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三国演义》的林深叶茂处
——《三国演义》班级读书活动全记录

2018-01-28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1期
关键词:势力三国演义诸葛亮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丁 露

一、引言

小学中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已经涉及名著的阅读了,《三国演义》就是一本经典的著作。而小学生读《三国演义》,是读青少年版还是原著?读《三国演义》究竟读些什么呢?是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知道一些故事,嬉笑怒骂一番?还是走向故事深处,来探究文本深处所表达的深刻涵义?围绕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在班级展开了一次名著阅读,记录了阅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让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

二、图说文本背景

假期里,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把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读完了。一开学,我们就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绘制一份“三国割据势力变迁示意图”,以此来了解当时的朝代背景,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好基础。

1.列表格

要想绘图,首先得有“绘图脚本”。谁分别驻守在什么地方?割据势力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些数据比较繁多,我们可以先列一个表格来记录下来:因为是合作学习,所以先把学生们分成若干组,再把一本书分成若干部分,让每组学生领一项任务:将自己组内“分管”的几章中“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件?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等情况一一列了出来,最终由组长整理完成一份完整的“分割势力”表格。表格分时间、事件来记录格局变化,一目了然,为图画三国割据势力图列出了一个清晰的提纲。

2.画图画

有了清晰的提纲,接下来,布置学生用双休日时间完成“三国割据势力变迁示意图”。当然组内分工也相当明确,根据不同年份、不同事件进行绘制,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以关键文字注明势力范围,最后把这些图片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对比书本内容来看,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以图文形式,更便于学生了解三国时代的格局变化,熟悉当时的时代背景了。同时在阅读中加入图画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还便于理解书中人物以及割据势力的更替过程。

三、结合史实讨论人物形象

和学生一起聊诸葛亮,我们从两个问题入手:诸葛亮是个怎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聊人物形象需要关注细节,这时候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就略显简单,所以我们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借来了原著以及《三国志》,对比史实,在班级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

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诸葛亮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奋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着天壤之别,《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比较客观真实些,比较接近历史上的诸葛亮本人。一代才华出众的杰出名相,这些史家评价,比较客观公允,当之无愧。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生也找到了很多对诸葛亮歌功颂德的事件,对诸葛亮也是由衷的敬佩。

但后来细读史书,就可发现诸葛亮也并非为百战必胜的常胜军师。空城计之战,是诸葛亮失算而又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招险棋。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则又是诸葛亮的又一次重大失误。诸葛亮当初拟定三足鼎立后,再一统天下的远大恢宏的战略理想,最终成为一场空梦,非但没有统一中原,反到连他亲自辅佐创立的蜀国也顷刻间烟飞灰灭。诸葛亮最终败给了谁?经大家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诸葛亮最终败给了天意!天不灭曹!在滚滚向前转动的天意巨轮面前,任何人的谋略、智慧的力量,都是渺小可怜的!但即使如此,诸葛亮在世人心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千古良相的印象。

读《三国演义》,结合史实深刻体会这些人物的形象,知道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鉴古知今,并且从自身学起,这才是名著给世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四、延伸拓展——文本欣赏

在对名著中重要的人物进行讨论之余,我们还可以继续寻找名著中流芳百世的经典语句进行赏析。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又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艺术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则苍茫悲凉。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四言名篇。曹操为什么写下这首诗?用意何在呢?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诗词背后的事件。此诗作于赤壁之战后,赤壁之战是曹操能否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这次战役他虽然遭到失败,但并不灰心,仍然要继续招贤纳士,唯才是举,以期壮大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再图进取。它抒发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帮助自己统一天下的宏大抱负和宽广胸怀。读到这首诗,再看看世人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者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的小人;誉者则目之为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关史书记载,既善恶错出,又真假难辨。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见曹操治理国家的才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曹操却又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是曹操的奸。在读到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中,又被他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折服,这时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是非黑白都在自己心中,不管如何评价,读出自己的感受,那么也就足够了。

我们用了数月的时间来读这本《三国演义》,还联系史书,通过上网查资料,充实书本内容,有画图,有交流,有辩论,有汇报。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向着三国的“深处”行进,从而让阅读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名著有浅析的理解,由于年龄的限制,时间的有限,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完全,但这次的名著阅读已然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以这样多形式的阅读方式,最终能让学生自由畅游在这片无尽的书海之中。

猜你喜欢

势力三国演义诸葛亮
UP!00后新势力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三国演义
冬日“水润”新势力
三国演义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