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收藏『小人书』

2018-01-28毛周林

养生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人书小儿

◎毛周林

收藏不是谁的专利,只要你喜欢,便可以收藏,只是收藏的门类不同罢了,再者,有的收藏,还是要有一定财力基础的,否则便无从谈起。比如瓷器,没有一点基础,胡乱收藏就要吃亏,没有相当的财力,收藏瓷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过,有的收藏,真的没有这么难,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去做,比如收藏“小人书”,笔者便是其中之一。

说起收藏“小人书”,那可真有些年头了,想当初,我只是单位里一个小小的职员,我的生活显得非常平淡。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处世法宝,也有自己寻找快乐的方式。那便是读书与收藏,我的收藏,主要就是“小人书”收藏。

尽管我收入不高,但我不吸烟,不喝酒,不乱花钱,除了吃用,我每月依然还能余下一部分钱,这部分钱,我便用来购买“小人书”。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让我真正对读书感兴趣的便是一本“小人书”连环画,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本叫做《地道战》的小人书。当时,我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没想到,我一看便入了迷,为了及时和多看这本小人书,我那天中午连午饭都没有吃,为的就是多看几遍,可见,我真的很喜欢小人书。

正是因为小时候便爱上了看小人书,这才有了后来我对“小人书”的不断收藏,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收藏的小人书已经近三百本,其中最让我满意与自豪的便是我收藏到的四大名著小人书:《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每当闲暇的时候,我便从书房里拿出自己钟爱的小人书出来翻翻,心里甭提多开心了。“小人书”的收藏,丰富了我的人生,增添了我人生的乐趣。

黄雌鸡羮

治产后虚损。

黄雌鸡(一只,肥者,理如食法) 葱白(五茎,切) 粳米(半升)

上三味依常法,以五味调和为羮,任意食之。

猪肚羮

治产后积热劳极,四肢干瘦,饮食不生肌肉。

獖猪肚(一件,净洗,先以小麦煮,令半熟取出肚,细切,令安一处)黄芪(锉碎,半两) 人参(三分) 粳米(三合) 莲实(锉碎,一两)

上以水五升煮猪肚,入人参、黄芪、莲实。候烂,滤去药并肚,澄其汁令清,方入米煮,临熟入葱白五味调和作粥,任意食。

鲫鱼羮

治产后乳无汁。

鲫鱼(一斤) 蛴螬(五个)上依常法煮羮,食后食之。

鲫鱼鲙

治产后赤白痢。

鲫鱼(一斤,治如食法) 莳萝 陈橘皮(汤去白,焙) 芜荑 干姜(炮) 胡椒(各一钱,为末)

上取鲫鱼作鲙,投热豉汁中,入盐、药末,搅调,空腹食之。

脯鸡糁

治产后心虚忪悸,遍身疼痛。

黄雌鸡(一只,去毛头足肠胃,净洗,以小麦两合、水五升,煮鸡半熟,即取出鸡,去骨)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汗出,取末一钱) 柴胡(去苗,二钱) 干姜末(半钱) 粳米(三合)

上先取水,再煮鸡及米,令烂,入葱、薤、椒、姜、柴胡末等,次又入五味盐酱,取熟,任意食之。

猪肾臛

治产后风虚劳冷,百骨节疼,身体烦热。

猪肾(一对,去脂膜,薄切) 羊肾(一对,去脂膜,薄切)

上以五味并葱白豉为臛。如常食之,不拘时。

冬瓜拨刀

治产后血壅消渴,日夜不止。

冬瓜(研取汁三合) 小麦面(四两) 地黄汁(三合)

上三味一处搜和,如常面,切为拨刀,先将獐肉四两细切,用五味调和煮汁,熟后,却漉去肉,取汁,下拨刀面,煮令熟,不拘多少,任意食之。

煨猪肝

治产后赤白痢,腰腹疼痛,不能下食。

猪肝(四两) 芜荑(末,一钱)

