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背景下集中居住社区中村落空间的传承与发展
——以靖江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
2018-08-02李薇
李 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建设具有“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的生态型村庄,作为其中热点问题之一的农民集中居住伴随着城镇化的层层推进备受推崇和关注,然而“农民上楼”,传统的村落空间却随之逐渐消逝,村落空间与城镇化的发展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因而设计既能传承传统村落空间,又有时代气息的农民新住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设计任务。
1 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现状
农民集中居住是新农村建设中“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市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重要内容。集中居住区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建筑排列有序,交通便捷,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较传统村落明显改善。社区一般可以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第二类是就地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第三类是中心村建设、农村居住示范点方式。本次调研的靖江新桥农民集中居住区共三个(三兴社区、孝化社区和文东社区),其中三兴社区属于第一类新建社区,周边大多是原始村庄,距离新桥镇的核心区约6 km,目前地块周边服务配套设施相对匮乏。小区布局呈整齐的行列式,但空间形式过于单一,且缺少室外公共空间,农民虽居住在社区,可仍然保留着故有的居住习惯和传统民俗,宅间绿地几乎全部被种植蔬菜,农具随处可见,小区居住环境较差。孝化社区属于示范小区,以低层住宅为主,文东社区是新建社区,两个社区均有低层联排式住宅和多层住宅,且距离核心镇区较近,小镇的各类服务设施都能很方便地兼顾到社区,因此这两个小区的建设是很鲜明的城市居住区的空间模式。
2 靖江传统村落空间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1 村落空间和文化的延续
居住空间是居住者行为的载体,居住者的行为受传统习俗和居住习惯的直接影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集中居住,都是原始居住空间的完全解体和全新空间的构建,然而物质形态的解体并不代表农民对新建空间的心理认同,他们的传统习惯仍然会在新建空间中延续,因此他们会在新的空间形式中寻找或再现自己强烈认同或熟悉的场景,而传统村落空间作为农民熟悉且强烈认同的空间形式,应大力挖掘传统村落空间不同表现方式,并在地域空间场所塑造发挥积极作用[1]。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由政府出资统一建设,但尚处在摸索尝试中,为了打造“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规划设计手法上借鉴了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思路,因而缺少对农民行为模式传承性的思考,忽略了村落空间文化对农民居住的意义,使得农民的集中居住区俨然成了城市住宅小区的复制品。
为了解决居住空间的巨变与农民行为模式的传承性和文化性割裂的问题,在社区规划设计中应首先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农民的行为模式,以及背后的动机、愿望和情感,同时梳理出村落空间形式沿袭和农村文化传承的脉络,尽量避免无视传统、简单复制的建设模式,从而设计有地域特色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2.2 靖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村落空间的形态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靖江位于长江北岸,各乡镇多沿江分布,且新桥镇内水系发达,建筑依水而建,保存了几百年来的沿江圩区特色,呈典型的条带式,空间层次较丰富。建筑朝向十分讲究,主要是南北向布置,也有少数受水系走向影响呈东西向布置的。住宅户型形式单一,一般是主屋与厢房组成,且绝大多数有院落,并用围墙分隔邻里空间,围墙形式由早期的“院墙”演变成通透的金属围栏,既不影响采光,又方便了邻里交流,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2.3 传统村落的文化特性
农村住户与城市居民在居住模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各自的交往空间亦各不相同。农村人口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形成宗族群居的村落空间,他们彼此熟悉,交往频繁,村口、巷口等宽敞空间地带是他们经常聚集交往的场所。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干净整洁的宅前道路、宅间空地也成为人们日常锻炼、交流的空间,由于形式丰富、功能灵活多变,且尺度适宜,因此给人以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2]。但是在新建的集中居住社区中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单一的行列式布局,过分紧凑的排屋设计形成了日趋冷漠的邻里空间,村落的交往功能无处可寻,即使是在作为试点建设的孝化社区也是类城市别墅区的设计,缺少可供居民随意交往的空间,交往行为因此而中断。公共空间(信息交流、娱乐、商业活动、健身等功能作用)的缺乏,原有的肌理、尺度变化、交通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均使传统的村民交流场所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建筑形体和街道空间。
