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案在风中飘荡

2018-01-28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高三朱安淇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1期
关键词:蝴蝶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高三(6)班 朱安淇

去一座城市寻找一个答案。

我来到了柏林。

清晨,阳光照进了世界的每处角落,却似乎独独对此处望而却步——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天低云暗,耳边没什么风声,只有远处黯淡的灌木丛偶尔不安地躁动。

迎面的铁门上刻着纳粹集中营的标志性口号“劳动换取自由”,讽刺的是超负荷劳动终结了多数人的生命,饶是余生者亦被送往奥斯维辛,那是真正的地狱。

门后耸立着砖灰色的犹太人纪念碑,碑顶数排鲜红色的倒三角触目惊心,沉默里是悲愤的控诉,反倒是广场上三根行刑柱一副无辜的样子。

二战后的德国民众也是一副无辜的表情。希特勒固然是罪恶的源头,而正如熊培云所言 “他的恶是众人合力的结果”。当他们在煽动下把生活的困境归咎于犹太民族,当他们以“爱国”之名冷漠地围观甚至帮助迫害同胞,当他们如癫如狂地向独裁者致敬,而又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时,众人早已被历史毫无置疑地判下帮凶的罪名。这是恶之平庸,这是共犯的罪行,这是泯灭了个体理智和思考能力的集体的暴力“浪潮”。个人从来无法脱离集体,但却可以选择是否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从勃兰特一跪到向难民敞开怀抱,如今的德国选择了直面、反省和弥补过去,重获了世界的尊重。木棚牢房前,一群学生正围绕集中营幸存者交谈。

我绕开学生,走向集中营深处,回望广场——牢房呈扇状围列,在瞭望塔监视之下屋顶更显得低矮,像无声的坟茔。这是党卫军头目希姆莱引以为豪的“完美”设计,现在看来,更像是祭坛之上做着永远的哀悼。

更深处,是臭名昭著的毒气室。管道、更衣室、焚尸炉蒙尘已久,仍是当年规整有序的模样,徒增可怖的气氛。所谓的“科学和理性”于此竟沦为杀戮的工具。砖缝间偶有寒风钻入,发出兽般的低吼。压抑至极,我甚至感到自己呼吸的自由都被剥夺了。

逃离了毒气室,一旁是囚犯厨房改造的博物馆。残酷的真相悬于墙上,被人们一读再读。

原来,生命竟可以如此的脆弱和无力。原来,生命竟可以如此的无情和暴戾。

人性中科学和理性的一面被夸大,怀抱善良同情的一面被抹杀,注入疯狂的种族兴奋剂,造就了希特勒忠诚的跟随者。在“种族理想主义”的旗帜下,他们唾弃犹太人是“污染人类的老鼠”,甚至谋杀精神病人和残疾人以求基因的“完美”。撕毁条约,去除“污点”,无视法律,他们以为自我和国家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殊不知早已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因为人是有底线的。这类人被驯化成绝对服从的机器——服从集体,服从内心癌细胞般膨胀的欲望,甚至不如禽兽,禽兽尚且不食同族。

离开萨克森豪森时,天晴了,心中的阴霾迟迟未散。

回到柏林市中心,漫步于菩提树下大街,阳光被淡绿色的树叶筛得碎碎的,洒落在闲闲交谈的行人旁。街角有处艺术馆,一张画展的海报吸引了我——白石之上栖着一只金蝶,附有三行诗: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不住在集中营”

脚步不由自主,走进“像自由一样美丽”——特莱津集中营儿童诗画展。

原来,生命的力量远为坚强,黑暗中,自由仍是会开花。

其中有一幅画,名为《鸟和蝴蝶》——染色后的表格纸被小心地剪成五瓣花、绿树、黑房、青山,还有一只橙翅黑纹的蝴蝶,一派生机,令人叹赞。孩子们在教师弗利德的引导下,写诗、作画,记录思念,向往,甚至痛苦,努力不让它淤积,他们铭记着老师的教诲“用光明定义黑暗”。死神背后,孩子看到的是上帝的面庞。

集中营里的人,除了生命,一无所有。有人选择了妥协,然而精神的屈服比肉体的陷落更可怕。有人却举起镣铐里的手,拾起木炭在墙上画出花朵。精神自由的人是无法被桎梏束缚的,他的心中有蓝天和蝴蝶,相反,手持冲锋枪的纳粹暴徒才是自我囚禁的可怜人。

一万五千个孩子,消失了在特莱津,却留下一份无与伦比美丽的遗产。

走出画廊,阳光正好。

在柏林,建有大量的纪念建筑,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甚至进入了法律议程。这是德国的赎罪方式。相反,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试图篡改历史,掩饰罪行,但人心最终是不可蒙蔽,也不可愚弄的。

菩提树下大街边,摆放着致哀圣诞市集恐怖袭击的花环,难民和市民在一旁默默祈祷。教堂钟声响起,鸟儿扑棱棱地飞远,微风携来菩提的淡香,弥漫在自由而安谧的空气里。

来到柏林我为了寻找一个答案。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在强大的公意面前,保持清醒独立的个人意志。

自由不自私,自私不自由。它是宽容的,有温度的。

自由是阴沟里对星空的仰望。得到自由需反求诸己,而非外求他人,因为它是有韧性和重量的。

自由是受害者的宽恕,迫害者的赎罪,更是后人思已往,追来者的态度。

自由是……

只要真正自由的时代还未来临,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一问再问。

答案在风中飘荡,只是人们常常选择视而不见,假装看不到深渊里挣扎的殉难者,假装听不见尘世悲剧里的哭泣与呻吟,对人性的黑暗面熟视无睹,甚至自欺以求掩盖和麻痹。这些不是旧现象,从伊斯兰国的残忍“圣战”到网络暴力的甚嚣尘上,人们的精神依旧怯懦,底线依旧模糊,思想依旧麻木和盲昧。人心蛰伏着恶,但也孕育着善,人生的答卷上从来只有选择题,而自由属于直面抉择的勇士。

倏的,眼前掠过一只蝴蝶,轻振着日光染就的金黄蝶翼,乘风翩然直上,自在轻盈,融入太阳灿烂的灵辉中。

猜你喜欢

蝴蝶
蝴蝶是书
蝴蝶
蝴蝶 轻盈的美
蝴蝶
为了蝴蝶
捉蝴蝶
奇异的蝴蝶
捉蝴蝶
蝴蝶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