上将猪肝薄切,糁芜荑末于肝叶中,五味调和,以湿纸裹,塘灰火煨熟,去纸食。

生藕汁饮

治产后恶血不利,壮热虚烦。

生藕汁 地黄汁(各半盏) 蜜(一匙) 淡竹叶(一握,切,以水一盏半,煎取汁半盏)

上四味同煎沸熟,温分三服,日二夜一。

又方

治妇人蓐中好食热面酒肉,变成渴燥。

生藕汁 生地黄汁(各半盏)

上二味相和,温暖分为三服。

小儿诸病

四米汤

治小儿泄注。

粱米 稻米 黍米(各三合) 蜡(如半弹丸大)

上以东流水二升,煮粱米三沸,绞去滓,以汁煮稻米三沸,去滓,用汁煮黍米三沸,绞去滓,置蜡于汁中,候蜡消。毎服半合,空心午后各一,随儿大小增减。

牡丹粥

治小儿癖瘕病。

牡丹叶 漏芦(去芦头) 决明子(各一两半) 雄猪肝(去筋膜,切研,二两)

上以水三升,煎前三味,去滓取一升半,入猪肝及入粳米二合,煮粥如常法。空腹食之,随儿大小加减。

扁豆粥

治小儿霍乱。

扁豆茎(切焙一升) 人参(二两)

上以水三升,先煮扁豆茎,令熟,下人参,煎至二升,去滓,取汁煮粟米三合为粥,与乳母食。临乳儿时,先将去少许冷乳汁,然后乳母常食此粥,佳。

猪子肝

治小儿久痢。

猪子肝(一具)

上切作片,炙熟,空心食之。

鸡子饵

治小儿秋夏中暴冷,忽下痢腹胀,乍寒乍热,渴甚。

鸡子(二枚,去壳) 胡粉(半两,炒令黄) 黄蜡(一枣大)

上先下黄蜡于铫子内,微火上熔,次下鸡子黄及胡粉调和,候冷作饼与儿,空心午后食之,量儿大小增减。

牛乳饮

治小儿哕。

牛乳(一合) 生姜汁(半合)

上于银器中,慢火同煎至六七沸。一岁儿饮半合,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甘草豆方

冬月小儿解诸热毒,老人亦宜服之。

大黑豆(三升,净洗) 甘草(三两,细锉)

上用水六升,煮令烂熟,时时以三五十颗与小儿食之,汁亦可服。又可用已煮过黑豆,入香药末,和匀,甑上蒸令香软,尤佳。(上《寿亲养老新书》卷之二)

太上玉轴六字气诀(黄庭山人邹应博述)

《道藏》有《玉轴经》言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和,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疾。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而自泻出脏腑之毒气,以“吸”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一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算,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嘘、嘻、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嘻”字治胆气,以“吹”字治肾气。此六字气诀,分主五脏六腑也。凡天地之气,自子至巳,为六阳时;自午至亥,为六阴时。如阳时,则对东方,勿尽闭窗户,然忌风入,乃解带正坐,扣齿三十六,以定神。先搅口中浊津,潄炼二三百下,候口中成清水,即低头向左而咽之,以意送下。候汩汩至腹间,即低头开口,先念“呵”字,以吐心中毒气。念时,耳不得闻“呵”字声,闻即气粗,反损心气也。念毕,仰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以补心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吸”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但呵时令短,吸时令长,即吐少纳多也。吸讫,即又低头念“呵”字,耳复不得闻“呵”字声。呵讫,又仰头以鼻徐徐吸清气以补心,亦不可闻吸声。如此吸者六次,即心之毒气渐散,又以天地之清气补之。心之元气亦渐复矣。再又依此式念“呼”字,耳亦不可闻呼声。又吸以补脾耳,亦不可闻吸声。如此者六,所以散脾毒而补脾元也。次又念“呬”字,以泻肺毒,以吸而补肺元,亦须六次。次念“嘘”字,以泻肝毒,以吸而补肝元。“嘻”以泻胆毒,吸以补胆元。“吹”以泻肾毒,吸以补肾元。如此者,并各六次,是谓小周。小周者,六六三十六也。三十六而六气遍,脏腑之毒气渐消,病根渐除,祖气渐完矣。次看是何脏腑受病,如眼病,即又念“嘘”“嘻”二字,各十八遍,仍每次以吸补之,总之为三十六。讫,是为中周,中周者第二次三十六,通为七十二也。次又再依前,“呵”“呼”“呬”“嘘”“嘻”“吹”六字法。各为六次。并须呼以泻之,吸以补之。愈当精虔,不可怠废。此第三次三十六也,是为大周。即总之为一百单八次,是谓百八诀也。午时属阴时,有病即对南方为之。南方属火,所以却阴毒也。然又不若子后巳前,面东之为阳时也。如早起床上,面东,将六字各为六次,是为小周,亦可治眼病也,凡眼中诸证,惟此诀能去之。他病亦然。神乎神乎!此太上之慈旨也。略见《玉轴真经》,而详则得之师授也。如病重者,每字作五十次,凡三百,而六腑周矣,乃潄炼咽液叩齿讫,复为之,又三百次。讫,复潄炼咽液叩齿如初。如此者三,即通为九百次,无病不愈,秘之秘之,非人勿传。