村落的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人口结构的改变。随着外出打工人口增加,农村居住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部分人群直接影响着农村集中居住社区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考虑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如适当考虑老年人娱乐室,以及儿童公共活动场所。此外,农村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节事活动、休闲娱乐等)也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中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类空间的使用特征,延续传统村落的特性,改良和发展新时代的村落空间。如浙江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的文化礼堂(见图1),包含了家宴中心、文化廊、桃源书场、道德讲堂、礼堂、图书馆、民俗馆等多个部分,既能为农民提供日常宴请场所,又方便开展文艺表演、学习教育等活动。
图1 浙江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文化礼堂
农村传统村落没有设置绿地,但因为周围有农田环绕,却也风景如画,而集中居住区受用地规模和容积率的限制,缺少公共绿地,这在三兴社区中尤为突出。仅有的绿地是规划中宅间退让的极少部分,但是他们受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及农耕习惯的影响,这些有限的绿地也被农民转变成菜地,毫无景观可言。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农民这一居住群体的特殊性,力求做到既有公共景观绿地,又能给居民留有适当的种植面积,从而自然地还原村落的原始景观,真正打造“美丽乡村”的新型村落形象。
3 空间重塑与文化传承
“美丽乡村”建设要引导新的农村生活方式,构建符合农村传统文化的新型村落空间,为农民提供适宜的交往空间、亲和的邻里空间和足够的宗族活动空间。因此,如何重塑空间,将传统的村落文化传承发展是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
3.1 营造适宜的交往空间
针对传统交往空间随意、自由灵活的特点,在社区规划中尽量避免简单复制城市住区,尤其是一味追求高容积率而忽视空间的交往特性。小到组团,大到社区,可采用层层递进的交往空间布局,多层次的渗透,不但能改进空间环境,还能提升交往质量,很自然地还原原始村落的空间属性(见图2)。
图2 某小区室外交往空间设计
3.2 拓展服务空间
农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民俗不会因为新的居住形式而中断,因此设计中应关注农民对公共服务空间多样性的需求。首先,应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并将其作为社区核心空间,住宅可围绕其呈组团布置;其次,可以在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适当考虑文体娱乐空间、卫生保健室、社区会议室等;另外,有针对性地设置老年人棋牌室、幼儿园等,并适当设置留守儿童的活动室,以方便丰富假期生活。同时,针对远郊的集居点还应增设日用品便利店、农业生产资料和农贸市场等,并控制其服务半径,以方便居民的日常所需,形成村落特有的服务网络。
3.3 注重村落景观的设计
景观空间的设计可结合生活服务空间将中心景观设计成小游园式,既能美化环境,又能给居民提供户外交往和游憩场所,组团间可适当考虑种植园,在保证景观整体统一的前提下接纳并延续农民的农耕习惯,既可以方便他们的日常所需,又真实回归原始的村落氛围,从而保持和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化。
3.4 地域文化的反映
靖江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苏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受苏南水乡民居和北方汉文化的影响,既有水乡建筑文化的渗透,又有北方建筑的厚重,因此新建社区的建筑风格应能体现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同时将院落空间形式灵活运用于户与户或组团之间,力求做到多层次的围合布置。建筑布置应疏密结合,简约大气,温婉优雅。
4 结语
集中居住区的村落空间不同于传统村落,其功能和形态都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但是其最核心的文化内涵不应被新形势和新发展的浪潮所淹没,特别是文化符号的抽象再生都会对美丽乡村的集中居住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我们深入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并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和设计村落空间,始终关注以农民为主体,以传承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为基本设计思路,才能描绘出符合现代农村生活模式的美丽乡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