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化汽车维修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2018-01-2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维修服务国际化一带一路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一、“一带一路”下汽车后市场发展新态势

“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国家层次间的合作加强,中国国内的诸多产品陆陆续续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汽车前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后市场加大各方面资源的投入,尤其是人才的投入。汽车后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一)新亮点:发展“引进来,走出去”

中国汽车市场占据全球份额的60%左右,不管是汽车前市场还是汽车后市场,汽车行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比较大。“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通过合资企业将国外先进的汽车研发技术“引进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同时;国内的技术人员也在积极进行科研攻关,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并努力对外销售“中国制造”产品,实现了“走出去”产品战略。与此同时,技术研发人员和维修人员也在积极努力地学习进步,走出国门,实现了“走出去”人员输出战略。现今的社会需要全能型人员,以前的“专一型”人员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既要培养具备专业技术性强的人才、又要培养具备一定外语交际能力的语言型人才,只有两种类型的人才有效结合在一个人身上,他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新趋势:发展“汽车维修+”新业态

行业在在背景下发展应致力于蓝图加盟系列国家汽车行业的合作和自主品牌的推广,加强交流合作,推进“汽车维修+”新型业态的前进步伐,通过访谈交流+进修多种形式,引导有实力的车企“走出去”,在国际汽车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国家的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如此情境条件下,汽车后市场单位对于预引进人员的要求和标准必将提高——从“维修为主,服务互补”向“需求为主,知识互补”转型,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必将会受到市场的重视。

二、国际化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的界定

(一)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

所谓的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是能够将知识、技能、交际等多元层次完美重组结合的汽车维修服务人才,是自然与人文两大学科的有机结合,更是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结合,具备丰富的理论技术支撑和渊博的人文内涵素养,具有多种应用技术能力和很高的自我发展潜能,对事物的认识程度高、主动创造性强、对现今社会层次的发展认识较清的汽车维修服务型人才。

(二)国际化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

该型人才是指汽车维修服务人员既具备国际合作的思想和意识,又具备目前业内先进的知识内涵和整体构架,还具备一定地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的专业性人才。具体而言,国际化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必须具备为行业和单位能够实行国际化发展的超前意识、熟知全球范围内行业服务的标准流程和技术指标,具备满足全球行业市场发展理论框架知识和服务基本技能,迅速适应市场全球化发展并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具有很高的行业的、国际的竞争意识和能动的竞争主动性,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完善的交际能力、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三、国际化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汽车行业后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市场变革和重组势必会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科研潜在力。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要重新树立发展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在变革思潮中掌控局面、顺应局面的发展;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培养基地——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务必要认清变革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在现有背景环境下重新制定实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能够面向国际市场的全新型、复合型的汽车维修服务人才。

(一)结合实际,确立新型汽车维修服人才培养目标

“一带一路”思潮的发展,陈旧的汽车维系服务人员已不能满足新型市场发展的要求,逐渐消失在变革的浪潮里。结合天津市汽车后市场的新态势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市场、学校、学生和培养模式进行必要性地研究与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概念,培养能够正视汽车后市场界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1.坚持以用为本,根据行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行业适用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以用为本”,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企业选人要人尽其才,真正做到在合适的岗位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线的人才培养基地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既要意识看到市场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饥渴程度,又要充分把控行业新态势、新形势的发展对汽车维修服务人才需求的紧密度,基于市场需求改变思想,整合市场资源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理论——实践、学校——社会”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力求培养能够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注重素质内涵,锻造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汽车维修服务行业隶属第三产业,从业者工作时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树立全新服务概念意识,如此方可培养一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能力是素质的外在显现,素质是能力的内敛,汽车维修服务人才素质的培养,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及就业能力,还要锻炼其自学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注重学生技能能力提升的同时要侧重于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素质方面要侧重于学生自我内涵锻造。

3.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为国际市场输送人员,更要备战“中国制造2025”。复合型素质是指将自身原本具备各种能力与潜能进行融合与交叉,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设置其全部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后续提升的延续性;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制定目标、规划未来的同时交叉性学习,创造性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结构、锻炼其自身素质,以适应国家甚至是国际大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潜能力。

(二)紧随“一带一路”蓝图的深化变革,重新搭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由中国引领的“一带一路”倡议,造就了巨大的汽车后市场,由于该战略横跨区域范围巨大、多种语言、多种地域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环境的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缺口也越来越多,而国际化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就要求天津市的职业院校认清时代发展的轨迹,制定并实施国际化、全面化、层次化、透明化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全新复合型人才。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行业,特殊的市场要求就决定了从该行业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交际能力。故此天津市的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教育必须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与要求,优化结构层次和逻辑水平。

1.强化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伴随“一带一路”理念的深层次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汽车维修服务的国际化推进趋于明显化,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后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对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应得到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教师应实时关注全球车企标准和技术的变革、掌握最新的汽车科技技术与教学方法,让未来工作于一线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学生消化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强化语音交流功底。

作为语言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架,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可为课程学习提供真实的环境情境,为现今的情境教学提供理论基础,让学生将环境、人物、事物有机结合,身临其境地体验语言学习的内涵美和跨区域交流学习的内涵培养。对学生而言能够掌握跨区域文化交际能力会有效、真实地传达汽车企业和产品的文化信息,让他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制造”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技术标准,更好地推广国内产品、走向世界,实现技术型人才“走出去”发展战略。

2.重视学生职业观的培养,树立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关注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化的学习,高度重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融入职业培养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我要让社会认可”的认知。高等职业院校要站在时代发展浪潮的前端,不仅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职业生涯的基本素养,尤其要注重创新、态度以及区域人文交际能力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主动融入战略之中。

3.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发展基础,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标准和内容的基础上,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双重教学的完美结合,培养出符合国际市场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战略同盟国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教学,充实学生课堂和课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在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国际市场分析和预测,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以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再次,利用我校现有的汽车实训中心,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人文和专业信息等知内容的构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融入国际化、高层次服务技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我校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强化校外汽车维修中心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为校企共同承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培养出实践能力满足国际市场的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需求,汽车专业教师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一,结合后市场发展的趋势,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辅科研,真正做到教学教研相辅相成;二,注重成果转化,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开发我校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要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化汽车行业,政府、高校要注重复合型汽车维修服务人才的培养。只有在强而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下,汽车后市场才能更好发展,才能更好地凝聚天津市的城市精神,展示我国“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进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富森.天津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0).

[2]柯爱茹.髙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发展[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09).

猜你喜欢

维修服务国际化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对机动车维修服务新策略的研究
肥城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调研报告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排队论在设定产品维修服务人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