《四时摄养论》中有云:“春,肝气盛者,调‘嘘’气以利之。夏,心气盛者,调‘呵’气以疏之。秋,肺气盛者,调‘呬’气以泄之。冬,肾气盛者,调‘吹’气以平之。”但言调此四气,而书中未详及四气之诀。今举曾叔祖朴庵《炎詹集》中《玉轴六气》全文以明之。黄玉窗云:“爱山袁倅得朴庵亲传,每日子、午、卯、酉四时,行持六字密室中,竹帘布帷隔风为上。亦尝得爱山亲授口诀云。”

食后将息法

平旦点心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颗苏煎枣啜(半升以下),人参、茯苓、甘草等饮,觉似少热。即以麦门冬、竹叶、茅根等饮,量性将理。食饱,不宜急行。及走,不宜大语,远唤人、嗔喜。卧睡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腹空即须索食,不宜忍饥。生硬粘滑等物,多致霍乱。秋冬间,暖裹腹。腹中微似不安,即服厚朴、生姜等饮。如此将息,必无横疾。

养 性

鸡鸣时起,就卧床中导引,讫,栉潄即巾。正坐,量时候寒温,吃点心,饭若粥。若服药,先饭食。服药吃酒消息讫,入静室,烧香诵经,洗雪心源,息其烦虑。良久事了,即出。徐徐步庭院散气,地湿即勿行,但屋下东西步,令气散。家事付与儿子,不宜关心。平居不得嗔叫用力,饮酒至醉,并为大害。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勿令气乏喘而已。亲故相访,间同行出游,百步或坐,量力谈笑,才得欢通,不可过度耳。人性非合道者,焉能无闷?须畜数百卷书:《易》《老》《庄》等第一。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左右供使之人,得清净子弟,小心少过谦谨者。自然事闲,无物相恼,令人气和心平。凡人不能绝嗔,若用无理之人,易生嗔怒,妨人导性。

二篇之旨,养卫得理。皆沈存中《怀山录》所述。(存中名括)

安 车

轮不欲高,高则摇车。身长六尺,可以卧也。其广合辙辋以索系合之,索如条大可也。车上设四柱,盖密帘,竹织,绢糊,黑漆。少加棕,棕重又蔽眼,害于观眺。箱高尺四寸,设茵荐之外,可以隐肘为法。车后为门,前设扶板,加于箱上,在前可凭,在后可倚。临时移徙,以铁距子簪于两箱之上。板可阔尺余,令可容书策及肴樽之类。箱下以板弥之,卧则障风。近后为窣户,以备仄卧观山也。车后施油幰。幰两头施轴如画帧,轴大如指,有雨则展之,傅于前柱。欲障日,障风,则半展或偏展一边,临时以铁距子簪于车盖梁及箱下,无用则卷之,立于车后。车前为纳陛,令可垂足而坐。要卧则以板梁之令平,琴、书、酒榼、扇、帽之类,挂车柱,及盖间、车后皆可也。

