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育人的生成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
2018-01-28张元
张 元
(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加强顶层设计高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网络社会治理体制的形成、运行和完善。要“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1]。因此,厘清当前网络文化的育人困境,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效能,有利于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教给谁这五个根本问题;有利于引导网络行为主体处理好理想和志向的关系,处理好努力和奋斗的关系,处理好思考和思维的关系,处理好品格和意志的关系,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2]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当前网络文化的育人困境
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网络文化对其影响巨大,本文提出的网络文化育人对象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研究高校的网络文化育人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前网络文化的育人困境。从当前网络文化育人的现实看,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民群体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网络使大学生网络主体有了自我表达的基础、条件和平台,激发其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复苏、觉醒。但主体的自我表达往往先于现实社会责任和网络社会责任,随意的自我表达导致网络世界出现一种无序状态。”[3]这使当前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和育人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诸多困境。
(一)高校教育者网络文化素质不高
高校教育者是网络文化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实施者,其自身网络文化教育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网络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语境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主体产生巨大冲击,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的思想与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尤其是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
1.网络文化教育观念老化导致师生水平倒置。网络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教育者必须更新网络文化教育观念,从教育目标出发,设计好教育内容,以适应全新的网络文化教育环境。然而,一些高校教育者的网络文化教育观念老化,网络技术知识匮乏,依旧用老眼光和固有经验审视网络这一新鲜事物,使网络文化教育观念难以更新,无力对大学生网络主体进行教育、指导,导致出现水平倒置的局面,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2.教育者网络文化素质不高导致教育效果欠佳。从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到“移动智能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壮大,使得人人皆是信息的生产制造者和传播者,更是“媒介终端移动”的主体。高校教育者对网络文化新特性缺乏研究,使其网络素质很难得到提高,无法根据网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自由熟练地运用网络文化教育载体,无法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及立法在网络文化教育中的引领规范作用,很难对网络主体开展正面的引导和疏导,导致网络文化教育内容浮浅,实施困难,教育效果欠佳,阻碍了高校网络文化教育途径的创新和发展。
(二)网络文化育人载体欠缺和弱效
当前,网络文化的育人载体比较欠缺、弱效,既包括外界的社会因素,也有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网络主体自身因素。
1.微媒体育人载体比例失衡导致教育主客体互动不足。一方面,就教育者微博、微信看,高校教师微博、微信相对于学生博客而言数量太少,学生拥有微博、微信的数量远远多于教师,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博、微信比例严重失衡。另一方面,高校微博、微信网络发展缓慢。近年来,有些高校尝试以网络为载体来推进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建立了党建网、团建网等思政和德育博客网站,但实际上相当数量的高校尚未建立自己的思政、博客、微信网。
2.网络文化育人载体内容陈旧导致影响力弱效。教育者思想政治意识不到位致使微博、微信构筑得比较随便,因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和吸引力。教育者思想政治修养不够高致使微博、微信构筑得没有深度,不能对大学生网络主体产生深刻影响。教育者微博、微信的形式、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致使关注度低,“客源”流失而无法发挥其文化载体价值和效用。
(三)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途径单一
网络的多层次性和宣传手段的多样性,为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教育途径拓展提供了可能。然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现有途径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相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相对落后单一。
1.教育者仍然遵循和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和单调,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使得网络文化教学内容空泛,缺少吸引力,很难发挥网络文化课堂教学的灌输和导向功能。
2.网络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失当。高校在实施网络教育课程改革时,没有根据大学生网络主体的特点因材施教,未适当地加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开拓新的网络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四)大学生网络认知能力弱化
网络使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自我意识、抽象思维得到增强,但也存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认知和思考问题往往带有主观性、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易致其陷入一种网络非理性状态。
1.网络环境认知模糊,承受能力弱。网络使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个性意识日益增强,表现在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等方面。大学生渴望摆脱对他人、对社会的依附,不能理性地对待长者的说教和劝诫,网络社会的虚拟、自由、隐匿等特性更强化了其在青春期的叛逆性格。同时,现实与数字化虚拟相交织的网络二重世界,又致大学生对环境认知产生模糊性,分不清现实的生活环境和虚拟的网络环境,而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所扮演之角色、获取之财富等又无法融入现实的生活世界,致其心理承受能力弱化。
2.对网络新生事物认知片面,辨别能力弱。大学生网络主体受社会实践经验等因素限制,对网络新生事物的价值、功能、是非的认识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容易落入非此即彼、主客二分认知模式的窠臼,降低其网络认知能力。同时,网络参与的低门槛和弱限制等特点使大学生网络主体获得一个没有上下等级和身份障碍关系的自由活动空间,对网络流行事物的盲从跟风导致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角色认知产生错位。
