了,太闹了、太乱了。那有“什么好办法呢?”孩子们想出了分批轮流的方法,愉快的商定用这种方式进行游戏。第二个问题,进区游戏要不要插牌呢?孩子们说不要,“那我们在教室里玩区域的时候插不插牌?”答案是肯定的,我接着问:“为什么在自己班里玩的时候要插牌?”“不然大家都要抢着去同一个地方玩的。”“对的,插牌可以控制每个区域的人数,让我们玩起来更有秩序。”最后大家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去其他班级玩的时候也要插牌。
2.预设游戏困难的解决
“那游戏的时候,你觉得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呢?”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孩子们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们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们的玩具我不会玩怎么办?”“想玩人家手里的玩具怎么办?”“和他们班的小朋友起冲突了怎么办?”没有这个讨论,我都不知道大班孩子的社会性水平这么高,比老师想得都要周到。于是,我又让孩子来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玩的时候,可以微笑着介绍自己,请求他们带着自己玩;可以轮流玩人家的玩具,可以和小朋友协商;可以请求大九班的老师帮忙,等等,意想不到的答案出自孩子们的口中。
四、活动常规——有序、稳定
1.熟悉各区的位置和玩法
因为人数的限制,我们此次混班游戏采取分批混班的形式,为了使混班区域游戏发挥其真正的教育实效,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合作交流,我们在前期带领幼儿先熟悉本班的区域材料,了解各区域材料的摆放和具体的操作与玩法,让幼儿对每个区的具体划分、材料的摆放以及游戏的玩法都熟悉之后,就在平行班之间开展混班区域游戏活动。我们采取的形式是先两班幼儿可以各请10名幼儿交换游戏,另外的孩子留在本班。确保分批轮换。通过互换活动使幼儿能够有序地熟知各区的位置和游戏材料,而将剩下的幼儿留在本班,可以互相介绍游戏玩法,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2.培养混龄区域活动常规
由于混班区域活动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活动区的老师之间都不了解,从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指导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为此,在开展混班区域游戏活动时,我们还非常重视对幼儿遵守活动常规意识的培养,比如,采用制作双色插牌,两个班的孩子都插牌进区游戏,保证每个区域人员的数量及游戏的质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游戏可玩。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发现每区区域里都有哪些孩子在玩,我们还提倡孩子推选一个区域管理员,而管理员除了管理好本区域的游戏活动外,还肩负着小老师的职责,教进区的孩子如何操作本区域外,还要教给孩子自觉收拾玩具的意识,确保游戏良好的开展。
综上所述,通过打造具有教师能力特色的区域环境,到投放孩子喜欢,促进不同能力水平孩子发展的材料,到对混班游戏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最终在游戏中我们一起制定的保障游戏正常开展的常规,都是我们在不断尝试不断修正的研究成果之一,有利于孩子的各项能力的发展,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收获多多!
【1】王春花.乡土街区域化混班游戏初构建【J】.作文成功之路,2015(4)
【2】祝敏.开展跨班区域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J】.早期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