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1-28严晓燕
严晓燕,顾 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经费投入和有着高学历及高级工程师背景的教师的加入,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之相反的是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却日益严重。高职学生往往由于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使得其自控能力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对知识信息捕捉能力不够等原因,使他们的厌学情绪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更为严重。学生厌学使得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匮乏,实习期间或者毕业后无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就业状况愈加恶劣,恶性循环,更加剧了“学习无用论”思想的蔓延。学生厌学同样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上课积极性,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无法得到满足,使得教师对教学产生职业倦怠感。
厌学是一种学习障碍,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对学习产生的负面情绪,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1]。厌学心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区别性厌学,指的是学生某个阶段或者对某个老师、某门课程厌学,这种厌学往往是由于外部原因所引起的,且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影响相对较小,不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另一种是一般性厌学,即学生长期处于对学习或者活动有消极心理和抗拒行为的状态中,对自己的专业、人生价值等均没有任何的设想。学生厌学现象往往不是单纯的某种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1 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学习无用”“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毕业等于失业”等思想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使得部分学生放弃了通过学习和劳动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寄希望于不劳而获或者托关系走捷径等方式取得成功,这种思想的蔓延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普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偏见,很多人认为高职生整体素质低,动手能力差,自主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职生的积极性,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自惭形秽,觉得低人一等,认为纵使再努力也追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1.2 学校因素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去努力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各种条件,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从家庭生活进入到半社会化的大学生活,学习内容从高中时候的语数外到大学的各式各样的专业课,学习管理上从一切服从安排到完全自我管理,面对如此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整,就会造成课程内容跟不上、学习兴趣减退和学习目标迷失的局面。
1.3 家庭因素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家长疲于为生活奔波,除了尽可能满足学生物质生活需求外,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教育子女,便将学生完全托付于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全忽视,仅仅以分数的高低论好坏,不顾学生健康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的变化,使得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就对学习产生悲观和放弃的心理。
1.4 个人因素
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物质生活富裕,没有吃过苦,家长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使得学生对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等都没有概念。同时由于其正处于青年期的特殊情况,容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及现象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游戏、化妆打扮、谈恋爱、弃学打工等方面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再加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或者不愿意钻研,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积累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受打击,这些也是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尤其是随着4G网络和网络游戏的普及,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逃避现实生活,无心向学。
2 缓解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策略
2.1 建立良好校园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园风气,正确的主流意识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应采用更加活泼、生动、有效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到学生的心中,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方向正确、内容健康且“美味可口”的精神食粮。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生将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钻研[3]。积极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降低校园网络的覆盖面(甚至可在教学区关闭4G无线网络),从而将学生的精力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引入到现实生活。
2.2 重视思想、心理及职业教育,确保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现在的高职院校在大一阶段均开设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教育类的课程,但这类课程的老师大多为思政老师,而且多采用满堂灌、纯理论的方式来讲授,没有专业针对性,使得学生对这样的课程没有兴趣,更加谈不上参与到其中。但是这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期更好地创造人生价值、服务社会。因此该类课程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不仅要从教学内容,还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采用由思政老师牵头、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参与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往届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让学生能够从榜样的身上找到奋斗的目标、学习的动力和方法。还可以采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学习工作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大一暑假期间的顶岗实习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实习帮助学生了解了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也理解了现实与虚拟的区别。
对厌学问题严重的学生,采用一对一、多(教师)对一(学生)的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习惯进行干预,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养成良好的、健康积极的学习习惯[4]。同时,要让学生做到正确的自我认知与科学的职业规划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弱点,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分阶段分步骤去实现人生目标。
2.3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由于对专业课程缺乏足够的认知,无法了解其在将来工作中有何应用之处,因而容易对专业课的学习失去学习目标和动力。同时,教师授课水平不高,课程内容枯燥无聊,授课方式不够灵活等等也都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为此,高职院校可以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虚拟仿真环境、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1)内培外引,构建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结构的课程师资队伍。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他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目标、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进入良性循环。(2)深入浅出,构建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项目化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往往直接对应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教学内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整合、序化和实施教学内容。多层次的课程内容既可以让学生在规定课时内学习到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学提升自我素质,为职业生涯提供帮助。(3)建设丰富、多样的立体式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信息化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将“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现代职教理念与方法充分融入教学资源设计和建设之中,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的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两者脱节、不相适应的现象。基于分层教学、逐级培养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家执业资格标准要求,建设集图片、视频、动画、现场教学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生动展示课程内容;(4)校企融合,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室,不仅能够降低学校建设成本,还可以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以类似游戏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在课程考核中引入企业认证和执业认证。通过将企业认证和执业认证引入课程考核之中的方法,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这不仅能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准备必要的敲门砖,更是学生成绩和能力的认可。全面准确的学习目标、直观的学习感受、直接的工作体验和及时的成果肯定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发挥家校协同作用,促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子女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面对厌学学生,应该发挥家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家长应与班主任及辅导员共同合作,一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减少手机和电脑游戏等对他们的影响。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错误观念,家长应该及时联合班主任及辅导员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既不能过于压迫学生,也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要适时帮助孩子调节心理问题,及时舒缓他们的学习压力和厌学情绪。
3 结语
缓解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同时,对待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体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厌学心理如未能采用合理的方式加以消除,除了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发展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