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18-01-28郑威王亚立刘天于雪飞陈宁董静李春研
郑威,王亚立,刘天,于雪飞,陈宁,董静,李春研
(1.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76;2.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哈尔滨 150076;3.哈尔滨商业大学 会计学院,哈尔滨 150028;4.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哈尔滨 150076;5.哈尔滨商业大学 轻工学院,哈尔滨 150076)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而也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品质。食品添加剂作为一种非营养物质,少量添加即可改善食品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并对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因此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使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已达到23大类,2000多种,主要包括香料、消泡剂、抗结剂、增味剂、防腐剂、膨松剂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色、香、味俱佳的食品也要确保清洁卫生、无毒无害,因此保证食品安全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然而为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带来革命性改变的食品添加剂却成为社会各界诟病最多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在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如苏丹红鸭蛋、三鹿奶粉等使得人们把食品添加剂看成毒药。因此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发现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展开,论述了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理解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促进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
1.1 改善品质、增强口感
食品的口感和外观在食品销售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往往决定着食品销售量。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要经历碾磨和加热等处理,这就改变了食品原有的色泽和口感,导致消费者无法食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的色泽和味道,使其口感和色泽都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2]。例如速冻饺子是快节奏城市生活中年轻人的首选食品之一。与家里包的饺子相比,速冻饺子味道鲜美,饺子皮在煮饺子的过程中不容易破碎,并且可以长时间低温保存,不易变质,这些优点都与速冻饺子中加入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一般市场上销售的速冻饺子中会加入乳化剂、磷酸盐等食品添加剂。乳化剂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油和亲水基团,可以防止饺子馅中油水分离,增强食用口感。磷酸盐是食品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可以提高食物鲜味、增强消费者食欲的食品添加剂。
1.2 提高食品的营养成分
食品添加剂家族中的重要一类是营养加强型的添加剂,这类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不同人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向食用盐中添加碘元素,预防因缺碘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3]。除此之外,一些特殊人群,因自身体质的问题,需要摄入相应的食品添加剂。如海藻酸钠的添加可以调节血糖,茶多酚的添加可以提高免疫力并延缓衰老,红曲的添加可以调节血脂等。
1.3 预防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在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为了防止食品的变质,防腐类添加剂的添加是食品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干扰微生物的生长等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4]。特别是一些生鲜类食品,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倘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极易造成海产品的腐败,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非沿海城市的消费者也难以享受到海产品的美味。各种肉类食品中,如火腿、罐头等中都添加有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它可以广泛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肉质腐败。亚硝酸盐的过量使用会产生有毒物质,使中毒者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若控制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人体的代谢系统会将这种物质排出体外。
1.4 便于食品加工处理
食品加工往往需要经历很多的环节,在加工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食品进行凝固和消泡等操作。食品添加剂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达到食品加工的预期目标和效果。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乳化剂和增稠剂,二者的加入可以实现食品乳化和增稠的效果,提高食品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优点已不言而喻,然而近几年,随着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这就暴露了我国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
2.1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遵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规范》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的要求。然而一些丧失道德底线的商贩,不顾食品安全,在利益的驱动下,违法违规使用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危害,导致极坏的社会影响[5]。例如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违规使用硫磺来熏蒸馒头,美化馒头的卖相,严重破坏了馒头中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2。荧光增白剂中含有二苯乙烯三嗪衍生物等有害成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不法商贩知法犯法,向面条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来提高面条的亮度及白净程度。
2.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超出规定范围
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必须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生产商往往为了追求浓郁的口感、销量和利益最大化而随意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6]。例如在蜜饯中过量使用甜味素,有的最高含量甚至超出规定范围12倍之多。我国葡萄酒生产的相关规定要求,不允许添加香料、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但有些生产商为了强化葡萄酒的色泽,向葡萄酒中添加胭脂红等色素,长期饮用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极易诱发机体器官病变。
2.3 工业添加剂代替食品添加剂
工业添加剂不能代替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漠视法规法纪,通过非法渠道购置工业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中,给老百姓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薄弱有一定的关系。如工业级添加剂改头换面,更换成食品的标签和包装,出具假的检验报告,冒充食品级添加剂使用。
3 解决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对策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们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享受来自不同国家丰富多彩的美食。然而,不按法律法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健康问题。因此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管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解决食品添加剂乱用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当今社会各界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3.1 政府职能部门要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
针对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我国在2009年就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严把质量关,对其流通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此同时,我国也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对食品生产厂商在食品中所加入的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和品种进行了规定。然而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规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多数食品添加剂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定。一些不法商贩在使用过程中有漏洞可钻。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亟需制定更为完善的管理标准。
3.2 社会各界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生产的监督
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食品食用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切断不合格食品添加剂流入到市场中。对于那些生产和销售执照不齐全,没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对于造成严重安全问题,产生极坏社会影响的责任人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也要对监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因为目前市面上各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层出不穷,这给检验监督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完善制度,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3.3 引入生产企业培训机制,增强其法律和安全意识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某些老板本身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就很模糊,这导致企业对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往往也是食品添加剂使用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无疑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清晰认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规范。只有引起生产者的高度重视,才能从源头上有效解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3.4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认知程度
解决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让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参与者。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教育宣传机制尚不完善,广大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乱用的危害认识程度不够,然而有的消费者却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度恐慌,因为某一社会事件全盘否定食品添加剂的功能。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正确引导消费者,尽快建立食品添加剂认知教育机制,定期进行宣讲活动,消除对食品添加剂的盲目恐慌。同时消费者主体也可以监督食品添加剂企业生产和使用规范,形成完善的多角度监督机制,从而解决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
4 总结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不仅仅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更是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近年来,随着关于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大案要案公布于众,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
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解决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为企业做专业培训,及时发布违规生产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让这样的企业无法立足;同时消费者要学习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对发现的问题企业要坚决举报。只有社会各界协同合作,才能建设一个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安全大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静,孙宝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J].科学通报,2013,64(26):2619-2625.
[2]段艳红,文博,黄艳芹,等.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5,55(5):238-240.
[3]薛祖源.浅议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问题[J].上海化工,2012(2):24-31.
[4]王华丽,张霁月,骆鹏杰,等.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中次级添加剂和食品原料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4):41-46.
[5]吴林海,钟颖琦,山丽杰.公众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29(5):45-57.
[6]王华丽,骆鹏杰,张霁月,等.食品添加剂制剂的国内外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