汉召申公以安车蒲轮,闵子骞、江革,皆尝为亲御车。邵康节诗云:“喜醉岂无千日酒,惜花还有四时花。小车行处人观看,满洛城中都是家。”又云:“大氅子中消白日,小车儿上看青天。”司马温公、崇德待康节不至,有诗云:“淡日浓云合复开,碧嵩清洛远萦回。林端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和章亦有“万花深处小车来”之句。老人游观,雅宜小车之适,存中《怀山录》以安车为首云。

游山具

游山客不可多,多则应接人事劳顿,有妨静赏,兼仆众所至扰人。今为三人,其诸应用物,共为两肩,三人荷之。操几杖,持盖杂使,更三人足矣。肩舆者未预,客有所携,则相照裁损,无须重复,惟轻简为便。器皿皆木漆,轻而远盗。惟酒杯或可用银。钱一二千,使人腰之,操几杖者可兼也。

行具二肩

甲肩

左衣箧一:衣、被、枕、盥潄具、手巾、足巾、药汤、梳。

右食匮一:竹为之。二鬲,并底盖为四,食盘子三,每盘果子碟十,矮酒榼一,可容数升,以备沽酒。匏一,杯三。漆筒合子贮脯修干果嘉蔬各数品,饼饵少许,以备饮食不时应猝。惟三食盘相重为一鬲,其余分任之。暑月果修皆不须携。

乙肩

竹鬲二,下为柜,上为虚鬲。

左鬲上层书箱一:纸、笔、墨、砚、剪刀、韵略、杂书册。柜中食碗、楪各六,匕、箸各四。生果数物,削果刀子。

右鬲上层:琴一,竹匣贮之。折迭棋局一,柜中棋子。茶二三品:蜡茶,即碾熟者。盏托各三。(瓢匕等)

附带杂物:小斧子、刀子、斸药锄子、蜡烛、拄杖、泥靴、雨伞、凉笠、食铫、虎子、急须子、油筒。

老人心闲无事,每喜出游。康节诗所谓“待天春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也。《怀山录》述游山之具,适用之宜。倪尚书(思)《经锄堂杂志》,记霅川城内外游赏去处,凡四十二所。谓每月一游,则日日可度。每岁一游,则可阅三十年。日日游太频,劳费可厌。岁一游太疏,今酌其宜,每月往一处游。一月之中,又择良辰美景,具山殽野蔌,或邀一两宾,无宾携子弟同行,庶疏数得中,亦康节所谓“遍洛阳城皆可游”也。

居山约

余营兼山,本以藏拙,已就粗安,可以忘归。诸儿之意,眷恋挽留,又难遽绝。今与汝曹约。每月,二十日在山,十日在家。独甚暑甚寒两月,则全在家,恐山中不便也。山中不可独,须子弟一人侍。置历轮流,四子每人一旬,周而复始。其当旬者,饮膳之类,专一掌之,其余在家,有效时新,各随其意,多少不拘,无亦不责。其或有商议事,合要来此,不必当旬,自宜前禀。自六月为始,各于旬下书名,如当旬有私干,兄弟那容。(倪尚书之子:祖仁、祖义、祖礼、祖智、祖信、祖常。祖常有最良之誉)

老人之性有喜山居者,沈存中:“云山林深远,固是佳境。独往则多阻,数人则喧杂,必在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流,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石清美。如此得十亩平坦处,便可葺居。左右映带,冈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则居者安也。缔造规模,从人意匠。中门外作池,可半亩余,种芰荷菱芡。绕池岸种甘菊,既可采,又可观赏。”

猜你喜欢

小人书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
小儿涵之三事
童年的小人书
两小儿辩日
我爱收藏“小人书”
赵海明的“小人书王国”
有小人书相伴的岁月
小人书伴随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