二、网络文化育人的生成机理
网络文化蕴义的虚拟数字化、超容时效性、开放创新性、平等互融性、自由发展性和多元共享性等内在特征,为网络主体传统的日常生活场域“自觉化”以及网络文化育人的机理生成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价值导向机理
网络文化对主体的网络事物认知、情感体验、行为选择和网络实践活动具有引领、指导作用。一是影响和调节着主体的各种网络价值观念。二是对主体网络评价运行机制起着价值导向。三是对主体网络实践活动有着价值导向。因此,要注重发挥“网络文化的外在导向功能,网络行为规范首先以一种他律的形式外在地约束着人们,具有极强的外在导向功能,一是要保证网络行为规范尊重客观事实,即预设规范须遵循和体现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二是网络行为规范必须对网民个体具有价值意义;三是在原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框架的基础上,增设网络文化教育和网络法律制度课程等普及网络文化知识的教育内容,在网络文化宣传中进行思想教育”[4]。
(二)凝聚整合机理
一是凝聚整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要与时俱进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网络文化育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协调主体意识与利益诉求,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改变主体的网络价值认知结构图式。二是凝聚整合多元的外来文化。网络全球化日益增进在使得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汇日趋频繁之时,也导致对文化领导权或文化霸权的争夺和对抗愈加激烈。这需要秉持和谐价值理念,凝聚整合多元的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协调互动互融,使网络生态环境清朗起来。三是以主导文化引领多元文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主导,引领和保证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在引领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标准表达话语的选择,建构和运用多种传播平台和渗透路径,强化评价标准传播的测评反馈,加强对重大社会问题评价的介入和引导,增强主流媒体评价的准确性与权威性”[5]。四是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的协调互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尊重社会成员思想的差异性、多元性,使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之间协调互动。
(三)激励教育机理
网络文化的激励教育更多是一种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一是激励教育网络主体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其确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提升其媒介素养和网络行为自觉。二是激励教育网络主体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将国家倡导性价值规范渗透和融入网络文化产品的制造、传播和消费等活动中,通过多种文化形式展现网络文化的精神内涵,注重激励教育的形象性、时效性、互动性和广阔性,使网络受众在日常生活、娱乐、交往和消费过程中受网络文化的激励教育,形成网络社会的文化软实力。三是激励教育网络主体自由、全面、协调发展,为主体提供多元教育形式和教育机会。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以网络主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启发、教育之,使价值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思想渗透机理
一是用和谐价值理念认知网络新生事物。网络文化具有包容差异的多元价值体系以潜移默化的熏染方式对主体进行没有等级层次和类别标记的思想渗透,使主体自觉和不自觉地按照和谐价值理念来认知网络新生事物,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二是用和谐价值理念对待网络社会问题。将体制化生产的具有社会整合和建构功能的信息符号编码,通过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保障性的制度,利用网络传媒拓展信息符号编码的传播面和流传度,采用网络主体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将信息快速全面地传递给时空间比较分散的网络受众,“根据一种他会乐意看到在一切人类中间得到传播的‘模式’去行动,根据这样一种类型的文明去行动:他为这种文明的到来而工作,并为保持这种文明而去‘抵抗’那些威胁着要瓦解这种说明的力量”[6](p.61)。此种无意识的渗透熏陶,比有意识的单向“灌输”教育更有效果。
(五)实践规范机理
网络文化育人的实践规范是指大学生网络主体在和谐价值理念引领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自我规范活动,是遵循一定网络实践规范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网络实践活动。“实践规范是对实践主体现实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制约、范导效应的政治、法律、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纪律、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念及其表现形式。”[7](p.6)价值理念在主体网络实践活动中不断调整网络实践目的、方式,促其实践自觉。一是规范网络主体网络实践活动目的。网络实践活动总是与客观对象世界形成一种“为我而存在的”的目的取向和关系向度,网络文化引领、规范着网络群内竞争,促其网络群内进化。所谓“群内进化”,是指“在异质网络文化入侵或者生存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网络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为了生存和继续进化而展开的群内竞争的结果。由于群内竞争是在同一个共享符号系统内发生的,因此突出地表现为同质性话语的相互竞争与进化过程”[8]。网络文化能极力促成网络实践活动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趋同。二是规范网络主体网络实践活动过程。网络主体按目标、方案,运用网络中介系统进行实践活动,网络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规范着网络实践客体、中介和环境及其实践领域,使客体能更合理有效地进入网络实践领域,融入网络环境中,使网络交往、网络消费等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三是反馈、调节和规范网络主体网络实践活动结果。当网络实践活动的阶段性结果和最终结果反馈至网络主体时,网络主体会将之与网络文化价值理念、评价尺度进行比照,调整偏差,指导、协调后续的网络实践活动。
三、网络文化的治理路径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网络文化多主体(政府、网络服务商、媒体/新媒体、网民)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治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政府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虚假有害信息进行辟谣澄清。
(一)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强化网络文化场域治理
