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周庄

2018-01-28钱国宏

养生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陈逸飞周庄水乡

◎钱国宏

她因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而闻名天下;她是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故乡;她曾经让著名作家三毛潸然泪下;她也曾让旅美青年画家陈逸飞妙笔生花……她,就是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首——周庄。

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她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漫步在周庄的每一处,无时不刻都能强烈地感到那扑面而来的、不可阻挡的诗意!

周庄的桥,诗意纵横。桥是周庄的根。在周庄“井”字形的水道上,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元明清三个朝代建造的14座石梁桥和石拱桥。石桥或如长虹卧波,或如犀牛望月,或如西子回眸,静静地跨在河面上,如血管一样连接着周庄。进入周庄,桥和水,是给游人最深印象的两种标签。周庄的桥,古意拙朴,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贞丰桥畔,诗韵悦耳;双桥联袂而筑,是古镇神韵的外化;桥楼合璧的富安桥,则以“阁中飞桥,桥上建屋”的形象,而成为古镇的一种典范。随意走上周庄的桥,不仅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石文化的魅力,更能让人从桥上精致的雕栏和桥廊中,寻觅到时光走过的痕迹,聆听到岁月在周庄行走的跫音。1984年,旅美青年画家陈逸飞将周庄的双桥画成油画,取名《故乡的回忆》在美国展出。1985年,这幅画经过陈逸飞的加工,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图案,周庄从此因桥而扬名天下。

周庄的水,诗意淋漓。水是周庄的魂。水乡周庄,因水而灵动。水,不经意间将周庄划为若干区域,仿佛是画家随手的一描,便描出了庄子的筋脉。如果说黄河之水如健硕的陕北大汉,那么周庄的水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家碧玉了,因为她流淌着一种淡淡的静谧的美。漫步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图画中,水韵很容易把人带入到桨声灯影的真实梦境中。盈盈碧水浮着一叶叶小舟,桨声欸乃,悠然过巷,圈圈涟漪静静地荡漾开去,像极了一幅油画,又像在历史长廊中慢慢穿行。石板桥秀气地挺于水道之上,更加衬托了水的静美,一动一静,动静相宜,兼之岸边随风拂动的妖娆柳色,更加诠释出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中一个周庄”的深邃内涵。

周庄的夜,诗意氤氲。夜是周庄的眼,华灯初上,夜色阑珊,周庄开启了梦幻之旅。水乡的夜,静谧、浪漫、多彩而富有诗意,明亮的灯光倒映水上,古朴的小舟咿呀驶过,一幅凝固的水墨画瞬间被搅乱,船桨把灯影斑驳的夜荡碎了,粼粼波光携带着微凉的晚风,逐次飘向岸边的座座古宅……翠竹摇曳,吴歌悠扬,越曲清丽,这次第,最适宜坐在岸边枕河而居的人家里或者客栈里,吃茶,摇扇,闭目,仰头,听二胡清越,昆曲缠绵,船娘低回……时空穿越,恍然间,如同走进了《花样年华》……

周庄的建筑,诗意绽放。驳岸,拱桥,水巷,石阶,古朴的建筑,构成了周庄古镇特有的风貌,而斑驳的老墙、黛色的旧瓦、光滑的石板街所孵化出的古老建筑,更能品出水乡沧桑的韵味。古镇中,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保存完好率达60%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以及60多个砖雕门楼,还有部分过街骑楼和水墙门。周庄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其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布局精巧,巧夺天工,历经百年,风姿卓然。沈厅又名敬业堂,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由江南富商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七进五门楼,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大小100多间房屋,气宇轩昂,布置精当。楼在桥边,窗在水上,粉墙黛瓦,点缀其间,茶幌酒旗,迎风招展,雕花窗棂,玲珑精致……多像一幅《清明上河图》啊!

诗人说:周庄是一首明清时期遗落民间的江南民谣,古朴,自然,灵动,需要用心聆听。

作家说:周庄是一杯酽醇的龙井,翠绿,香郁,味甘,形美,需要慢慢品酌。

猜你喜欢

陈逸飞周庄水乡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陈逸飞:如果再有十年时间
探究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可圈可点
周庄古镇
用视觉艺术向世界表达中国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