网络文化生活场域建设需要培育多元的场域治理主体,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结构和生态格局。当前,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扮演发生转变,社会治理主体力量也在向均衡状态发展。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模式中,各主体的角色扮演相对于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中的角色扮演而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政府是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非政府部门是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政府与社会其他各主体的关系则是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向‘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以及‘合作与协作者’转变。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各个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合作或政府主导社会协作来共同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在不断平衡与调整中达到各自的利益目标”[9],要注重强化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对网络社会的信息分析、判断、甄别和引导能力。
(二)优化网络文化的生态环境(载体、网站等)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增强具有文化创造性的行动策略,从技术、社会、心理出发,将网络道德教育、技术教育、网络教育与心理调适、网络管理、校园文化相结合,加强载体建设,健全自律公约。二是注重变革教化方法,加强网络道德、法律意识和文化意识教育。开发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网络文化课程,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过程,制作融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于一体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为“参与式”互动交流,充分尊重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同时,通过多元的教育教学方法途径和技术手段,促进主体网络生活的“慎独”自律。三是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引领社会风俗的网络公共社区,激活现有的网络文化场域。
(三)增强党委、政府等府际合作,强化网络文化的法律治理
网络“制度文化是网络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工具,只有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把握网络话语主导权,占领网络高地,才能充分发挥政策制度法规对广大网民的网络实践活动的规约和保障作用,使网民在遵从和践履规则时逐渐接受并认同网络政策法规,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政府网络管理部门应以网络法律法规为依据,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网络文化的过滤和监管工作”[10](p.22)。秉承开放、多边参与、民主规范的运作机制,党委和政府应将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健全网络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的立法机制,完善网络公法,完善“调整网络空间中私权利法律关系”的网络私法,通过制度的威慑性、强制性和约束性,实现制度法规的“有效推展”[11],将其融入网民的各个领域。健全网络行政执法和司法队伍,打击和整治网络谣言传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为党委、政府府际合作治理设置合理性与合法性两个度量标准,加强其执网能力建设。
(四)党委、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网民协同合作,强化技术治理
1.重视网络工具的“技术归化”。“技术归化”是指“各种新技术需要得到必要的转化,使其从陌生的、有潜在危险的东西转变成能够融入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的驯化之物。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技术应用进行的社会选择过程,表现在网络发展进程中则是对网络工具的社会选择和引领作用”[12](p.112)。通过网络“技术归化”,建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虚拟实践方式。“网络加密”技术是“技术归化”的一种产物,主要包括“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两种方式,经因特网协议加密得以实现。同时,要进一步依法加强网络服务器管理,推动网络防护技术的普遍应用。
2.强化网络信息的检疫、筛选和过滤力度。党委、政府、网络服务商、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网民应协同合作,做好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控工作,做好“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管”工作。从网络具体工作机制和措施角度,网络服务商强化技术研发,提升先进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治理能力,优化网络信息的技术监测、管控和协商分析机制,建立数据开放网站。
3.强化网络代码的架构机制。代码是指造就和形塑网络空间的各种硬件和软件,与“网络技术应用标准”或者协议相同,是一种由字符、符号组成的网络技术规则体系,其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种潜在的执行效力。网络社会是一种高技术架构,符号代码对其具有重要的规约力、引领力和提升力。因此,要注重运用代码架构思想找准技术立法的核心,畅通多元渠道,促进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公民等多元主体携手参与网络社会治理。
4.推进技术研发创新的协同化和产业化。构建与网络社会相适应、与网络新技术同步跃升的网络社会多主体协同治理方式在新时代尤为迫切。应着力突破壁垒障碍,强化党委、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网民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政府的财政经费投入、技术研发的人员配备、技术创新的协同化和产业化以及高校与网络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形塑线上社会网络之时,促使网络社会技术治理结构在形式、规模和速度上都有所增益[13](p.21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009/c1024-28763695.html,2016-10-09.
[2]教育部长:培养又红又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DB/OL].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70509/30505664.html,2017-05-09.
[3]张元,丁三青.当前网络社会的发展特点与道德特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2).
[4]张元,等.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4,(4).
[5]谢迪斌.评价标准通约与共享是意识形态整合的重要前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
[6][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徐崇温.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7]夏建国.实践规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何明升.网络文化的工具性因缘及其多样化共享问题[J].哲学研究,2010,(12).
[9]王雪珍.增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合力的路径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2).
[10]Joseph Fewsmith.The Logic and Limit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1]张元,等.网络道德异化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4).
[12]何明升.中国网络治理的定位及现实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2016,(7).
[13]Gonzalez-Bailon,S..Society and the Internet:How In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Are Changing Our Liv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